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青秀区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808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6

1.选择题(共27题)

1.
下列每个选项中的两个省区,在我国政区图上并不相邻的是(   )
A.粤和桂B.山东省和山西省
C.湖南省和湖北省D.豫和冀
2.
下列地势变化示意图中,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
A.B.
C.D.
3.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大散居,小聚居B.大分散,小集中
C.东部多,西部少D.北部多,南部少
4.
下列每个选项中的两个省区不相邻的是(  )
A.广东和广西B.山东和山西C.湖南和湖北D.河南和河北
5.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出生率低、死亡率高B.出生率高、死亡率高
C.出生率低、死亡率低D.出生率高、死亡率低
6.
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其聚居地与邻近国家的主要民族一致的有
A.朝鲜族、蒙古族B.回族、满族C.藏族、维吾尔族D.壮族、傣族
7.
蒙古族和维吾尔族主要的分布地区是
A.内蒙古、新疆B.新疆、甘肃C.内蒙古、甘肃D.内蒙古、宁夏
8.
我国北方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少,径流量大B.降水季节变化小
C.植被多,吸收水量大D.降水少,用水量大
9.
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青、藏B.青、甘C.川、藏D.青、川
10.
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高原、盆地B.丘陵、高原、平原
C.平原、盆地、丘陵D.山地、高原、盆地
11.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呈斜坡状分布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分布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12.过年放鞭炮,是最能代表新年到来的民俗标志,鞭炮爆炸时引起周围空气的{#blank#}1{#/blank#}发出声音,但是热闹的鞭炮声也成为新年中的最大噪音,同时燃放鞭炮也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春节期间,西华县城城区内禁止燃放鞭炮,这是从{#blank#}2{#/blank#}减弱噪声.
13.
武汉、北京、广州、哈尔滨四城市的雨季由长到短依次是
A.武汉、北京、哈尔滨、广州B.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C.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D.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14.
我国某个城市1月份平均气温是 3.7 ℃ ,7月份平均气温是 28.8 ℃ ,年均降水量是1 260毫米,那么这个城市是
A.广州B.昆明C.武汉D.北京
15.过点 P(1,3) 且垂直于直线 x2y+3=0 的直线方程为(   )
16.过点 P(1,3) 且垂直于直线 x2y+3=0 的直线方程为(   )
17.
广西钦州市在初中、小学推行课本循环使用一年来,全市一学期就少订课本50万册。课本的循环使用直接有利于哪种资源的保护(  )
A.煤炭资源B.森林资源C.土地资源D.水能资源
18.照样子填一填

3215=3000+200+10+5

9837=(      )+(      )+(      )+(      )

7600=(      )+(      )

3030=(      )+(      )

4005=(      )+(      )

19.
我国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时间分布不均B.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C.南方的水质比北方的好D.加强北方的内河航运
20.“长大后,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歌词主要反映了学生对老师的(    )
21.“长大后,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歌词主要反映了学生对老师的(    )
22.
将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是(  )
A.耕地减少B.水资源短缺C.石油资源D.滥伐森林
24.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气候干旱的西部内陆地区B.东部季风区
C.亚热带丘陵、山地、高原区D.年降水量 400 mm 以下的地区
25.
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水果生长,据此判断:下列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标签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
A.B.
C.D.
26.
下列铁路中,不属于东西走向的是(    )
A.京哈线B.陇海线C.湘黔线D.沪杭线
27.
有关我国交通运输网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分布均衡B.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
C.南部地区大于北部地区D.北部地区大于南部地区

2.解答题(共5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关于中国人口的最大容量,经各方专家预测,结论均为16亿。如果超过了18亿人,将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破坏性影响。
计划生育有效地抑制了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且受到世界各国的赞誉。按1973年生育水平计算,到1994年20年时间我国人口可达15亿,因实行了计划生育,实际人口为12亿,少生3亿。我国“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规定:人口控制在13亿~15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10.83‰,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基本实现“低、低、低”的现代型。
材料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图

材料三:2007年,我国实施了许多改善居民生活的好政策,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民享受医保;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从这些民生变化,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改革的脉搏、发展的心跳。
(1)材料一中最后一句话的“三低”指的是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知:1952~1990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了_______倍多,人均粮食却只增长了_____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见,人口增长过快,不仅加重了国家、社会、家庭的负担,也影响了____________水平的提高,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_________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阅读材料三,结合你的实际,说说惠民政策给你带来哪些实惠。
29.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虚线是____________等降水量线分界线,此线以西为____________地区,降水____________。
(2)B虚线是____________分界线,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 
(3)C线为一月____________℃等温线,大体与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北耕地以____________为主,以南以____________为主,海南的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_。
30.
在下图标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
31.
读“南水北调等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地区,这项工程规模巨大,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条调水路线。
(2)中线方案利用长江上游的_________水库,向北到__________、__________,再向_________市自流供水。
(3)东线工程是从_______经_______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东线经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水系,这样真正做到南北水系的调节补充。
(4)请你说说这一工程的意义______。
32.
读“我国油料、糖料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经济作物是: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
(2)属于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秦岭淮河以南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_____盆地,D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_____丘陵地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7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