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0题)

【小题1】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
B.乙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 |
C.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
C.①④两河春汛的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

①一孩出生人口下降,二孩出生人口上升②一孩二孩出生人口都上升③“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缓解了一孩出生人口减少的影响④二孩人口的出生完全解决了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华为作为中国出货量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厂商,近几年一直将其旗舰级智能手机的首发选择在海外市场。华为手机属于华为消费者业务,是华为三大核心业务之一。华为消费者业务在中国、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及印度等地设立了16 个研发中心。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初期选择巴西、印度等欠发达地区,并没有优先选择发达地区的原因是因为发达地区( )
A.优惠政策较少 | B.远离原料产地 |
C.技术水平较高 | D.电信设施完善 |
①全球化战略,欧洲发布有助于品牌建设 ②开拓国际市场
③研发中心在欧洲 ④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小题1】若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下列说法正确 的 ( )
A.①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 B.②地利于发展蔬菜种植 |
C.③地最适宜种植苹果树 | D.④地应大力发展乳畜业 |
A.①地以种植水稻为主 |
B.②③两地发展种植花卉、蔬菜条件优越 |
C.④地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
D.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
我国一位青年设计师用 2 年时间设计了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图形字体,向世界传播独具特色的中国地域文化。如图代表的省级行政区被称为“中国的穆斯林之乡”。
【小题1】如图代表的省级行政区集中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 | B.回族 |
C.维吾尔族 | D.壮族 |
A.![]() | B.![]() | C.![]() | D.![]() |


【小题1】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A.夏季平均气温大于 25℃ | B.气温年较差大于 25℃ |
C.年降水量大于 800 毫米 | D.气温高的季节降水量少 |
A.甲比乙年降水量少﹣﹣纬度位置 | B.乙比丙年平均气温高﹣﹣海陆位置 |
C.甲比乙年夏季气温低﹣﹣地形 | D.丙比甲降水季节变化小﹣﹣人类活动 |

【小题1】若考察小组在A处突遇泥石流,最佳的逃生方向 是 ( )
A.a | B.b | C.c | D.d |
A.苹果 | B.茶树 |
C.柑橘 | D.橡胶 |
A.无结冰期 | B.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
C.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D.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
A.华北平原 | B.青藏高原及南海深海区 |
C.东南丘陵 | D.黄土高原及内蒙古高原 |
2016 年 12 月 9 日,首批 21.9 吨的德国鲜肉搭乘蓉欧快铁,直抵成都。全程历时 13 天,行程 1 万多千米,结束了欧洲肉类出口到中国单纯依赖海运的历史。目前,成都周边以及西南地区的货物不论是成列、成组、拼箱均可通过蓉欧快铁快捷、安全运抵欧洲任何地方,货运量迅速扩大。下图为中欧联系通道示意图。
【小题1】成都货物通过蓉欧快铁运输到西欧( )
A.比海运安全系数低 | B.比传统通道经过国家少 |
C.比海运保鲜成本高 | D.比传统通道运输时效高 |
A.国内铁路运输压力会有所减轻 | B.成都成为亚欧入境货物的“分发站” | C.马六甲海峡交通地位大幅下降 | D.亚欧经济重心将逐渐向东移动 |
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年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园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 。 ”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 )
A.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茶园小气候 | B.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 |
C.调整土壤湿度,减轻冻害的威胁 | 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
A.旱涝 | B.冻害 | C.高温 | D.大风 |
A.降低风速 | B.保持水土 | 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 D.减少蒸发 |
2.解答题- (共2题)
材料一: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 37 米多宽的河面上, 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右图 所示的廊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以石头和木材为原料,多就地取材。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地区廊桥数量相对较多的是_____(单选)。
A.南方地区 | B.北方地区 | C.西北地区 | D.青藏地区 |
(4)黄土高原许多沟谷地区出现了“桥上桥”(图 )。你能推测一下“桥上桥”存在的主要原因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随着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备受关注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规划与建设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和期盼“这个项目已持续研究了 27 年,得到了众多两院院士在内的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结合图文资料完成(5)~(7)题。
(6)早期建造桥梁多受制于当地自然条件。如赵州桥、廊桥、“桥上桥”。请分析影响现代桥梁建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简要分析一下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后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贵州省是我囯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的省区,喀斯特地区地表水缺乏,如植被到破坏极易形成石漠化的荒石山。
材料二:贵州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之”字状公路景观图。
(2)在山区公路建设中,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原因是 _________
A、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B、尽可能减缓坡度
C、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A.尽可能缩短距离 |
(4)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
(5)本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导致出现_____现象。
(6)为了减轻上题现象造成的危害,说说贵州可实施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