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共1题)
1.
(题文)把下列高原的名称与他们各自的特点,用直线连接起来。
A青藏高原________ a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B内蒙古高原________ b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C黄土高原________ c海拔最高,山势雄浑、终年积雪
D云贵高原________ d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
A青藏高原________ a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B内蒙古高原________ b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C黄土高原________ c海拔最高,山势雄浑、终年积雪
D云贵高原________ d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
2.选择题- (共20题)
4.
读图,有关我国西高东低阶梯地势的有利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的水路交通 |
C.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
D.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
12.
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喜马拉雅山北侧为青藏高原 | B.台湾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
C.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 D.我国的地势有利于太平洋湿润气流的深入 |
19.
下图为“攀枝花市周边地区矿产、交通图”.读下图,回答下题.

【小题1】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攀枝花市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小题1】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广,种植业发达 | B.位于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
C.地形崎岖,气候温暖湿润 | D.处于暖温带、湿润区 |
A.炼铜工业和磷化工业 | B.钢铁工业和能源工业 |
C.石油工业和机械工业 | D.航天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
20.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①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blank#}1{#/blank#}
②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blank#}2{#/blank#}
③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blank#}3{#/blank#}
④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blank#}4{#/blank#}
21.
春季,河流流量显著增大的现象称为春汛,河流出现春汛的原因是多样的。读“哈尔滨气候资料表”(此数据亦可代表我国东北地区整体气候特征)和“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图中显示松花江出现了明显的春汛,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人工水库将冬季充沛的降水进行拦蓄,在5月初开闸放水 |
B.春耕未开始,农业用水量少 |
C.3月末雨季到来,大量降水补给河流 |
D.冬季及初春固态降水(雪)因气温低于0℃而长期累积,在3月末4月初融化 |
3.填空题- (共1题)
4.解答题- (共7题)
23.
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_高原,最后注入_____海.
(2)_____为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它位于_____省境内,该省的简称为_____.
(3)A处是_____水电站,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游河段.

(1)长江发源于_____高原,最后注入_____海.
(2)_____为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它位于_____省境内,该省的简称为_____.
(3)A处是_____水电站,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游河段.
24.
读下面我国几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用代表省区的字母填空:

(1)图中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图中既有大陆海岸线,又有陆上国界线的省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中纬度最高的省是________,与俄罗斯相邻的省是________;
(4)黄河从________省入海,珠江从________省入海;
(5)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图中的________(省区),行政中心是武汉的省是________。

(1)图中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图中既有大陆海岸线,又有陆上国界线的省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中纬度最高的省是________,与俄罗斯相邻的省是________;
(4)黄河从________省入海,珠江从________省入海;
(5)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图中的________(省区),行政中心是武汉的省是________。
25.
(2)图中数字代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是______,代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是________,代表高原山地气候的是_______。
(3)图中数字②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图中数字代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是______,代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是________,代表高原山地气候的是_______。
(3)图中数字②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27.
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的省区是________省。
(2)图中两条大河的流向大致都是_______,说明我国地势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3)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河段在______(填字母)发生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黄河B段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主要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任意写两条)。
(5)长江中下游航运价值较高,有“______”之称。

(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的省区是________省。
(2)图中两条大河的流向大致都是_______,说明我国地势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3)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河段在______(填字母)发生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黄河B段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主要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任意写两条)。
(5)长江中下游航运价值较高,有“______”之称。
28.
(2)A牧区内有著名的优质草场是________ 、________ 。
(3)C地的________ 谷地是重要的河谷农业区。
(4)D省区是我国三江发源地,请写出其中两条发源于该地区的大河名称________ ________ 。
(5)上海与拉萨纬度相近,气候却悬殊较大,拉萨比上海气温低近20℃,但拉萨附近的________ 资源则比上海丰富得多所以被称为“日光城”。
读图,回答问题。
(2)A牧区内有著名的优质草场是________ 、________ 。
(3)C地的________ 谷地是重要的河谷农业区。
(4)D省区是我国三江发源地,请写出其中两条发源于该地区的大河名称________ ________ 。
(5)上海与拉萨纬度相近,气候却悬殊较大,拉萨比上海气温低近20℃,但拉萨附近的________ 资源则比上海丰富得多所以被称为“日光城”。
29.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制定了高水平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污染整治,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材料二:沪昆高速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于2016年12月28日全线通车。
材料三:湖南省示意图

(1)湖南省因大部分位于________湖以南而得名,行政中心长沙市位于图中字母代号________处。家住上海市的贝贝一家计划于7月5日来郴州市游玩,他们将沿沪昆高速铁路到达长沙市,再沿南北向的________高铁抵达郴州市。请你为他们推荐一处郴州的旅游景点________。
(2)材料一中“长株潭”是指长沙市、________市和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应该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贯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为建设“两型社会”做些什么________?
(3)湖南省地形多样,以________和丘陵为主,位于温度带中的亚热带和干湿地区中的________、“湿润”或“半湿润”地区,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4)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具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受自然和人为西素的影响,洞庭湖面积不断________(“扩大”或“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引起这种变化的人为因素是________。
材料一: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制定了高水平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污染整治,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材料二:沪昆高速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于2016年12月28日全线通车。
材料三:湖南省示意图

(1)湖南省因大部分位于________湖以南而得名,行政中心长沙市位于图中字母代号________处。家住上海市的贝贝一家计划于7月5日来郴州市游玩,他们将沿沪昆高速铁路到达长沙市,再沿南北向的________高铁抵达郴州市。请你为他们推荐一处郴州的旅游景点________。
(2)材料一中“长株潭”是指长沙市、________市和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应该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贯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为建设“两型社会”做些什么________?
(3)湖南省地形多样,以________和丘陵为主,位于温度带中的亚热带和干湿地区中的________、“湿润”或“半湿润”地区,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4)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具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受自然和人为西素的影响,洞庭湖面积不断________(“扩大”或“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引起这种变化的人为因素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