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58052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选择题(共16题)

1.
读“四城市天气预报”,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四城市中天气晴好的是
A.北京B.武汉C.上海D.重庆
【小题2】下列关于四城市天气预报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晴间多云,最高气温20°CB.武汉阴有小雨,最低气温15°C
C.上海晴转阴,有中雨D.重庆阴,有中到大雨
【小题3】四城市中既不下雨也非整天烈日,气温适中,且较适合旅游的是
A.北京B.武汉C.上海D.重庆
2.

   在学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时,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同学们认真阅读了图1“世界的海陆分布图”,并结合数据绘制了表示海陆分布的统计图(图2)。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1可知
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于南半球
C.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D.西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东半球
【小题2】同学们绘制了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图中深色区域代表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图2中能正确表示全球海陆分布状况的是
A.AB.BC.CD.D
3.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七大洲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B.非洲地跨东、西半球
C.南美洲、南极洲位于南半球D.北美洲大部分、南美洲位于西半球
【小题2】下列关于世界陆地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美洲以山地为主B.非洲高原地形面积广大
C.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长山系D.欧洲以山地为主
【小题3】下列关于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以东是南、北美洲B.印度洋被三大洲环抱
C.南极洲临四大洋D.七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4.
如图是顺义区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时段一定出现在夏季B.该时段肯定是阴雨天
C.当天昼夜温差不大D.白天晴朗,夜间暴雨
5.
读图和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年平均气温最高且年温差较小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小题2】年降水量较多且属于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小题3】冬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条条件如表1,由此判断图6中的四个地区最适合冬小麦种植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小题4】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沙漠景观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6.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始终匀速增长B.1930年-1960年人口增长最快
C.1960年-2011年人口迅速增长D.1830年前世界人口不足1亿
【小题2】世界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主要是
A.促进世界经济繁荣B.劳动力资源丰富
C.医疗条件改善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7.
2018年3月,美国对主要贸易国欧盟、中国、加拿大的进口钢铁、进口铝征收高关税,该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4月2日中国正式作出了反制,对美国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战就此打响。两国之间的贸易战会造成的影响中,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A.中国停止从美国进口某些商品,美国国内失业人数增加
B.中国对美出口产品数量下降,一些地方外向型经济将面临困境
C.中美两国通过加征关税会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D.中美双方的贸易战会造成两国经济均受损
8.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 201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小题1】下列行动符合201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宗旨的为
A.每天出行都骑自行车B.外出旅游一定坐公交汽车
C.自觉爱护校园花草树木D.认真学习报效祖国
【小题2】下列行动符合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宗旨的为
A.在全国大力建设太阳能发电站B.在大城市禁止私家车出行
C.全面禁止开发荒山荒坡D.加大废弃矿区绿化复耕力度
9.

