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8题)
1.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地震发生时,乘电梯迅速离开 |
B.台风来临,渔船进港避风 |
C.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
D.在室外时,到空旷的地方 |
2.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发展 |
C.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
D.我国领土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
4.
人民币号称中国的名片.人民币上的景观素描图浓缩了我国风景名胜的精华,人民币上的许多人物肖像是我国民族团结现状的写照.

5元人民币上的人物肖像刻画的是藏族同胞和回族同胞,这两个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分别是在( )

5元人民币上的人物肖像刻画的是藏族同胞和回族同胞,这两个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分别是在( )
A.青海和广西 | B.新疆和甘肃 | C.西藏和宁夏 | D.内蒙古和新疆 |
5.
中央电视台于2012年5月底开始播出的《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节目,向世界展现 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下图所示的剖面图中,属于我国北纬30°沿线的是( )
A.![]() |
B.![]() |
C.![]() |
D.![]() |
7.
不同类型的区域划分,有不同的地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昆仑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B.秦岭一淮河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
C.黑河一腾冲线以西人口稠密,以东人口稀疏 |
D.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
8.
有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乘坐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呀!短短的几天内,在没有登山的情况下,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请结合材料完成小题。
【小题1】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月份是()
【小题2】(小题2)这位游客乘坐的火车可能途经的铁路干线是()
【小题1】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月份是()
A.1月 | B.5月 | C.7月 | D.9月 |
A.陇海一兰新线 | B.京哈—京九线 |
C.宝成一成昆线 | D.浙赣一湘黔线 |
9.
读京津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京津冀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最突出的优势是( )
【小题2】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与京津冀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最突出的优势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 B.水陆交通便利 |
C.矿产资源丰富 | D.毗邻港澳,多侨乡 |
A.①地区是我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 |
B.北京东临渤海,珠江三角洲南临南海 |
C.雄安新区的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
D.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在北京举行,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的职能 |
10.
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程2298公里,运行仅8小时。下图为京广高铁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正确的一组是( )
【小题2】京广高铁联系的两个工业基地是( )
①京津唐 ②沪宁杭 ③辽中南 ④珠江三角洲
【小题3】关于京广高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正确的一组是( )
A.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
B.北京市、河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 |
C.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 |
D.北京市、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
①京津唐 ②沪宁杭 ③辽中南 ④珠江三角洲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A.跨越了黄河、长江等水系 |
B.联系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
C.经过的省区都位于东部季风区 |
D.铁路沿线经过的地区冬季气温变化不大 |
12.
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该地区海拔1200米以上,夏季多雨、冬季多雪,雪期从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年平均积雪厚度达2米,雪量堪称中国之最,且雪质好,粘度高,素有“中国雪乡”的美誉。左图为黑龙江省简图,右图为雪乡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国雪乡”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
【小题2】东北山地是我国著名的林区,双峰林场主要位于(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国雪乡”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 B.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雪丰富 |
C.全年高温多雨,大风天多 | 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季 |
A.大兴安岭 | B.长白山脉 | C.小兴安岭 | D.秦岭 |
13.
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 ②全部退耕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③陡坡地退耕
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④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①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 ②全部退耕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③陡坡地退耕
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④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6.
暑假期间南昌的小琦到新疆喀什看望援疆的爸爸。读新疆局部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琦到喀什后,发现这里的瓜果特别甜,你认为其原因主要是( )
【小题2】下列情景中最有可能是小琦在塔里木盆地游览时遇到的( )
①一路上阴雨连绵 ②盆地绿洲的用水主要来自天山和阿尔泰山的冰川融水 ③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④在盆地内部看到许多大型的油田
【小题3】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与深圳、珠海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

