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8题)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为此,必须( )
①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
②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
③突破客观条件限制,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④以更大勇气和智慧,锐意进取,否定原有体制
A.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 |
B.最南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
C.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
D.最西端——南海南沙群岛中的西沙群岛 |
①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中国人口基数大,但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所以我国人口增长缓慢
③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④黑河﹣腾冲线是中国重要的地形分界线.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小题1】“滚滚长江东逝水”这句歌词与上图所示,体现了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A.中间高,四周低 |
B.东高西低,呈直线倾斜 |
C.东高西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D.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A.东西走向 | B.南北走向 |
C.东南——西北走向 | D.西南——东北走向 |

A.E地 | B.C地 | C.D地 | D.A地 |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现代产业分工要求,坚持区域优势互补原则、合作共赢理念,才能够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化零为整,实现整合发展。上述要求蕴含的哲理是( )
①立足部分,关键部分决定全局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系统优化是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④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

【小题1】下列城市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A.海拉尔 | B.呼和浩特 | C.拉萨 | D.北京 |
A.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终年降水丰沛 |
B.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
C.由于夏季风深入内陆,我国极少受旱灾影响 |
D.受冬季风影响,海拉尔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主要在供给侧。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蕴含的哲理是( )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应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③改革始终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法
④创造条件改变事物固有联系方能实现质的飞跃
类别 | 总量 在世界上的位次 | 人均量 与世界均值之比 |
土地资源 | 第3位 | 1/3 |
森林资源 | 第6位 | 1/5 |
年径流量 | 第6位 | 1/4 |
探明矿产总量 | 第3位 | 1/2 |
【小题1】以上数据表明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B.我国自然资源贫乏,不够经济发展所需要 |
C.我国地大物博,可以大量消耗资源 |
D.我国人均资源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
①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
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
③积极参加环保宣传
④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使可回收利用垃圾得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小题1】下列有关我国缺水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总量小 | B.水污染小 |
C.河流径流量小 | D.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
①广泛利用地下水 ②跨流域调水 ③兴修水库 ④尽量利用南北极的冰川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贫困村寨通过大力发展农家乐,既促进了观光、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又搞活了当地土特产、手工艺品的流通,还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投资,实现了经济发展和居民脱贫致富。这告诉我们( )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顺从事物的固有联系 ③事物必须经历曲折的道路才能向前发展 ④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要科学把握各种条件
【小题1】“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依据是
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 B.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 D.人口多,耕地少 |
A.努力开荒,增加耕地 |
B.依靠大量进口粮食保证粮食供应 |
C.增加农业劳动人口,提高农产品产量 |
D.稳定粮食生产,实现优质高产,发展多种经营 |
【小题1】家住乌鲁木齐的小明想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济南观看开幕式,他应选择的交通方式是
A.汽车 | B.火车 | C.飞机 | D.轮船 |
A.京哈——京沪线 | B.京哈——京广线 |
C.京哈——京九线 | D.京沪——陇海线 |

A.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 |
B.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
C.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
D.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 |
2.解答题- (共4题)

城市 | ① | ② | ③ | ④ |
1月平均气温(℃) | 13.5 | –4.7 | 2.8 | –18.2 |
7月平均气温(℃) | 29.0 | 26.0 | 28.4 | 22.0 |
(1)依据表中①②③④的顺序写出所代表的图中城市的名称依次是
(2)由图中城市位置和表中资料可知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冬季
夏季
(3)根据以下降水柱状图,分析四城市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与差异。


(1)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的温度带有 。
(2)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
A.节省投资成本 | B.缩短施工时间 | C.保障旅客安全 | D.节省土地资源 |
(4)京沪高速铁路将实现高安全性的现代化旅客运输,该铁路在运营中可能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至少两种) 、
(5)在沪宁杭地区,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 。该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1)“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此山指的是 ,它与我国一月份 ℃等温线基本一致。请用“

(2) 你认为区域A、B土地资源类型不同的重要原因是 。
(3)来自不同地区的几位中学生聚集在一起,谈论各自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情况,请你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贝贝的家在内蒙古草原,那里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 )
B.玲玲的家在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是重要的水稻产区。 ( )
C.小新的家在山区,地形崎岖,不宜耕种,但非常有利于发展林果业。( )
D.毛毛的家乡在新疆,这里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绿洲农业较为发达。( )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8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