1.选择题- (共12题)
2.
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是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景象 |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应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
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应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
3.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关于我国气候及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南北温差大,冬季普遍高温 |
B.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
C.我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 |
D.我国旱涝、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频繁 |
6.
以下关于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
B.我国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
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地震灾害 |
D.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从陆地吹向海洋 |
1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面哪项名称比较适合本图?( )
【小题2】今年5月中下旬,我国南方连续遭遇强降雨天气,形成“南涝北旱”现象,影响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下面哪项名称比较适合本图?( )
A.三级阶梯分布图 | B.我国地形分布图 |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 | D.我国人口分布图 |
A.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 B.南方地形复杂多样 |
C.夏季风强弱不稳定 | D.冬季风的势力强大 |
12.
有关图中的地理事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是季风区,主要受冬季风的影响 |
B.B是非季风区,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
C.②是阴山,为东西向的山脉 |
D.①是大兴安岭,为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界山 |
2.解答题- (共2题)
13.
根据所给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如图为河南平顶山地区旱死的农作物.

材料二:2014年7月至8月中旬,长江以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大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5成,其中辽宁、吉林东南部、河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辽宁、吉林降水量分别为106.9毫米和138.3毫米,分别较常年偏少63.3%和47.5%,均为1951年以来最少;河南降水量111毫米,较常年偏少59.5%,为1951年以来次少.全国有17省(区、市)出现不同程度干旱,其中,河南、辽宁出现重度以上干旱.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 ______ 、 ______ .(填大洋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的叙述,下列哪个地区不在此次气候事件的范围? ______
A.辽宁省 B.河南省 C.河北省 D.浙江省
(3)对于这次气候事件的原因的叙述,合理的是 ______
A.夏季风较强,来得早退得晚
B.夏季风实力弱,来得晚退得早
C.这些地区离海洋较远
D.这些地区处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背风坡
(4)应对这样的气候事件,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材料一:如图为河南平顶山地区旱死的农作物.

材料二:2014年7月至8月中旬,长江以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大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5成,其中辽宁、吉林东南部、河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辽宁、吉林降水量分别为106.9毫米和138.3毫米,分别较常年偏少63.3%和47.5%,均为1951年以来最少;河南降水量111毫米,较常年偏少59.5%,为1951年以来次少.全国有17省(区、市)出现不同程度干旱,其中,河南、辽宁出现重度以上干旱.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 ______ 、 ______ .(填大洋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的叙述,下列哪个地区不在此次气候事件的范围? ______
A.辽宁省 B.河南省 C.河北省 D.浙江省
(3)对于这次气候事件的原因的叙述,合理的是 ______
A.夏季风较强,来得早退得晚
B.夏季风实力弱,来得晚退得早
C.这些地区离海洋较远
D.这些地区处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背风坡
(4)应对这样的气候事件,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