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读“台湾岛水系分布图”和“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
B.台湾地势西部高中东部低 |
C.年平均气温南高北低,中间高四周低 |
D.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地势 |
A.大规模种植热带和亚热带果树 |
B.台湾岛上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
C.台北既是全省最大城市,也是全省最大港口 |
D.农业是台湾省经济的主要支柱 |
3.
2014年8月2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吐鲁番葡萄节在吐鲁番市举行,吐鲁番出产的葡萄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内陆盆地,地形闭塞![]() | B.高山冰雪,水源充足 |
C.沙漠地区,土壤肥沃![]() | D.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4.
读下图“东北三省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东北三省河流封冻日数分布规律是( )
A. 自西向东封冻日数延长 B. 自东向西封冻日数延长
C. 自南向北封冻日数延长 D. 自北向南封冻日数延长
【小题2】东北三省河流封冻日数普遍较长的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
②紧邻冬季风源地
③地势高峻
④深居内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小题1】东北三省河流封冻日数分布规律是( )
A. 自西向东封冻日数延长 B. 自东向西封冻日数延长
C. 自南向北封冻日数延长 D. 自北向南封冻日数延长
【小题2】东北三省河流封冻日数普遍较长的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
②紧邻冬季风源地
③地势高峻
④深居内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
下图是小晨同学在青藏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他想为照片配一些文字说明,可供选择的是


A.牦牛在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
B.京九铁路像一条游龙蜿蜒在“世界屋脊”上 |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6.
A. 漫山遍野荔枝林 B. 甘蔗扯起青纱帐
C. 椰林婆娑菠萝香 D. 旱地麦浪大豆香
【小题2】关于各区域传统生产、生活习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区域的居民以米饭为主
B. ②区域的林业生产非常发达
C. ③区域的居民喜欢摔跤比赛
D. ④区域的耕地以水田为主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漫山遍野荔枝林 B. 甘蔗扯起青纱帐
C. 椰林婆娑菠萝香 D. 旱地麦浪大豆香
【小题2】关于各区域传统生产、生活习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区域的居民以米饭为主
B. ②区域的林业生产非常发达
C. ③区域的居民喜欢摔跤比赛
D. ④区域的耕地以水田为主
7.
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小题3】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修筑梯田 | B.水土流失 | C.开采煤矿 | D.取土烧砖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 B.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 D.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
9.
北京近两年来开展了中心城区通风廊道(如图所示)、绿道等系统研究,以提升城市整体空气流通性。据此完成下题。

根据北京的常年风向判断,通风廊道的走向是( )

根据北京的常年风向判断,通风廊道的走向是( )
A.南北方向 | B.东西方向 | C.西北—东南方向 | D.东北—西南方向 |
10.
【小题1】在该盆地中,交通线常沿盆地边缘伸展,其主要原因是
A. 盆地边缘地形平坦,减少建设成本
B. 盆地边缘距离较短,减少运输成本
C. 水源条件好,人口较多
D. 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小题2】关于该盆地自然景观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山环抱,多地形雨,森林草原广布 B. 深居内陆,高山环抱,降水稀少
C. 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气候干旱 D. 油气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
我国某一盆地,位于地势第二阶梯,盆地中的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常常飞沙走石,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哺育着一块块绿洲。根据材料并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该盆地中,交通线常沿盆地边缘伸展,其主要原因是
A. 盆地边缘地形平坦,减少建设成本
B. 盆地边缘距离较短,减少运输成本
C. 水源条件好,人口较多
D. 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小题2】关于该盆地自然景观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山环抱,多地形雨,森林草原广布 B. 深居内陆,高山环抱,降水稀少
C. 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气候干旱 D. 油气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
11.
【小题2】今后,该地区应( )
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读三江源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1、2月 | B.3、4月 |
C.7、8月 | D.11、12月 |
A.增加农田面积 | B.加强生态建设 |
C.大力开发水能 | D.扩大牧场规模 |
2.解答题- (共4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强,南方地区则是 配合好。
(3)写出甲、乙两幅景观图对应的区域字母代号:甲- ,乙- 。
(4)坎儿井水源来自 ,暗渠的作用是 。
(5)“两会”上***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为保护B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 自然保护区;C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材料一: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及其划分依据

