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4题)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与图中信息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蒙—住窑洞,唱信天游 | B.②—滇—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
C.③—新—参加那达慕大会,骑马、摔跤 | D.④—吉—全年气候炎热,喜欢跳跷跷板 |
14.
下图为“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是我国地势阶梯的界线山脉,其名称和位置是
【小题2】某同学暑假时在青藏地区旅游,最有可能感到的不适是
【小题3】关于我国地势所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阻碍了夏季风从北向南吹送 ②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
③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④阶梯内部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小题4】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地震多发区,主要原因是因为位于

【小题1】图中①是我国地势阶梯的界线山脉,其名称和位置是
A.横断山脉,一、二级阶梯之间 | B.大兴安岭,二、三级阶梯之间 |
C.巫山,二、三级阶梯之间 | D.雪峰山,一、二级阶梯之间 |
A.日照强,气温高——中暑 | B.阴雨连绵——感冒 |
C.海拔高,缺氧——呼吸困难 | D.风沙大——行走困难 |
①阻碍了夏季风从北向南吹送 ②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
③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④阶梯内部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A.亚洲和太平洋的交界 | B.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
C.东海和太平洋交汇处 |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 |
16.
国际上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 7%。下图为中国与世界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年份大致为
【小题2】人口老龄化会使中国和世界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有
【小题3】2016 年 1 月 1 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实施二孩”,该政策有利于

【小题1】我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年份大致为
A.1995 年 | B.2003 年 | C.2010 年 | D.2025 年 |
A.就业困难 | B.劳动力充足 | C.儿童入学难 | D.社会养老压力大 |
A.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 B.缓解人口老龄化 |
C.降低人口增长速度 | D.降低人口出生率 |
30.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小题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多,草地少 |
B.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
C.林地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和山地 |
D.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区和青藏高原 |
A.所有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都可大面积种植水稻 |
B.在草地地区,大力增加牲畜数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
C.在城市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
D.扩大城市规模,将耕地都变成城市建筑用地 |
2.解答题- (共4题)
35.
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字母A所在地形区是_______平原,B是_________盆地,C是________高原。
(2)图中E是______(内流、外流)盆地,H高原__________地貌典型、广布。
(3)图中字母D代表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________岭。与该山以北河流相比,该山以南河流具有水量_____,汛期_____,含少量_____,_____冰期的特点。

(1)图中字母A所在地形区是_______平原,B是_________盆地,C是________高原。
(2)图中E是______(内流、外流)盆地,H高原__________地貌典型、广布。
(3)图中字母D代表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________岭。与该山以北河流相比,该山以南河流具有水量_____,汛期_____,含少量_____,_____冰期的特点。
36.
根据已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 _____的高原_______,有“__________”的称号,位于______省______部,是黄河、______江和________江的发源地。
(2)三江源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是____族,是畜牧业为主的区域,主要牲畜品种有_____牛等,当地生态环境脆弱,过渡______、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为此,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3)三江源地区属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该区域夏季气温_____,昼夜温差______,丰富的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种)
(1)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 _____的高原_______,有“__________”的称号,位于______省______部,是黄河、______江和________江的发源地。
(2)三江源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是____族,是畜牧业为主的区域,主要牲畜品种有_____牛等,当地生态环境脆弱,过渡______、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为此,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3)三江源地区属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该区域夏季气温_____,昼夜温差______,丰富的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种)
37.
暑期时,某旅行社推出了从锡林郭勒经河西走廊到吐鲁番盆地的旅游线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条旅游线路全部穿行在________ (区域), 所经之地的年降水量基本都在___毫米以下,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
(2) 第一站是被誉为“黄金奶源基地”的锡林郭勒,在这里,游客看到许多散养的奶牛。游客们担心,如果这里的奶牛数量持续增加,有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选择填空)
(3)在河西走廊,游客看到一片片绿洲。读图7,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 ,城市和铁路多沿________分布。
(4)游客到达吐鲁番盆地后,看到如下图的景观,一直通到葡萄园,这就是著名的灌溉引水工程——_______ 井,这种引水方法可以大大减少________,从而保护了地下水。

(5)从锡林郭勒到吐鲁番,途经之地都属于________ (气候类型),年降水量从东向西越来越________。

(1)这条旅游线路全部穿行在________ (区域), 所经之地的年降水量基本都在___毫米以下,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
(2) 第一站是被誉为“黄金奶源基地”的锡林郭勒,在这里,游客看到许多散养的奶牛。游客们担心,如果这里的奶牛数量持续增加,有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选择填空)
A.水土流失 | B.酸雨严重 | C.草场退化 | D.人口减少 |
(4)游客到达吐鲁番盆地后,看到如下图的景观,一直通到葡萄园,这就是著名的灌溉引水工程——_______ 井,这种引水方法可以大大减少________,从而保护了地下水。

(5)从锡林郭勒到吐鲁番,途经之地都属于________ (气候类型),年降水量从东向西越来越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