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我们的邻国日本在饮食和房屋上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别,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民居,属于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其屋顶特别建成倾斜的60度,屋顶所铺的稻草、厚度达七八十厘米,"合掌造”独特的结构适应了该地的( )
【小题2】日本传统饮食被称为“和食”,具有浓郁的“海的味道''。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小题1】“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民居,属于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其屋顶特别建成倾斜的60度,屋顶所铺的稻草、厚度达七八十厘米,"合掌造”独特的结构适应了该地的( )
A.温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C.高山高原气候 | D.热带沙漠气候 |
A.日本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
B.日本捕鱼设备技术先进 |
C.日本的民族构成中,大和族占绝对优势,其好食海产品 |
D.日本四面临海,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
2.
读“我国四个省区的轮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山脉①、②为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山脉③以西为四川盆地 |
B.丙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为藏族,传统节日是雪顿节 |
C.甲、乙、丙、丁四省区的简称分别为秦、黔、藏、鄂 |
D.丁省区为湖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
3.
“某山脉以北是麦浪滚滚,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请问关于此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山脉的走向与台湾山脉的走向相同 |
B.此山脉以南的地区为亚热带、半湿润区 |
C.此山脉以北的地形区内“三月的积雪仍厚,爬雪山虽然寒冷,但仍需做好防晒” |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主要描写的是此山以南区域的景观 |
4.

【小题1】形成如图的剪纸所反映的地区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小题2】剪纸所反映的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图是一张剪纸作品,根据剪纸中的景物,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形成如图的剪纸所反映的地区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 B.地势低平, 降水丰沛 |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
A.毗邻港澳 | B.处于江海交汇之地,有便利的水路运输 |
C.矿产资源丰富 | D.扼长江出海口,濒临南海 |
5.
长江黄河哺育了沿岸的人民,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图为“长江流域范围及资源分布图”和“黄河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河段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
B.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
C.长江中上游地区凭借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工业发展迅速 |
D.长江流域东西方向的交通运输仍以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航运为主 |
A.黄河主要流经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
B.③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支流,形成青藏地区主要的种植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 |
C.B至C河段易发生凌汛,C所在地区的省级行政中心是郑州 |
D.D所在省份的简称为豫,其省内的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 |
6.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左图中①地属于( )
【小题2】下列关于右图绿洲甲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左图中①地属于( )
A.湿润地区 | B.半湿润地区 | C.干旱地区 | D.半干旱地区 |
A.水源充足,应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 | B.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盛产瓜果 | D.分布着大量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
2.解答题- (共3题)
7.
读“甲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和“乙地区全年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气温最高的是 点,A和G的温度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左图中若B处为海洋,D处为陆地,两地都在北半球,则所处的季节应是 。
(3)回答右图中的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下夏季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简述这种气候对农业有利的因素(至少两点)。

(1)左图中气温最高的是 点,A和G的温度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左图中若B处为海洋,D处为陆地,两地都在北半球,则所处的季节应是 。
(3)回答右图中的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下夏季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简述这种气候对农业有利的因素(至少两点)。
8.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吐鲁番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新疆的山脉和盆地分布状况可以看岀新疆的地形分布特点是________,材料二中的梯田有利于在山区_______。“三个太阳眷顾的福地”体现了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巧妙改善了葡萄种植的______条件(多项选择),从而达到了人和自然的“完美对话”。
(2)当位于渤海湾的农民清晨采摘葡萄时,瑞士拉沃依然夜色深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________,为开展两地的葡萄酒贸易,我们可以使用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______________与他们交流。
(3)根据材料一试从生产条件、技术、市场等方面分析吐鲁番地区所产葡萄多用于制葡萄干而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______________
材料一:夏季葡萄收获后,若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易腐烂、发酸、变色。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出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不发酸、色泽碧绿、状如珍珠,其"无核绿葡萄干”享誉世界。而初酿出来的葡萄酒口味生涩,需贮藏(要求温度维持在12-150C,相对湿度70%左右)一段时间持其自然老熟后,才会芬芳浓郁、口味醇厚。渤海湾沿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下图是我国葡萄主产区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图a是瑞士日内瓦湖畔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拉沃梯田,也是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800多年来,人们在陡坡上用石头垒成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梯田。拉沃梯田被称为“三个太阳眷顾的福地”,白天的三个太阳,即天上的太阳洒下的充沛阳光,日内瓦湖水的光线反射和石头梯田对热量的保存,促进了葡萄的光合作用,同时也加大了昼夜温差,使糖分得以加倍累积,成为生产高品质葡萄酒的保证。

(1)材料一中的吐鲁番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新疆的山脉和盆地分布状况可以看岀新疆的地形分布特点是________,材料二中的梯田有利于在山区_______。“三个太阳眷顾的福地”体现了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巧妙改善了葡萄种植的______条件(多项选择),从而达到了人和自然的“完美对话”。
A.光热 | B.水分 | C.昼夜温差 | D.土壤 |
(3)根据材料一试从生产条件、技术、市场等方面分析吐鲁番地区所产葡萄多用于制葡萄干而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