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东省胜利七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759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7/2

1.选择题(共18题)

1.
下面民族的文体活动与相应的图片组合正确的是
A.①——朝鲜族的跳板B.②——维吾尔族的手鼓舞
C.③——苗族的芦笙舞D.④——傣族的孔雀舞
2.
能体现少数民族“小聚居”分布特点的地区是
A.云南丽江周围的纳西族村寨
B.在东部和南部汉族集中分布
C.四川西部汉、彝、藏杂居区
D.回族人民广泛分布于东部各省
3.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为此,必须(  )

①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

②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

③突破客观条件限制,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④以更大勇气和智慧,锐意进取,否定原有体制

4.
“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是对我国领土四至点的描述,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
B.最南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C.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D.最西端——南海南沙群岛中的西沙群岛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中国人口基数大,但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所以我国人口增长缓慢
③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④黑河﹣腾冲线是中国重要的地形分界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滚滚长江东逝水”这句歌词与上图所示,体现了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A.中间高,四周低
B.东高西低,呈直线倾斜
C.东高西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D.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小题2】B处山脉的走向是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D.西南——东北走向
【小题3】如图以《雪山升起红太阳》为灵感的徽章设计来源于上图中的
A.E地B.C地C.D地D.A地
7.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现代产业分工要求,坚持区域优势互补原则、合作共赢理念,才能够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化零为整,实现整合发展。上述要求蕴含的哲理是(  )

①立足部分,关键部分决定全局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系统优化是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④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

8.
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城市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A.海拉尔B.呼和浩特C.拉萨D.北京
【小题2】我国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终年降水丰沛
B.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C.由于夏季风深入内陆,我国极少受旱灾影响
D.受冬季风影响,海拉尔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9.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主要在供给侧。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蕴含的哲理是(  )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应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③改革始终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法

④创造条件改变事物固有联系方能实现质的飞跃

10.
对比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类别
总量
在世界上的位次
人均量
与世界均值之比
土地资源
第3位
1/3
森林资源
第6位
1/5
年径流量
第6位
1/4
探明矿产总量
第3位
1/2
 
【小题1】以上数据表明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我国自然资源贫乏,不够经济发展所需要
C.我国地大物博,可以大量消耗资源
D.我国人均资源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小题2】为了缩小这种位次,应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做到的是
①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
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
③积极参加环保宣传
④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使可回收利用垃圾得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
2009年3月22日是第十七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二十二届“中国水周”。我国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我国缺水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总量小B.水污染小
C.河流径流量小D.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小题2】目前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①广泛利用地下水 ②跨流域调水 ③兴修水库 ④尽量利用南北极的冰川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贫困村寨通过大力发展农家乐,既促进了观光、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又搞活了当地土特产、手工艺品的流通,还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投资,实现了经济发展和居民脱贫致富。这告诉我们(  )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顺从事物的固有联系 ③事物必须经历曲折的道路才能向前发展 ④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要科学把握各种条件

13.
根据联合国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增长到最高峰值14.5亿,美国人布朗也曾发出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依据是
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B.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D.人口多,耕地少
【小题2】你认为我国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努力开荒,增加耕地
B.依靠大量进口粮食保证粮食供应
C.增加农业劳动人口,提高农产品产量
D.稳定粮食生产,实现优质高产,发展多种经营
14.
我国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其中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是()
A.辽中南B.京津唐
C.沪宁杭D.珠江三角洲
15.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交通便利B.人口稠密C.工业基础好D.海边风光好
16.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于2009年10月11日在济南开幕。家住乌鲁木齐的张明及家住哈尔滨的王龙,都想到济南观看他们喜欢的项目,请你开动脑筋,完成问题。
【小题1】家住乌鲁木齐的小明想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济南观看开幕式,他应选择的交通方式是
A.汽车B.火车C.飞机D.轮船
【小题2】家住哈尔滨的王龙想乘火车到济南观看艺术体操比赛,途经的铁路干线是
A.京哈——京沪线B.京哈——京广线
C.京哈——京九线D.京沪——陇海线
17.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下列属于方法论的是(   )

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②树立正确意识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18.
读台湾岛及周围海域图,请你判断从台湾岛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分别是
A.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
B.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C.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D.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

2.解答题(共4题)

1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城市




1月平均气温(℃)
13.5
–4.7
2.8
–18.2
7月平均气温(℃)
29.0
26.0
28.4
22.0
    
(1)依据表中①②③④的顺序写出所代表的图中城市的名称依次是
(2)由图中城市位置和表中资料可知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冬季    
夏季    
(3)根据以下降水柱状图,分析四城市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与差异。

  
20.
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18千米,于2008年4月18日在北京举行动工仪式,2009年3月开始铺轨,全线建设总工期约5年。读“京沪铁路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的温度带有  
(2)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
A.节省投资成本B.缩短施工时间C.保障旅客安全D.节省土地资源
(3)沪宁杭地区与京津唐地区相比,工业发展条件的主要优势是 , 劣势是  
(4)京沪高速铁路将实现高安全性的现代化旅客运输,该铁路在运营中可能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至少两种) 
(5)在沪宁杭地区,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  。该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21.
读我国土地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此山指的是  ,它与我国一月份    ℃等温线基本一致。请用“”在图中标出。
(2) 你认为区域A、B土地资源类型不同的重要原因是
(3)来自不同地区的几位中学生聚集在一起,谈论各自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情况,请你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贝贝的家在内蒙古草原,那里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 )
B.玲玲的家在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是重要的水稻产区。 ( )
C.小新的家在山区,地形崎岖,不宜耕种,但非常有利于发展林果业。( )
D.毛毛的家乡在新疆,这里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绿洲农业较为发达。( )
22.
我国山川壮丽,境内有绵延不绝的山峰,有气势磅礴的高原和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和起伏和缓的丘陵……你了解祖国这些壮丽的山山水水吗?你知道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吗?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任意写出图中一条山脉的名称及走向
(2)与甲地区地形类型相似的是( )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内蒙古高原D.东南丘陵
(3)④山脉以东地区缺水严重,请你简述该地缺水的自然及人为原因有哪些?
(4)下图是③山脉某地段的剖面图,耕地、林地、果园宜分布在哪一地段,请你选择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8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