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6题)
2.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O℃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①1月O℃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 B.②④⑥ | C.①③⑥ | D.①④⑤ |
3.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 |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
C.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 |
D.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南半球 |
4.
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的分布是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
B.因为出生率高,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大量人口 |
C.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
D.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
6.
① ② ③ ④
【小题1】对以上四省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的认识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图中4 个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小题1】对以上四省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的认识正确的是
A.①云南省——云——贵阳 |
B.②海南省——琼——海口 |
C.③重庆市——鄂——重庆 |
D.④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
A.①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濒临南海 |
B.②省位置最南,我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
C.③省建有水利工程——三峡 |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
7.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动摇”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2】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②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③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小题1】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动摇”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人口基数大 | B.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
C.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 D.我国人口基数小 |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②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③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8.
长江经济带做出了重要部署。要发挥黄金水道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缩小东西差距,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
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条件是( )
【小题2】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洪涝灾害 ③凌汛 ④水污染

【小题1】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
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条件是( )
A.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 |
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 |
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
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洪涝灾害 ③凌汛 ④水污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9.
下面有关我国天气或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年际变化较小 |
B.旱涝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
C.台风只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四省区 |
D.寒潮只在冬季发生,并对我国大部分地区产生巨大灾害 |
10.
黄河流经我国9个省(自治区),支流众多,注入渤海,全长5464米,是我国第二长河,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题。

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处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 |
B.B山脉是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
C.A山脉是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
D.④位于黄河的下游,是典型的“地上河” |
11.
5月10日至16日,是我国第24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 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缺乏![]() |
B.我国南方城市不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
C.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矛盾![]() |
D.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少的状况 |
13.
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沿海工业中心少,集中了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 |
B.我国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 |
C.我国西部地区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 |
D.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中小城市 |
14.
2008年4月3日铁道部宣布,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一一京沪高速铁路年内开工建设,并将于2011年投入运营。请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京沪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
【小题2】京沪高铁经过的地形区有
【小题3】有关京沪高速铁路途经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1】京沪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
A.渝 | B.沪 |
C.粤 | D.滇 |
A.东北平原 | B.四川盆地 |
C.青藏高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A.途经地区是我国的人口稠密区 |
B.途经地区全部在暖温带 |
C.京沪高速铁路连接两大工业基地 |
D.途经地区农业基础雄厚 |
15.
每年5月下旬河北省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到河南省麦收,然后再北上,主要原因是
A.河南省的人口比河北省少 | B.河南省比河北省纬度低,小麦成熟早 |
C.河南省的降水量大于河北省 | D.河南省的小麦品种好于河北省 |
1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7.8级地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公路分布的特点是
【小题2】一批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该地,应选择的合理运输方式是

【小题1】图中公路分布的特点是
A.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
B.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 |
C.主要沿河流分布 |
D.主要沿山脊分布 |
A.水运 | B.铁路 | C.公路 | D.航空 |
2.解答题- (共5题)
17.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邻国众多,其中① (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我国海域辽阔,岛屿众多,其中②是 海;岛屿③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脉④以东是 (地形区),农作物熟制是 。
(4)山脉④以西是 牧区,⑤处位于我国的 牧区,⑥处位于我国的 _牧区。
(5)我国河湖众多,其中河流⑦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它支流众多,主要位于湖北省的支流是 ,⑧ 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6)N处所在的省级行政区耕地的主要利用类型是 。

(1)我国邻国众多,其中① (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我国海域辽阔,岛屿众多,其中②是 海;岛屿③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脉④以东是 (地形区),农作物熟制是 。
(4)山脉④以西是 牧区,⑤处位于我国的 牧区,⑥处位于我国的 _牧区。
(5)我国河湖众多,其中河流⑦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它支流众多,主要位于湖北省的支流是 ,⑧ 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6)N处所在的省级行政区耕地的主要利用类型是 。
18.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洋:B 海
岛屿:C 岛
省级行政区简称:⑦
行政中心:②
邻国:d
(2)我国邻国众多,邻国中人口总数世界第二位的是 (填字母代号)
(3)我国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 ,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 。(填数字序号)
(4)④所在省级行政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5)我国民族组成最多、最复杂的省级行政区是 。(填数字序号)

(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洋:B 海
岛屿:C 岛
省级行政区简称:⑦
行政中心:②
邻国:d
(2)我国邻国众多,邻国中人口总数世界第二位的是 (填字母代号)
(3)我国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 ,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 。(填数字序号)
(4)④所在省级行政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5)我国民族组成最多、最复杂的省级行政区是 。(填数字序号)
19.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构成比例表

