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1.
(题文)读黄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小题2)黄河流经的省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小题1】(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B.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
C.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
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A.青、甘 | B.宁、内蒙古 | C.晋、陕 | D.豫、鲁 |
2.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序号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小题2】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小题1】图中序号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A.①—旱地 | B.②—草地 | C.④—水田 | D.③—林地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 B.人均耕地少 |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 D.山地多,平地少 |
3.

【小题1】我国幅员辽阔,新能源分布广泛。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 ( )
【小题2】图中
车牌所属的省级行政区域为 ( )
【小题3】新能源中的太阳能属于 ( )
【小题4】影响粤、津两省市获得太阳光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汽车等。2018年以来,我国各省市陆续为新能源汽车换发绿色的新牌照。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幅员辽阔,新能源分布广泛。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 ( )
A.720万平方千米 | B.960万平方千米 |
C.1 200万平方千米 | D.1 600万平方千米 |

A.湖北省 | B.吉林省 |
C.天津市 | D.云南省 |
A.水资源 | B.生物资源 |
C.可再生资源 | D.非可再生资源 |
A.经度差异 | B.纬度差异 | C.地形差异 | D.人口差异 |
4.
2017年10月30日,近千名游客从哈尔滨登上开往海南省三亚市的我国首趟“越冬专列”(下图)。不同于乘飞机,“越冬专列”主推长达8天的“慢旅行”,采用“大窗车体”,让乘客一边体验季节变换,一边沿途欣赏“窗外”大关风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越冬专列”途径的铁路干线有
【小题2】“越冬专列”沿途从北向南可能欣赏到的景观图片的顺序为


【小题1】“越冬专列”途径的铁路干线有
A.哈大、京沪线 | B.京哈、京九线 | C.京哈、京沪线 | D.哈大、京广线 |

A.②①④③ | B.①③④② | C.②①③④ | D.①④③② |
5.
读图我国列山脉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山脉以西的地区是( )
【小题2】关于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①山脉以西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 B.内蒙古高原 | C.黄土高原 | D.云贵高原 |
A.与武夷山脉走向一致 | B.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
C.山脉北侧年降水在400mm以下 | D.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
6.

【小题1】下列四地中,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 )
【小题2】我国东部地区农田水分由盈转亏的分界线最接近 ( )
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数值为正数代表“盈”,降水量超过农田作物用水量;数值为负数代表“亏”,降水量低于农田作物用水量。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分盈亏量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地中,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D.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7.
①沿海分布
②沿长江分布
③沿国界线分布
④沿黄河分布
【小题2】京津汽车产业群的制约因素最有可能是 ( )
读“我国汽车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沿海分布
②沿长江分布
③沿国界线分布
④沿黄河分布
A.①② | B.⑤④ | C.①④ | D.②③ |
A.技术力量薄弱 | B.消费市场不足 | C.水资源不足 | D.交通运输落后 |
8.
(题文)读“我国四种新能源主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1)据新能源分布的特点,图中符号与所表示的新能源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2】(小题2)图中☀表示的新能源在西藏广泛分布的原因是( )
①气温的日较差小②海拔高,光照强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④气温年较差大

【小题1】(小题1)据新能源分布的特点,图中符号与所表示的新能源对应正确的是( )
A.☀—地热能 | B.●—核能 | C.![]() | D.![]() |
①气温的日较差小②海拔高,光照强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④气温年较差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解答题- (共2题)
9.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长江漂流网上模拟活动。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阴影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上,该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高原,平均海拔在____米以上。
(2)图中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A是____山脉,B是____山脉,A山脉属于____走向,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盆地;B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
(3)漂流兴趣小组在模拟漂流时,发现长江在阴影部分的河段漂流难度最大,试分析其原因______。
(4)C、D两处比较,漂流比较平稳的是____处,最适合建水电站的是____处。

(1)图中的阴影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上,该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高原,平均海拔在____米以上。
(2)图中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A是____山脉,B是____山脉,A山脉属于____走向,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盆地;B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
(3)漂流兴趣小组在模拟漂流时,发现长江在阴影部分的河段漂流难度最大,试分析其原因______。
(4)C、D两处比较,漂流比较平稳的是____处,最适合建水电站的是____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