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6题)
1.
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靠近波斯湾出入口,我国与巴基斯坦拟合作修建瓜达尔港到喀什的中巴铁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波斯湾的石油运往我国主要是通过( )
【小题2】修建中巴铁路的意义有( )
①有利于加强中国通欧洲和美洲的联系与合作 ②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战略安全
③缩短中国到印度洋的运输距离,节省时间和运费 ④促进中国西部开发

【小题1】目前波斯湾的石油运往我国主要是通过( )
A.公路运输 | B.海洋运输 | C.铁路运输 | D.内河运输 |
①有利于加强中国通欧洲和美洲的联系与合作 ②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战略安全
③缩短中国到印度洋的运输距离,节省时间和运费 ④促进中国西部开发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7.
下列做法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③南水北调工程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③南水北调工程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②④⑤⑥ | B.③④⑤⑥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⑤ |
8.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分布”的原则,下列搭配合理的是( )
A.西北内陆﹣主要发展林业 |
B.南方丘陵、山地﹣尽量开发梯田,发展种植业 |
C.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 |
D.长江中游地区﹣围湖造田,扩大商品粮基地 |
12.
读下面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中的自然条件,两区域内多数地区适宜发展( )


A.甲﹣林业,乙﹣水产养殖业 | B.甲﹣渔业,乙﹣种植业 |
C.甲﹣畜牧业,乙﹣种植业 | D.甲﹣种植业,乙﹣高寒畜牧业 |
14.
下表为我国部分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小题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自然资源 | 水 | 矿产 | 森林 | 耕地 |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数 | 6 | 3 | 6 | 4 |
人均约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 1/4 | 1/2 | 1/5 | 1/3 |
【小题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B.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
C.总量缺乏,人均不足 | D.总量缺乏,人均丰富 |
A.森林资源 | B.耕地资源 | C.水资源 | D.矿产资源 |
16.
读下面全国统计数据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右图中a,b两折线分别表示上表哪两项内容变化趋势( )

【小题2】1977年我国人均耕地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了一半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小题3】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1949 | 1980 | 1997 |
耕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 97 | 99 | 97 |
人口(万人) | 54167 | 98705 | 123626 |
人均耕地(平方米) | 1807 | 1006 | 768 |
粮食产量(亿吨) | 1.1318 | 3.1822 | 4.9417 |
【小题1】右图中a,b两折线分别表示上表哪两项内容变化趋势( )

A.a﹣耕地面积,b﹣人口 | B.a﹣粮食产量,b﹣人均耕地 |
C.a﹣人口,b﹣人均耕地 | D.a﹣人口,b﹣人均耕地 |
A.建设占用部分耕地 | B.人口增加了一倍多 |
C.植树造林占用耕地 | D.土地沙化丧失部分耕地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 D.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 |
2.解答题- (共6题)
18.
某校的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对2016年某地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对该地土地利用的今昔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制作了下面甲、乙两图。请你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乙较图甲发生了哪些变化?(至少2点)
(2)(多选)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地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海平面上升
D.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3)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 )
A.停止一切工程建设和兴建住宅等占用耕地的活动
B.进一步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不足
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
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

(1)图乙较图甲发生了哪些变化?(至少2点)
(2)(多选)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地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海平面上升
D.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3)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 )
A.停止一切工程建设和兴建住宅等占用耕地的活动
B.进一步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不足
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
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
19.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在流过我国二三级阶梯界线时,深切__山,形成巨大__资源,因此国家在这里修建世界最大水利枢纽__工程;建成后对中下游地区夏季经常发生的__灾害起到很强的防御作用。
(2)材料A和C反映的长江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是__,产生的原因是__和__。
(3)图中材料B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_,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__,解决的措施主要是__。
(4)材料D反映长江泥沙含量大的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滥伐森林和破坏草场,该问题引起的后果是使河床淤积抬高,__威胁加剧,为此应采取的措施是__.

(1)长江在流过我国二三级阶梯界线时,深切__山,形成巨大__资源,因此国家在这里修建世界最大水利枢纽__工程;建成后对中下游地区夏季经常发生的__灾害起到很强的防御作用。
(2)材料A和C反映的长江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是__,产生的原因是__和__。
(3)图中材料B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_,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__,解决的措施主要是__。
(4)材料D反映长江泥沙含量大的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滥伐森林和破坏草场,该问题引起的后果是使河床淤积抬高,__威胁加剧,为此应采取的措施是__.
20.
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中国作为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努力控制碳排放。

(1)读图,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碳排放量为__(高、中或低).碳排放量高的省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这里有我国著名的__和__工业基地。
(2)分别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提出控制碳排放量较合理的建议,生产方面__;生活方面__。

(1)读图,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碳排放量为__(高、中或低).碳排放量高的省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这里有我国著名的__和__工业基地。
(2)分别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提出控制碳排放量较合理的建议,生产方面__;生活方面__。
21.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A、B、C三地,A为城市中心区,B为城市郊区,C为远离城市的地区.居住在B、C两地的农民面临如下两种选择:①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②种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1)B地应选择__,原因是__。
(2)C地应选择__,原因是__。
(3)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自然因素有__、__等,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等。

图中的A、B、C三地,A为城市中心区,B为城市郊区,C为远离城市的地区.居住在B、C两地的农民面临如下两种选择:①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②种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1)B地应选择__,原因是__。
(2)C地应选择__,原因是__。
(3)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自然因素有__、__等,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