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2题)
2.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下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④是来自云南过桥米线商标。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云南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出我国

【小题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A.①--甘 | B.②--琼 |
C.③--滇 | D.④--贵 |
A.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 |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
C.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 | D.少数民族分布区没有汉族人的居住 |
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族风情往往成为地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针对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图A中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他们主要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B.图B是生活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的傣族,其代表性的舞蹈是孔雀舞,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
C.图C中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他们的家乡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摔跤是他们喜爱的传统运动项目。 |
D.图D中的少数民族是苗族,他们喜欢的主要运动是跳跳板和荡秋千等等。 |
4.
今年5月中下旬,我国南方连续遭遇强降雨天气,形成“南涝北旱”现象,影响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 B.南方地形复杂多样 | C.夏季风强弱不稳定 | D.冬季风的势力强大 |
6.
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想利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
【小题2】四条游览线路中,主要穿过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
【小题3】小华绘出了四条游览线路经过的某些主要山脉或地形区的简略示意图,图中绘制可能出现错误的是( )
【小题4】四条游览线路中,下列景象可能在途中看到的是( )

【小题1】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线 | B.②线 | C.③线 | D.④线 |
A.![]() | B.![]() |
C.![]() | D.![]() |
A.①线“三尺无平地” | B.②线“沙漠驼铃映晚霞” |
C.③线“沃野千里的黑土地” | D.④线“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8.
2018年4月26日山东省第一届研学旅行研讨会在滨州召开,某滨州中学现场展示了他们的黄河研学报告,完成问题。
材料一:数据测量∶测量不同地点的海拔、经纬度数据,填写到下表中。
材料二:走访观察∶沿黄河北侧大堤一路前行,同学们看到多处引黄工程,它们都没有用提水设备,而是直接让黄河水自流进入灌溉工程。
通过以上观测分析,我们发现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黄河下游出现凌汛 | B.黄河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
C.黄河中游水土流失 | D.黄河上游灌溉了宁夏平原 |
9.
读图中国地势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读图可知
【小题2】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分展的影响表现为

【小题1】读图可知
A.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山地为主 |
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佛状分布 |
C.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
D.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中,高原面积较小 |
A.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
B.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 |
C.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 |
D.有利于我西北内陆地区的农业发展 |
10.
我国国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我国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中国海陆位置优越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3】歌曲《我爱你——中国》中,“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当你的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啊!你的南疆早已到处洋溢着盎然的春色”这一现象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小题1】下列有关我国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温带和寒带 |
B.我国最大的岛屿是海南岛 |
C.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
D.领土南北跨度广,导致了我国南北部的气候差异 |
A.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
B.我国海陆兼备,便于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事业。 |
C.我国东西跨度大,西部深入大陆内部,与多国接壤,陆路交通便利。 |
D.我国东临大西洋,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
A.纬度因素、经度因素 | B.经度因素、纬度因素 |
C.地形因素、海陆因素 | D.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
12.
读中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成语“秦晋之好”的典故,分别发生在
【小题2】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美誉,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

【小题1】成语“秦晋之好”的典故,分别发生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解答题- (共3题)
13.
读我国某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河发源于_________(填省区行政单位名称),自西向东流,从________(填省区行政单位名称)入渤海。
(2)A处是________水利枢纽,大致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3)A处水利枢纽具有排沙的功能,是为了防止该河从_________(地形区)带来的大量泥沙到了下游河段沉积,减缓“地上河”带来的危害。
(4)该图中B为该河的最大支流_______,乙为被称为“塞上江南”之称的_________。

(1)该河发源于_________(填省区行政单位名称),自西向东流,从________(填省区行政单位名称)入渤海。
(2)A处是________水利枢纽,大致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3)A处水利枢纽具有排沙的功能,是为了防止该河从_________(地形区)带来的大量泥沙到了下游河段沉积,减缓“地上河”带来的危害。
(4)该图中B为该河的最大支流_______,乙为被称为“塞上江南”之称的_________。
14.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走胡线”的东北段穿越A山。A山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等降水量线大致穿过此山。
(2)“胡线”穿过的山脉B为_________。
(3)“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我国黑龙江黑河到云南_____的连线。
(4)图中黄河C流域图中的②为中、下游分界点_________,请分析该点以下流域面积很小的原因______。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于2016年10月推出“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慢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

(1)“走胡线”的东北段穿越A山。A山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等降水量线大致穿过此山。
(2)“胡线”穿过的山脉B为_________。
(3)“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我国黑龙江黑河到云南_____的连线。
(4)图中黄河C流域图中的②为中、下游分界点_________,请分析该点以下流域面积很小的原因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