材料二:图中各地区的数字分别表示该地区气候资源的质量等级,其百、十、个位数字依次表示水分、热量、光照,数字越大质量越优。
(1)图中①是 因素,②是 山脉。(2)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强,南方地区则是 配合好。
(3)写出甲、乙两幅景观图对应的区域字母代号:甲- ,乙- 。
(4)坎儿井水源来自 ,暗渠的作用是 。
(5)“两会”上***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为保护B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 自然保护区;C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1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D区域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该矿产资源的顺利开发,为D区域带来的益处是 。
(2)根据图②,分析东北地区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3)图①的传统民居反映黄土高原的土壤具有____________特点。根据图③判断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分布具有________特点。
(4)秦皇岛(120°E、40°N)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的________位置。
(5)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现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一条即可);现在国家提出了东北地区湿地恢复的问题,“北大仓”又要恢复成“北大荒”,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湿地的功能 (一条即可)。
(6)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下图反映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

(1)图中D区域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该矿产资源的顺利开发,为D区域带来的益处是 。
(2)根据图②,分析东北地区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3)图①的传统民居反映黄土高原的土壤具有____________特点。根据图③判断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分布具有________特点。
(4)秦皇岛(120°E、40°N)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的________位置。
(5)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现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一条即可);现在国家提出了东北地区湿地恢复的问题,“北大仓”又要恢复成“北大荒”,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湿地的功能 (一条即可)。
(6)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下图反映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

14.
下面三幅图分别代表我国甲、乙、丙三个地区,读图完成有关问题。

(1)三个地区中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是_______,被称为“新中国工业摇篮”的是_______。(填代号)
(2)三个地区中甲地区地形的空间排列状态是 ,
丙地区最东面的山脉是 。
(3)右图是丙地区某河流某一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

读图可知M汛期出现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并解释M汛期形成的原因。
(4)请分析乙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
。
(5)比较是地理学习的常用方法。乙、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与乙地区相比较,请分析丙地区目前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条件是
。

(1)三个地区中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是_______,被称为“新中国工业摇篮”的是_______。(填代号)
(2)三个地区中甲地区地形的空间排列状态是 ,
丙地区最东面的山脉是 。
(3)右图是丙地区某河流某一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

读图可知M汛期出现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并解释M汛期形成的原因。
(4)请分析乙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
。
(5)比较是地理学习的常用方法。乙、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与乙地区相比较,请分析丙地区目前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条件是
。
15.
暑假期间,济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分两组对我国西部和东部地区进行考察,A组考察西部地区,B组考察东部地区。通过考察发现祖国各地的自然和人文差异很大。请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组队员考察时,发现甲省的种植业分布在 ,乙省区的种植业分布在C 平原上。请问甲、乙两省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分别是什么?
甲省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 ;
乙省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 。
(2)兰新高铁途经甲省的行政中心 ,当列车穿越该省时,油菜花正盛开。队员们感到奇怪:济南在4月份油菜花就盛开了,为什么这里7月份才开花呢?请你解释原因。
(3)B组队员考察时,在丙省 (简称)跨过 河到达南方地区。该河与秦岭构成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写出该线的两条地理意义。
(4)从广州沿D 高铁线到达长江流域,队员们发现这里有许多商品粮基地,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长江流域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说出其中两方面)

(1)A组队员考察时,发现甲省的种植业分布在 ,乙省区的种植业分布在C 平原上。请问甲、乙两省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分别是什么?
甲省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 ;
乙省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 。
(2)兰新高铁途经甲省的行政中心 ,当列车穿越该省时,油菜花正盛开。队员们感到奇怪:济南在4月份油菜花就盛开了,为什么这里7月份才开花呢?请你解释原因。
(3)B组队员考察时,在丙省 (简称)跨过 河到达南方地区。该河与秦岭构成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写出该线的两条地理意义。
(4)从广州沿D 高铁线到达长江流域,队员们发现这里有许多商品粮基地,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长江流域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说出其中两方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