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725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选择题(共17题)

1.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的影响B.纬度位置的影响
C.洋流的影响D.冬季风的影响
2.
关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势最高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B.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山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多为1000~2000米,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D.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3.
山脉两侧自然环境差异大,因此山脉往往成为众多地理要素的分界线,以下关于山脉分界错误的是(  )
A.太行山是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也是我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B.大兴安岭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昆仑山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武夷山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
4.
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各民族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5.
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于西部B.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大于东部
C.东部地区面积大于西部D.西部地区面积大人口多
6.
我国少数民族与传统节日或民俗搭配正确的是
A.彝族的长鼓舞B.傣族的泼水节C.苗族的摔跤D.朝鲜族的那达慕大会
7.
豫剧、京剧分别是我国哪两个地区的代表曲目
A.福建、海南B.山东、青海C.江苏、浙江D.河南、北京
8.
读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和平均值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反映出北京降水的
A.季节变化大B.季节变化小C.年际变化大D.年际变化小
【小题2】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冬季风D.夏季风
【小题3】由北京的年降水量判断,北京位于我国的
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
【小题4】由图可知,北京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B.地震C.旱涝D.台风
9.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
A.南京B.武汉C.重庆D.吐鲁番
10.
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A.东高西低B.北高南低C.中部高,四周低D.西高东低
【小题2】该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  )
A.夏季高温B.冬季少雨C.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D.东部地区降水较少
11.
下列民族名称与所在省连线正确的是()
A.朝鲜族——吉林省B.傣族——台湾省
C.黎族——云南省D.高山族——海南省
12.
海防空识别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识别区主要位于我国与  之间
A.日本B.俄罗斯C.朝鲜D.菲律宾
【小题2】该识别区范围包括
A.钓鱼岛B.台湾岛C.海南岛D.冲绳岛
13.
我国人口地理界线
A.黑河—腾冲B.漠河—腾冲C.秦岭—淮河D.漠河—昆明
14.
我国东西时差达()
A.2小时以上B.3小时以上C.4小时以上D.5小时以上
15.
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海南岛B.崇明岛C.台湾岛D.金门岛
16.

   读2006~2011年中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知,2006年到2011年,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
A.人口总量已经停止增长B.人口总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C.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D.人口总量增加,但增长速度下降
【小题2】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实施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我国人口的最大影响是
A.平均寿命下降B.老龄化现象加速
C.性别结构变化大D.老龄化现象趋缓
17.
我国疆域,许多大江大河源远流长,关于图中两河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它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
B.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城市是湖口和旧孟津
C.“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上游的情景
D.长江被称作“黄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水力资源丰富

2.解答题(共5题)

18.
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2)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_______,奔流入海,沟通了_______交通,并在各阶梯的________处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资源。
(3)图中第二级阶梯地形区是________,第三级阶梯地形区是___________。
19.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区域代表我国的两大盆地,它们分别是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的______盆地和被称为“天府之国”的_________盆地。
(2)我国的第二长河是__________
20.
读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_______气候、______气候和_______气候,说明我国气候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气候,受地形因素影响最明显的是________气候。
(3)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_______)
A.气候复杂多样B.夏季普遍高温C.季风气候显著D.雨热同期
21.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长江发源于①________山脉,注入②________海
(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中、下)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占全国 1/3,长江水运价值巨大,干流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________”之称。   
(3)B是长江流域最长的支流________。
22.

   下图为我国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线大致经过_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是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致也是年______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B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其中山脉①是__________,它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________级阶梯分界线上。 
(3)C线东南一侧为______(填“内流区”或“外流区”),该区河流众多,以流入______洋的河流最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