材料二:人均耕地面积统计表

材料三:我国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1000—2000平方千米的速度蔓延。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面积有160 多万平方千米。风沙蔓延导致许多地方的牧场、良田和衬庄被毁坏、埋没。
(1)材料一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是 。
(2)材料二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的劣势是 。
(3)材料三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
(4)我国的人口远远多于日本,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却高于日本,主要原因是我国
。
(5)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区(填干湿地区)。
(6)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比例不合理, 少, 较多, 不足。
材料一: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构成比例表

材料二:人均耕地面积统计表

材料三:我国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1000—2000平方千米的速度蔓延。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面积有160 多万平方千米。风沙蔓延导致许多地方的牧场、良田和衬庄被毁坏、埋没。
(1)材料一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是 。
(2)材料二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的劣势是 。
(3)材料三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
(4)我国的人口远远多于日本,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却高于日本,主要原因是我国
。
(5)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区(填干湿地区)。
(6)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比例不合理, 少, 较多, 不足。
20.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2010年以来,云南遭遇三年连旱,120 多条中小河流断流,400 多座小型水库和坝塘干涸;多地旱情严重,农作物受灾,干旱已造成云南超过310万人饮水困难……
材料二 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节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材料三 我国淡水资源是世界人均值的1/4。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沿海城市也不例外。因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有些城市的地下形成了大漏斗。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材料四 《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水土资源比例图》和《南水北调示意图》

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水土资源比例图 南水北调示意图
(1)由材料可知,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特点是 。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其中位于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
(2)结合材料,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 ,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3)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 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 地区。
(4)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比较 (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 (合理/不合理)。
材料一 自2010年以来,云南遭遇三年连旱,120 多条中小河流断流,400 多座小型水库和坝塘干涸;多地旱情严重,农作物受灾,干旱已造成云南超过310万人饮水困难……
材料二 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节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材料三 我国淡水资源是世界人均值的1/4。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沿海城市也不例外。因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有些城市的地下形成了大漏斗。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材料四 《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水土资源比例图》和《南水北调示意图》

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水土资源比例图 南水北调示意图
(1)由材料可知,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特点是 。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其中位于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
(2)结合材料,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 ,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3)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 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 地区。
(4)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比较 (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 (合理/不合理)。
2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征5号”系列重型运载火箭是我国
新一代运载火箭,它由一个直径5米的芯级火箭,外加四个直径3.35米的助推火箭(作为动力)组
成,这种新型火箭体积十分庞大,无法用汽车、火车运输。
材料二 我国将在天津建设“长征5号”系列重型运载火箭生产基地,在海南省文昌市(如图)建设航天发射基地,未来天津制造的长征5号火箭将直接运往海南文昌发射。
材料三 下图我国东部、中部地区主要铁路干线、海港分布图

(1)海南省的简称是 。
(2)将长征5 号运载火箭从天津运抵海南文昌,选用哪种运输方式最合适?( )
(3)从天津乘船到达海南省海口市,经过图中①~⑥的海和海峡,其中⑥表示的海峡的名称是:⑥ 海峡。
(4)有一批货物通过铁路从南昌运往香港,经过图中铁路干线⑧,请写出铁路干线的名称:⑧ 线。
(5)图中广州位于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地区是 地区。
(6)海南省文昌市位于 (干湿地区),位于 (温度带)。
(7)图中⑦、⑧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气候,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耕地的主要利用类型是 。
材料一 “长征5号”系列重型运载火箭是我国
新一代运载火箭,它由一个直径5米的芯级火箭,外加四个直径3.35米的助推火箭(作为动力)组
成,这种新型火箭体积十分庞大,无法用汽车、火车运输。
材料二 我国将在天津建设“长征5号”系列重型运载火箭生产基地,在海南省文昌市(如图)建设航天发射基地,未来天津制造的长征5号火箭将直接运往海南文昌发射。
材料三 下图我国东部、中部地区主要铁路干线、海港分布图

(1)海南省的简称是 。
(2)将长征5 号运载火箭从天津运抵海南文昌,选用哪种运输方式最合适?( )
A.航空运输 | B.海上运输 |
C.公路运输 | D.铁路运输 |
(4)有一批货物通过铁路从南昌运往香港,经过图中铁路干线⑧,请写出铁路干线的名称:⑧ 线。
(5)图中广州位于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地区是 地区。
(6)海南省文昌市位于 (干湿地区),位于 (温度带)。
(7)图中⑦、⑧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气候,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耕地的主要利用类型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