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测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787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6

1.选择题(共24题)

1.
近此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D.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2.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A.以山地、丘陵为主B.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地形崎岖,高低不平D.一望无际,坦荡广阔
3.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与此问题成因无关的是(  )
A.上游毁林开荒B.中海围湖造田C.中下游酸雨污染D.夏季降水集中
4.
下列称号不是指长江三角洲的是(  )
A.“水乡”B.“鱼米之乡”C.“丝绸之乡”D.“天府之国”
5.
长江三角洲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 )
A.温带水果之乡B.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C.亚热带动植物王国D.旅游胜地
6.
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因土地不合理利用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耕地减少D.土地盐碱化
7.
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发达
C.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D.长江三角洲地区濒临东海和南海。
8.
下列地区中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B.华北平原
C.宁夏平原D.东北平原
9.
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是 (  )
A.上海B.南京C.杭州D.武汉
10.
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地区,主要得益于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竹青茶绿的丘陵地形 ④河湖密布的平原地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由图中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的走势,可以推断(    )

12.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位于
A.东北三省B.珠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D.黄土高原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搜索引擎的是(   )
14.下列选项中属于搜索引擎的是(   )
15.
既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又是我国最大城市的是(  )
A.北京B.上海C.杭州D.深圳
16.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blank#}1{#/blank#} 。纬度最高的是{#blank#}2{#/blank#}洋。轮廓形状像“S”的是{#blank#}3{#/blank#}洋。
17.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18.工地上有水泥若干袋。第一次取出总数的 310 ,第二次取出总数的 25 少8袋,这时工地还剩41袋,工地上有水泥{#blank#}1{#/blank#}袋.
19.工地上有水泥若干袋。第一次取出总数的 310 ,第二次取出总数的 25 少8袋,这时工地还剩41袋,工地上有水泥{#blank#}1{#/blank#}袋.
20.
小民向同学们介绍上海,他重点介绍了四个方面,其中不属于上海特点的是
A.位于黄河入海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B.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C.我国最大的城市D.拥有浦东新区
21.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22.
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
A.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B.广州市、江苏省北部、浙江省南部
C.天津市、河北省北部、山东省南部D.武汉市、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北部
23.如图,几何体的体积是{#blank#}1{#/blank#}立方厘米(单位:厘米)

24.
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地方特色文化的是
①戏曲文化 ②丝绸文化 ③“二人转”文化 ④茶文化 ⑤赛马、射箭文化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④

2.解答题(共5题)

2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1)“弓箭型”经济格局
①弦:设计图例,并在图一中画出京广铁路线。
②箭头: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
③箭:箭是指     ,它目前面临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2)武汉是沿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该地如何因地制宜规划工业部门,并简述理由。
(3)比较、归纳是地理学习的常用方法。请结合表中信息,按要求填写表中的内容。
26.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图,完成以下内容:

(1)填写主要工业基地的工业中心城市:
A工业基地中心是    B工业基地中心是     、湘潭 C工业基地中心是上海、     
(2)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是  ,长江、  江和  铁路在此交汇。
(3)长江为本区城市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至少说出2条)
27.
读我国某区域图及洞庭湖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夏初持续时间一长的特殊天气是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郊农业蓬勃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填字母)
A.市场需求B.水热条件C.交通发展D.劳动力变化
(3)描述洞庭湖面积变化的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洞庭湖平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一,分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8.
读下图,试分析回答。(8分)

(l)图示区域北部地区主要以    地形为主,南部地区主要以 地形为主。
(2)该区域地处沿海,R河口以南海岸线比以北海岸线    ,A岛所在的地区有我国最大 渔场。
(3)该区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4)试分析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分)
(5)举例说明甲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有哪些?
29.
读图回答间题.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

(1) 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______市B______市  C_______港口  D______铁路
(2)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为_______,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是_______。
(3)珠江三角洲被称为中国“南大门”的原因是什么?
(4)列举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2 条优势条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4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