   中亚各国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路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与中亚地区相邻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是
A.乌兹别克斯坦B.塔吉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D.哈萨克斯坦
【小题2】中亚五国的共同特点是
A.都与我国相邻B.都是内陆国
C.河流均为内流河D.地形均以山地为主
【小题3】关于中亚地区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五国全为内陆国
②古代东西方陆路驼队商人和“丝绸之路”均经过这里
③第二“亚欧大陆桥(’连云港一一鹿特丹)经过中亚腹地
④中亚有四国同我国相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日本位置或领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部分领土位于北纬25度至北纬45度之间
B.是一个海陆兼各的国家
C.领土只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
D.北海道岛是日本最大的岛
【小题2】下列有关日本工业和城市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工业区都分布在本州岛以外的其它地方
B.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獭户内海沿岸
C.札幌市空气清新,适合旅游,没有工业
D.京都是著名的工业城市
【小题3】从图上看,北海道岛附近拥有丰富的
A.矿产资源B.森林资源C.渔业资源D.耕地资源
11.
下图为亚洲大陆主要河流分布,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亚洲大陆水系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长江、黄河流入太平洋B.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C.向西流的大河较少D.所以河流都流入海洋
【小题2】下列关于亚洲大陆水系分布与地形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使得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入海
B.中部多盆地,河网稠密
C.水系分布及河流流向与地形地势特点无关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许多大江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分流
12.
我国某地区葡萄干不是晒干的,而是挂在屋内“晾”干的,结合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高山气候
【小题2】葡萄干屋内“晾”干的原因是
A.热量充足B.气候干燥多风C.地势高D.昼夜温差大
13.
央视热播栏目《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在感受诗词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你发现了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B.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
C.中部高,四周低D.四周高,中部低
14.
阅读材料和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 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与渝贵线相连形成一条新的南北铁路干线,成为京广线、京沪线之外的第三条纵贯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也是“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题1】兰渝铁路线工程建设中没有跨越的行政区是
A.甘肃省B.青海省C.四川省D.重庆市
【小题2】兰渝铁路建成通车,其重要意义包括
①便利了西北与西南地区的人员往来 ②促进了兰、渝两地与首都的经济交流
③降低了兰、渝两地之间的物流成本 ④促进了内陆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
下图是我图能观赏红叶的部分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0月份红叶最佳观赏地呈现的大致走向是
A.东北一西南走向B.南北走向C.东西走向D.东南一西北走向
【小题2】下列观赏红叶地点中,观赏月份最早的是
A.五指山B.栖霞山C.庐山D.香山
16.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阴影部分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遍地是黄土
C.水资源短缺
D.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下列有关地理事物分布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庆比成都海拔高,因为重庆有山城之称
B.③是重要水电站,因为这里海拔特别高
C.2008年5月12日在A点附近发生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
D.阴影部分既是小麦集中产区,也是水稻集中产区

2.解答题(共3题)

1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北美洲气候特点。
(2)甲、乙两地分别是图中的哪个城市?说明判断理由。
(3)甲、乙两地的气候特征有何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甲、乙两地中任意选择一个地点,回答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8.
阅读材料并结合图甲、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某科学考察队3月12日从黄河上游A点附近出发考察黄河水文特征,沿着干流向中下游考察,4月下旬到达B点附近,考察黄河中游治理情况,5月初到达C点附近考察“地上河”景现,5月中旬到达入海口,考察黄河三角洲变迁。



(1)黄河发源于____山脉北坡,曲折东流,注入____海,上游与中游分界点是____,中游与下游分界点是____。
(2)图乙中,考察队按顺序先后见到的景观依次是____、____、____(填具体名称)。
(3)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到下游沉积形成了   (______)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河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下面一段话是考察队雇员(为考察队服务的人员)记录的部分见闻和感受,请找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写出三处即可)

3月12日我们从兰州出发,一路上先看到了河套平原的小麦长势喜人,即将进入收割期。紧接着的几天,我们看到了黄河包头附近河段出现了

大量凌汛。4月下旬考察了陕北的黄土高原治理情况,只见这里到处都是森林,就好像进入了长白山原始森林一样。5月初到达了黄河下游,考察了“地上河”,只见黄河穿行在峡谷之间,波涛汹涌,河水浑浊不堪。因为此时正值盛夏,暴雨频发,水土流失严重。5月中旬到达了东营附近的黄河三角洲,只见这里芦苇丛生,鸟语花香,环境保护非常好。

错误①_____;错误②_____;错误③_____。
19.
王英同学利用假期进行研学旅行,下图是他去过的研学地点,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强调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1)王英同学所去的研学旅行地点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从旅游资源分类看,这四个地点的景观都属于   旅游资源,其中,以奇松闻名的黄山位于   省。
(2)南方地区位于秦岭-   一线以南,西以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为界与   地区相邻。
(3)   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重要纬线)穿过该岛中南部,使该岛盛产热带和亚热带水果。
(4)南方地区最大的河流是   ;位于该河流以南的三大淡水湖分别是   、鄱阳湖、太湖。
(5)归纳南方地区地形特征。
(6)简要说明长江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