【小题1】小琦到喀什后,发现这里的瓜果特别甜,你认为其原因主要是( )
A.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 B.气温低,生长缓慢 |
C.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D.人口稀少,环境污染小 |
①一路上阴雨连绵 ②盆地绿洲的用水主要来自天山和阿尔泰山的冰川融水 ③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④在盆地内部看到许多大型的油田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A.位于西北边疆,利于和中亚国家贸易往来 |
B.经济基础好,农牧业发达 |
C.劳动力充足,科技力量雄厚 |
D.毗邻海洋,海陆交通便利 |
17.
下列有关台湾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
B.“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特点明显 |
C.台湾古称“夷洲”,自古以来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
D.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新竹为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
18.
读青藏地区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阴影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
B.该地区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水能、太阳能和地热等清洁能源 |
C.该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主要是藏族 |
D.图中青藏铁路的开通,标志着铁路成为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
2.解答题- (共5题)
19.
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回答问题: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省。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答出1点即可)
(2)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容易出现凌汛的是,C河段流域狭窄,无支流汇入的原因是。
(3)图中①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4)图中②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治理的主要措施有。(答两条即可)
(5)请你依据所学知识,简述长江中上游省区和下游省区应如何进行优势互补。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省。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答出1点即可)
(2)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容易出现凌汛的是,C河段流域狭窄,无支流汇入的原因是。
(3)图中①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4)图中②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治理的主要措施有。(答两条即可)
(5)请你依据所学知识,简述长江中上游省区和下游省区应如何进行优势互补。
20.
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A线是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界线,大体与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相比,人口密度________。(大/小)
(3)从地形上看,我国非主要种植业区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4)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农业结构基本情况。其中,丙地区的农业结构情况符合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___________(填数码)地区。

(5)在主要种植业区,南北也存在很大差异,一般以_____________作为分界线,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南方地区的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____。
(6)王某承包了10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如图所示。据图判断,王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上图B、C、D三地中的_____地,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


(1)A线是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界线,大体与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相比,人口密度________。(大/小)
(3)从地形上看,我国非主要种植业区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4)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农业结构基本情况。其中,丙地区的农业结构情况符合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___________(填数码)地区。

(5)在主要种植业区,南北也存在很大差异,一般以_____________作为分界线,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南方地区的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____。
(6)王某承包了10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如图所示。据图判断,王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上图B、C、D三地中的_____地,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

21.
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从甲到丙植被呈现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为西北地区四个灌溉农业区,其中④的主要水源是_______________。西北地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修建地下暗渠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西北地区的人们说:“令人担忧的是家乡山上的积雪每年都在减少”。请你帮着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图中河流A是_______,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
(4)青藏地区最典型的代表畜种是___________,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
(5)位于青藏地区的____________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1)我国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从甲到丙植被呈现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为西北地区四个灌溉农业区,其中④的主要水源是_______________。西北地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修建地下暗渠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西北地区的人们说:“令人担忧的是家乡山上的积雪每年都在减少”。请你帮着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图中河流A是_______,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
(4)青藏地区最典型的代表畜种是___________,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
(5)位于青藏地区的____________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22.
结合“珠三角地区简图”和“港珠澳大桥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将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珠三角西部都将被纳入香港3小时车程范围。

(1)港珠澳大桥联系了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港、澳、______。(填简称)
(2)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公里,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这里的“海”是指____海。
(3)图中A是_________线(铁路干线)。
(4)港澳地区地狭人稠,为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个重要方式是 _____、________。
(5)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将更加有利于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之间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我们把这种合作模式称之为__________。
(6)在当前的广东和香港合作模式下,香港以发展_______为主,广东以_______为主,从而把粤港地区建成世界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基地。
(7)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各有特色。澳门经济以___________为主。
(8)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的形式修建,是为了(_____)
材料: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将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珠三角西部都将被纳入香港3小时车程范围。

(1)港珠澳大桥联系了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港、澳、______。(填简称)
(2)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公里,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这里的“海”是指____海。
(3)图中A是_________线(铁路干线)。
(4)港澳地区地狭人稠,为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个重要方式是 _____、________。
(5)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将更加有利于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之间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我们把这种合作模式称之为__________。
(6)在当前的广东和香港合作模式下,香港以发展_______为主,广东以_______为主,从而把粤港地区建成世界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基地。
(7)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各有特色。澳门经济以___________为主。
(8)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的形式修建,是为了(_____)
A.欣赏海底风光 | B.便于大型轮船通行 | C.降低施工难度 | D.减少占用耕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8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