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7题)
12.过年放鞭炮,是最能代表新年到来的民俗标志,鞭炮爆炸时引起周围空气的{#blank#}1{#/blank#}发出声音,但是热闹的鞭炮声也成为新年中的最大噪音,同时燃放鞭炮也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春节期间,西华县城城区内禁止燃放鞭炮,这是从{#blank#}2{#/blank#}减弱噪声.
2.解答题- (共5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关于中国人口的最大容量,经各方专家预测,结论均为16亿。如果超过了18亿人,将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破坏性影响。
计划生育有效地抑制了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且受到世界各国的赞誉。按1973年生育水平计算,到1994年20年时间我国人口可达15亿,因实行了计划生育,实际人口为12亿,少生3亿。我国“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规定:人口控制在13亿~15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10.83‰,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基本实现“低、低、低”的现代型。
材料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图

材料三:2007年,我国实施了许多改善居民生活的好政策,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民享受医保;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从这些民生变化,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改革的脉搏、发展的心跳。
(1)材料一中最后一句话的“三低”指的是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知:1952~1990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了_______倍多,人均粮食却只增长了_____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见,人口增长过快,不仅加重了国家、社会、家庭的负担,也影响了____________水平的提高,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_________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阅读材料三,结合你的实际,说说惠民政策给你带来哪些实惠。
材料一:关于中国人口的最大容量,经各方专家预测,结论均为16亿。如果超过了18亿人,将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破坏性影响。
计划生育有效地抑制了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且受到世界各国的赞誉。按1973年生育水平计算,到1994年20年时间我国人口可达15亿,因实行了计划生育,实际人口为12亿,少生3亿。我国“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规定:人口控制在13亿~15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10.83‰,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基本实现“低、低、低”的现代型。
材料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图

材料三:2007年,我国实施了许多改善居民生活的好政策,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民享受医保;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从这些民生变化,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改革的脉搏、发展的心跳。
(1)材料一中最后一句话的“三低”指的是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知:1952~1990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了_______倍多,人均粮食却只增长了_____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见,人口增长过快,不仅加重了国家、社会、家庭的负担,也影响了____________水平的提高,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_________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阅读材料三,结合你的实际,说说惠民政策给你带来哪些实惠。
29.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虚线是____________等降水量线分界线,此线以西为____________地区,降水____________。
(2)B虚线是____________分界线,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
(3)C线为一月____________℃等温线,大体与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北耕地以____________为主,以南以____________为主,海南的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_。

(1)A虚线是____________等降水量线分界线,此线以西为____________地区,降水____________。
(2)B虚线是____________分界线,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
(3)C线为一月____________℃等温线,大体与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北耕地以____________为主,以南以____________为主,海南的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_。
31.
读“南水北调等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地区,这项工程规模巨大,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条调水路线。
(2)中线方案利用长江上游的_________水库,向北到__________、__________,再向_________市自流供水。
(3)东线工程是从_______经_______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东线经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水系,这样真正做到南北水系的调节补充。
(4)请你说说这一工程的意义______。

(1)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地区,这项工程规模巨大,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条调水路线。
(2)中线方案利用长江上游的_________水库,向北到__________、__________,再向_________市自流供水。
(3)东线工程是从_______经_______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东线经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水系,这样真正做到南北水系的调节补充。
(4)请你说说这一工程的意义______。
32.
读“我国油料、糖料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经济作物是: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
(2)属于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秦岭淮河以南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_____盆地,D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_____丘陵地区。

(1)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经济作物是: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
(2)属于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秦岭淮河以南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_____盆地,D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_____丘陵地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7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