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0题)
2.选择题- (共17题)
11.
读下面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各省区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小题2】小明同学的家乡,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他家乡所在的省区可能是

【小题1】上图中,各省区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①-湖北-鄂-武汉 | B.②-山东-鲁-长沙 |
C.③-云南-云-成都 | D.④-广东-粤-福州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2.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在
【小题2】有关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在
A.地势第二级阶梯 | B.陇海铁路沿线 | C.东部沿海地区 | D.长江沿海地带 |
A.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 | B.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C.③是京津唐工业基地 | D.④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14.
读下面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各省区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小题2】小明同学的家乡,每年有两次太阳折射现象,他家乡所在的省区可能是

【小题1】图中,各省区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①云南—云—成都 | B.②山东—鲁—长沙 | C.③湖北—鄂—武汉 | D.④广东—粤—福州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5.
《三国演义》主题曲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这句话说明对河流流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较小 | D.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 |
16.
【小题1】两地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小题2】拉萨和上海纬度相近,但夏季气温相差大的主要因素是( )
读拉萨与上海气温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两地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拉萨为地中海气候 | B.拉萨为温带季风气候 |
C.上海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 D.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
A.海陆位置 | B.纬度位置 |
C.海拔高度 | D.洋流因素 |
17.
下图中的Ⅰ、Ⅱ、Ⅲ、Ⅳ分别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请仔细思考并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Ⅱ区和Ⅲ区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1 月份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②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③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④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⑤ 400mm 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⑥ 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季风的影响
【小题2】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有关图中山脉的表述错误的是

【小题1】Ⅱ区和Ⅲ区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1 月份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②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③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④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⑤ 400mm 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⑥ 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季风的影响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⑤⑥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⑥ |
A.山脉B 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 |
B.山脉A 是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界山 |
C.长江深切山脉C,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 |
D.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为世界最高峰 |
19.
读某地农业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的农业类型属于( )
【小题2】该景观大面积出现在( )

【小题1】该地的农业类型属于( )
A.林业 | B.渔业 | C.种植业 | D.畜牧业 |
A.内蒙古高原 | B.长江中下游平原 | C.华北平原 | D.黄土高原 |
20.
下列行动中,不利于缓解高峰期交通拥堵状况的是
A.完善城市道路网,提高交通通畅度 | B.普及私家车,减轻公共交通的压力 |
C.降低公交费用,提倡市民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D.学校、企事业单位上下(学)班时间适当错开 |
21.
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家住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农作物种类多,甘蔗是我们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 |
B.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 适宜耕作业的发展 |
C.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草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
D.我家在新疆,这里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
22.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居民白天工作在一个城市,晚上则回到位于另一个城市的家生活,这种“同城效应”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生活节奏的加快 | B.工作不好找 | C.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 D.人们学会生活 |
23.
某同学在暑假游记中写到:那天我终于看到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馓,蒙古包就像白莲花的美景。这让我想起了去我家乡的另一番景象,一年四季绿树常青,水田稻花正飘香。该游记中描述的两个地区分别是
A.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 B.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 C.西北地区 南方地区 | D.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
25.
上海某中学的陶陶与豆豆是同班同学,他们有一段关于家乡的对话(如图)。请你阅读对话,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他们各自的家乡最有可能位于( )
【小题2】下列对豆豆家乡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小题1】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他们各自的家乡最有可能位于( )
A.陶陶→西北地区;豆豆→北方地区 | B.陶陶→北方地区;豆豆→南方地区 |
C.陶陶→青藏地区;豆豆→西北地区 | D.陶陶→南方地区;豆豆→青藏地区 |
A.山清水秀,树木常绿 | B.粮食作物以青稞为主 |
C.森林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 D.民居特点多厚墙加小窗 |
26.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AB 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小题2】图中所示区域中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小题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景色指的是图中的

【小题1】AB 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A.漫山遍野荔枝林 | B.甘蔗扯起青纱帐 |
C.椰林婆娑菠萝香 | D.旱地麦浪大豆香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3.解答题- (共4题)
28.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和___。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
(2)在①、②、③、④四大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是____和____(填数字),以畜牧业为主的是____和____(填数字)。
(3)从气候资料看,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较冷的是____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和___。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
(2)在①、②、③、④四大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是____和____(填数字),以畜牧业为主的是____和____(填数字)。
(3)从气候资料看,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较冷的是____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9.
下图为我国主要山脉和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是 山脉。B是世界之巅 峰,它所在的 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2)C是 河,它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3)我国东部临海,图中D为 海,E为 海。
(4)山脉M和河流R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期中山脉M是 ,河流R是 ,它们与我国一月 ℃等温线和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同。他们也是我国 区和 区的分界线(填干湿区的名称)。

(1)A是 山脉。B是世界之巅 峰,它所在的 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2)C是 河,它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3)我国东部临海,图中D为 海,E为 海。
(4)山脉M和河流R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期中山脉M是 ,河流R是 ,它们与我国一月 ℃等温线和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同。他们也是我国 区和 区的分界线(填干湿区的名称)。
30.
读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共有 种气候类型,说明我国的气候特点是复杂多样;我国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是 气候、 气候和 气候,说明我国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降水量最少的是 气候,受地形因素影响最明显的是 气候,分布面积最小的是 气候,宜兴属于 气候。

(1)我国共有 种气候类型,说明我国的气候特点是复杂多样;我国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是 气候、 气候和 气候,说明我国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降水量最少的是 气候,受地形因素影响最明显的是 气候,分布面积最小的是 气候,宜兴属于 气候。
31.
“十一”黄金周是旅游的旺季,下面是广州某中学生“十一”期间的旅行线路图和日程安排表。读下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列车从广州驶向武汉,经过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线。从宜昌乘长江游轮到重庆,经过了我国地势______、______级阶梯交界处,这里______资源丰富。
(2)该旅行团在第_____天经过我国著名的三峡风景区。在六天的行程中,第_____天所选择的交通方式受天气的影响最小。
(3)到达某旅游地后,近距离游览一般都选择________作为交通工具,原因是______。(4)在第四、五天的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反应,其原因是(______)(选择填空)。
(5)游程安排表上第六天的交通工具被油墨模糊了,如果需要当天就到家,只能选择_____作为交通工具。


(2)该旅行团在第_____天经过我国著名的三峡风景区。在六天的行程中,第_____天所选择的交通方式受天气的影响最小。
(3)到达某旅游地后,近距离游览一般都选择________作为交通工具,原因是______。(4)在第四、五天的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反应,其原因是(______)(选择填空)。
A.纬度增高 | B.纬度降低 | C.海拔升高 | D.海拔降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0道)
选择题:(17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