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802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9

1.选择题(共11题)

1.
下列四图中,最符合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A.B.
C.D.
2.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C重合),作EF⊥AC交边BC于点F,联结AF、BE交于点G.

3.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C重合),作EF⊥AC交边BC于点F,联结AF、BE交于点G.

4.
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A.水流平缓,利于通航B.大江南流,利于南北交通
C.蕴藏着丰富的水能D.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
5.
读四个省区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成语“秦晋之好”中,含有 省区的简称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省区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可大面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省区是
A.①B.②C.③D.④
6.
读中国行政区划简图,联系所学内容,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a、b、c、d四城市中,表示沈阳的是
A.aB.bC.cD.d
【小题2】沈阳(42°N附近)位于五带中的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
【小题3】下列省区中,黄河干流不流经的是
A.鲁B.晋C.甘D.湘
【小题4】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B.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C.领土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属于热带
D.与日本、蒙古陆地接壤
【小题5】①处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西藏自治区C.内蒙古自治区D.黑龙江省
【小题6】我国东部濒临的海域中,②处为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小题7】长江、黄河发源于③省区,该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别是
A.青、银川B.青、西宁C.川、成都D.川、西宁
【小题8】下列各组省区中,彼此不相连的是
A.广东、广西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河南、河北
7.
阅读材料,联系所学内容,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1:下图为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统计图。

材料2:江苏省总面积为10.72万平方千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全省常住人口约为7866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56%。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0.38%,女性人口占49.62%。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64%,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4.51%,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13%。
材料3:江苏省55个少数民族齐全,其中回族人口最多。
【小题1】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大约为
A.11.8亿B.13.4亿C.12.5亿D.13亿
【小题2】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的变化趋势是
A.快速上升B.逐渐上升C.快速下降D.逐渐下降
【小题3】按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常住人口计算,江苏省人口密度大约为   人/平方千米
A.717B.1363C.931D.649
【小题4】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间,江苏省
A.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B.目前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
C.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D.儿童人口数比重上升
【小题5】江苏省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汉族B.壮族C.回族D.苗族
【小题6】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 的特点
A.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B.各民族均匀分布
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D.大聚居、小杂居
【小题7】下列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中,体现蒙古族人文特色的是
A.元宵节B.泼水节C.那达慕节D.丰收节
8.
读中国略图,联系所学内容,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图中的   线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是图中的   线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经过图中的   线
A.①B.②C.③D.④
【小题4】南京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
【小题5】拉萨比西安的纬度低,但夏季气温明显低于西安,主要影响的因素是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冬季风
【小题6】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全国分布比较均匀B.东部多,西部少
C.西北多,东南少D.西部多,东部少
【小题7】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该线以北河流没有结冰期
C.该线以南是我国的半湿润地区D.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9.
读中国水系略图,联系所学内容,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东北向西南递减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西南向东北递减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小题2】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
A.东南部B.西北部C.西南部D.东北部
【小题3】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A.松花江B.黄河C.长江D.西江
【小题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A.唐古拉山、东海B.祁连山、黄海C.巴颜喀拉山、渤海D.青藏高原、南海
【小题5】“地上河”形成于黄河的 河段
A.源头B.上游C.中游D.下游
【小题6】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于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D.华北平原
10.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有利条件是
A.土地资源地区分布均匀B.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耕地、林地比重大D.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11.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藏羚羊B.草地C.潮汐能D.核能

2.解答题(共4题)

12.
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_高原,最后注入_____海.
(2)_____为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它位于_____省境内,该省的简称为_____.
(3)A处是_____水电站,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游河段.
13.
读中国地形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是     (山脉),
B是 (山脉),
C是   平原,D是  高原,
E是  盆地。
(2)C、E两处中,年降水较少的是    处。
(3)①处为 海,②处是 海峡。
14.
读“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夏季风的风向为 风,夏季风气流的特点是   ,该气流对气温的影响是
(2)由图可见,雨带    月下旬从南部沿海北进,然后向北移动,    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南、北方雨季的长短差别是    
(4)夏季风活动的不稳定使得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如果夏季风势力弱,前进速度慢,在南方徘徊时间较长,很可能出现  (南旱北涝、南涝北旱)的现象。
15.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是图中的____类土地利用类型(填数字),分布区的地形主要为____。
(2)③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的干湿地区为________。
(3)①②两类土地类型的分界线大致经过______(山脉)——______(河流),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_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
(4)④⑤两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