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模拟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5751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选择题(共20题)

1.
在四幅图中表示我国内流区域、外流区域分界线的是(  )
A.B.
C.D.
2.
读我国四省轮廓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四省与其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云B.乙——鲁C.丙——湘D.丁——桂
【小题2】有关图中四条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B.②含沙量小,注入东海
C.③是我国第一大河,被誉为“黄金水道”D.④冬季出现结冰现象
3.
有关我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
B.我国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西多东少
D.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4.
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据实验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能够说明植被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A.Ⅰ组B.Ⅱ组C.Ⅲ组D.Ⅳ组
【小题2】在其它影响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C.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D.沙土土质比黏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更严重
5.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块体积是8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blank#}1{#/blank#}g,水的体积是{#blank#}2{#/blank#}cm3
6.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块体积是8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blank#}1{#/blank#}g,水的体积是{#blank#}2{#/blank#}cm3
7.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位于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有
A.①和④B.②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
【小题2】对图中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处水流速度缓慢B.乙处江阔水深C.丙处没有支流D.丁处形成地上河
【小题3】图中河流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丁
8.
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南北温差异大,夏季全国所有地方普遍高温
B.年降水量大致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地域辽阔,跨多个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D.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9.
   根据下列内容,判断图中①②③与右图中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B.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
C.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D.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
10.
下列各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搭配正确的是
A.黄河上游——荒漠化B.三江平原——水土流失严重
C.长江中下游——草地沙化、野生动物锐减D.三江源——泥沙淤积、水污染
11.
关于我国的自然灾害说法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容易发生春旱B.台风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C.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不会重叠D.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滑坡和泥石流的多发区
12.
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类型单一,后备耕地充足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耕地集中分布在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区D.水资源西北多东南少
13.
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畜牧业
B.我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水草丰茂,可以发展林业
C.我家在长白山区,不宜耕种,却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D.我家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种植业
14.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B.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C.河湖稀少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小题2】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最主要原因是
A.热量更充足B.降水量更大
C.光照更充足D.土壤更肥沃
15.
下列界线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大体一致的是( )
A.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
B.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1月0 ℃等温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6.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把四块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如果说“金色中国”代表着我国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大西北,那么下列区域命名与图中的区域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黄色中国”——① “银色中国”——②
“金色中国”——③ “绿色中国”——④
A.① ③B.① ②C.③ ④D.② ④
【小题2】列四幅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符合绿色中国的是
A.B.C.D.
17.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B.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C.具有水乡的文化特色D.主要包括安徽省、浙江省和江西省
18.
下列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B.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匮乏
C.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D.香港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19.
与坎儿井水利工程密切相关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
A.旱作农业B.水田农业
C.灌溉农业D.河谷农业
20.
西气东输工程的优势体现在
A.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B.增加了东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C.使西部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D.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

2.解答题(共4题)

2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暑假期间,滨州市某中学的地理社团,同父母们一起开展了“环游中国”自驾游活动。下图是学生自主确定的考察路线图,他们对沿途遇到的现象和疑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请参与到活动中,完成此次考察。

(1)他们从滨州出发,首先到达A地,住在牧区的传统民居    里;在B地他们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瓜果 ;在C地他们穿着当地民族的传统服饰 拍照留念; 在D地区地区参观了我国最大的    水利工程;然后沿江而下到达我国最大的城市 ;最后返回滨州。)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现象1:从A到B地表景观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
现象2:B地区的城镇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现象3:在C地区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3)请比较长江对D、E两地区发展影响的差异。
(4)张先生家在常州,工作在苏州,每天往返于两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请你据图回答,这种生活方式依赖的条件是什么
22.
了解中国。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四幅景观与对应的区域用直线连接起来。
(2)在“中国区域图”中用斜线画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简述青藏高原成为大江大河发源地的原因。
(3)选择下列特征中符合A、B两区域的序号,填入表格中。
①鱼米之乡  ②高原湿地   ③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④信天游   ⑤植物王国

(4)分析C地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如何实现优势互补的?
23.

   根据提供的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金三角地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

  材料二:黄河金三角位置示意图

(1)黄河金三角地区位于陕西省、甲__________省和乙__________(省简称)的交界地区。
(2)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____(铁路线);B__________(山脉)。
(3)据图分析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工业发展方向并分别说明原因。
(4)黄河金三角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5)请针对该问题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24.
探究区域。
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巨大,各地依托不同条件,因地制宜,经济发展各具特色。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目前面临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2015年大庆油田首次实施减产,未来五年预计每年都要减产130多万吨。整个东北三省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材料二:(下图)

(1)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2)判断对错: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写 “正确”,错的写“错误”。
①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   )
②读丙图,可以看出东北该区域人口逐年增长,耕地和湿地面积也在扩大。 (   )
③B地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美国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 (   )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结合材料一,为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