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共1题)
2.选择题- (共14题)
5.
下列叙述与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①农田以旱地为主 ②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③赛龙舟为传统的运动项目 ④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⑤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
①农田以旱地为主 ②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③赛龙舟为传统的运动项目 ④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⑤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
A.①②⑤ | B.③④⑤ | C.①②④ | D.①③⑤ |
6.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有众多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秦岭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是( )
【小题2】气候正常年份,图中甲地的1月份年平均气温可能是( )

【小题1】图中秦岭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是( )
A.黄河 | B.淮河 | C.长江 | D.珠江 |
A.﹣4℃ | B.8℃ | C.5℃ | D.16℃ |
10.
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地貌名称为()
【小题2】黄土高原传统的民居是()
【小题3】图示区域所示的地貌类型中,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小题1】图示地貌名称为()
A.黄土塬 | B.黄土岇 | C.黄土梁 | D.黄土川 |
A.毡房 | B.窑洞 | C.竹楼 | D.四合院 |
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
B.打坝淤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
C.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
D.植树造林种草,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 |
12.
读“台湾岛农作物分布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有人推断台湾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小题2】下列关于台湾省的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有人推断台湾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A.农产、森林的分布 | B.城市、矿产的分布 |
C.矿产、铁路的分布 | D.农产、铁路的分布 |
A.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
B.与福建省隔海相望 |
C.被誉为“水果之乡”、“海上米仓”等 |
D.主要景观有黄山、日月潭 |
14.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但近些年在该地区修建了两条沙漠公路,主要目的是()
A.防止沙丘流动 | B.开发旅游资源 |
C.开发油气资源 | D.保护生态环境 |
3.解答题- (共4题)
16.
读“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照片A的拍摄地点是图中的_____ (填甲、乙、丙);照片B的拍摄地点是图中的______ (填甲、乙、丙).
(2)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这里有______ 和______ 两大牧区,牧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 .
(3)丙区域的河流为_______ (内流河或外流河),其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______ .
(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________ 、________ ,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5)从甲到乙再到丙,年降水量逐渐__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1)照片A的拍摄地点是图中的
(2)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这里有
(3)丙区域的河流为
(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
(5)从甲到乙再到丙,年降水量逐渐
17.
(10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如图)
材料二:如今,长江三角洲真正形成了一小时高铁圈,三成是真正实现了“同城效应”.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 市, 省南部和 省北部地区.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 海和 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 ,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3)实现“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的条件是 .
(4)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请简要分析该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如图)
材料二:如今,长江三角洲真正形成了一小时高铁圈,三成是真正实现了“同城效应”.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 市, 省南部和 省北部地区.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 海和 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 ,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3)实现“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的条件是 .
(4)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请简要分析该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18.
小周暑假到图示区域体验雪域高原之旅.读图,完成相关问题.

(1)小周去的雪域高原是 ,这里冰川广布,反映了当地独特的 气候.
(2)景区A是 ,它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3)小周拍摄的照片甲位于 (城市),照片乙是雪域高原特有的 畜种.
(4)图中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 高原湿地,该地区的湖泊和 是该地区重要的调控器,他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 、黄河、 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5)图中河流B是 ,该河流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1)小周去的雪域高原是 ,这里冰川广布,反映了当地独特的 气候.
(2)景区A是 ,它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3)小周拍摄的照片甲位于 (城市),照片乙是雪域高原特有的 畜种.
(4)图中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 高原湿地,该地区的湖泊和 是该地区重要的调控器,他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 、黄河、 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5)图中河流B是 ,该河流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选择题:(1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