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6题)
1.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O℃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①1月O℃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 B.②④⑥ | C.①③⑥ | D.①④⑤ |
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南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显著,这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存在着明显差异,该差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方民居建筑屋顶坡度小;南方坡度大 |
B.北方民居建筑墙体厚,注意防寒保暖;南方墙体薄,注意通风散热 |
C.古代交通工具北方以马车为主,南方以船为主 |
D.油料作物北方以油菜为主,南方以大豆为主 |
5.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题。下列描述与乙地区最相吻合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8.记录k(k≤n)个点的颜色,称为该圆的一个“k阶段序”,当且仅当两个k阶色序对应位置上的颜色至少有一个不相同时,称为不同的k阶色序.若某圆的任意两个“k阶段序”均不相同,则称该圆为“k阶魅力圆”.“3阶魅力圆”中最多可有的等分点个数为( )
10.
读下图

①②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②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种植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 B.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分界线 |
C.400毫米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 | D.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
11.
请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题.
【小题2】①②③④所示地区中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同一个区域且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3】谚语⑤中“山”指的是哪条山脉( )
【小题4】下列叙述属于谚语⑤中“山南”区域特征的是( )
①河湖众多②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③以水田为主
④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⑤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甘蔗.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田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均反映了不同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
A.云贵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新疆地区 |
B.青藏地区 江淮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 内蒙古地区 |
C.四川盆地 东南沿海地区 东北地区 新疆地区 |
D.云贵地区 长江流域 华北地区 内蒙古地区 |
A.①③﹣﹣甲 | B.②④﹣﹣乙 | C.②③﹣﹣丙 | D.①②﹣﹣丁 |
A.昆仑山 | B.秦岭 | C.天山 | D.南岭 |
①河湖众多②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③以水田为主
④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⑤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甘蔗.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 D.③④⑤ |
12.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两题。

【小题1】与①、②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小题2】对区域内地理事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与①、②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 |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
A.①、②地区相比,①地区煤炭、水能资源更为丰富![]() | B.②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适于发展旱作农业 |
C.③地区严重缺水,适于发展河谷农业![]() | D.④地区农业分布的限制性因素是气温 |
16.
读我国四大分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图分别反映的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
A. ①地区和②地区
B. ②地区和③地区
C. ③地区和①地区 D. ④地区和①地区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与其地理特征的连线,正确的是( )
A. ①——四季有花常见
B. ②——大漠黄沙驼
C. ③——高寒缺氧植被稀
D. ④——青稞美酒锅庄舞
【小题3】④地区是我国7月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其原因是( )
A. 地势高
B. 距悔近
C. 人类活动 D. 纬度低
【小题4】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②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 5° B. 8℃ C. ﹣4℃ D. 16℃

【小题1】甲,乙两图分别反映的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
A. ①地区和②地区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与其地理特征的连线,正确的是( )
A. ①——四季有花常见

C. ③——高寒缺氧植被稀

【小题3】④地区是我国7月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其原因是( )
A. 地势高


【小题4】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②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 5° B. 8℃ C. ﹣4℃ D. 16℃
2.填空题- (共3题)
3.解答题- (共4题)
20.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甲、乙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反映的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___ 地区的景观,乙图反映的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___ 地区的景观___(填区域字母代号)。
(2)从C区域到A区域,年降水量的变化呈现逐渐_______的趋势。
(3)F是___ (山脉),该山脉大致与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4)A区域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D区域因地势高被称为“ __”,地形区___ ① ___ 平原。
(5)从农业生产类型来看,地区B与C主要从事 ___、林业和渔业生产,而地区A与D主要从事 ____生产。

(1)甲图反映的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___ 地区的景观,乙图反映的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___ 地区的景观___(填区域字母代号)。
(2)从C区域到A区域,年降水量的变化呈现逐渐_______的趋势。
(3)F是___ (山脉),该山脉大致与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4)A区域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D区域因地势高被称为“ __”,地形区___ ① ___ 平原。
(5)从农业生产类型来看,地区B与C主要从事 ___、林业和渔业生产,而地区A与D主要从事 ____生产。
21.
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及相关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_。
(2)B、C两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__—________一线相吻合。
(3)D地区是_____________(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4)根据图2“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北京的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
(5)图3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___地区。

(1)A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_。
(2)B、C两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__—________一线相吻合。
(3)D地区是_____________(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4)根据图2“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北京的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
(5)图3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___地区。
22.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1)如果说“金色中国”代表着我国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西北地区,那么“绿色中国”指的是______(代码)是____地区;“银色中国”指的是_____(代码)是_____地区,为什么会有“银色中国”之称?______。
(2)图中③和④区域的分界线是著名的_____,此线大致与_____等降水量线及_____等温线大致重合;①和④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此分界线经过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山脉中的________山脉;
(3)上图中a、b两幅气温降水图与①-④哪个地区较为吻合,请用线连接起来; ____
(4)我国西部①②地区都以____业为主,③④区域以_____业为主,区域③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5)我国四大区域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差异悬殊,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我们先后建设了举世瞩目的大工程有________,________,西电东送等。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1)如果说“金色中国”代表着我国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西北地区,那么“绿色中国”指的是______(代码)是____地区;“银色中国”指的是_____(代码)是_____地区,为什么会有“银色中国”之称?______。
(2)图中③和④区域的分界线是著名的_____,此线大致与_____等降水量线及_____等温线大致重合;①和④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此分界线经过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山脉中的________山脉;
(3)上图中a、b两幅气温降水图与①-④哪个地区较为吻合,请用线连接起来; ____
(4)我国西部①②地区都以____业为主,③④区域以_____业为主,区域③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5)我国四大区域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差异悬殊,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我们先后建设了举世瞩目的大工程有________,________,西电东送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