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3.
读下图 “黄河流域示意图”和表 “黄河四个水文站的数据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增加 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B. 增加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C. 减少 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高
D. 减少 汇入支流少,输沙量少
【小题2】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减少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A. 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B. 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加上蒸发量大,水量减少明显
C.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偏少
D. 沿岸污染严重,可用水少

【小题1】有关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增加 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B. 增加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C. 减少 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高
D. 减少 汇入支流少,输沙量少
【小题2】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减少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A. 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B. 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加上蒸发量大,水量减少明显
C.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偏少
D. 沿岸污染严重,可用水少
5.
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 洪涝 干旱 台风 | B.台风 干旱 洪涝 寒潮 |
C.寒潮 台风 洪涝 干旱 | D.干旱 寒潮 台风 洪涝 |
7.
读图“中国温度带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A. 甲﹣一年一熟 B. 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 丙﹣一年三熟 D. 丁﹣一年两熟到三熟
【小题2】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A. 甲﹣水稻、油菜 B. 乙﹣春小麦、花生
C. 丙﹣冬小麦、棉花 D. 丁﹣青稞、甘蔗

【小题1】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A. 甲﹣一年一熟 B. 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 丙﹣一年三熟 D. 丁﹣一年两熟到三熟
【小题2】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A. 甲﹣水稻、油菜 B. 乙﹣春小麦、花生
C. 丙﹣冬小麦、棉花 D. 丁﹣青稞、甘蔗
2.解答题- (共3题)
8.
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共同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在下表中填写地形区名称。

(2)第一阶梯内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 高原,因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雪山皑皑,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如:黄河、 (填河流名称)等均发源于此,该区域也被称为“中华水塔”。
(3)第二阶梯内既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盆地,也有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高原。
(4)第三阶梯内地形以 (填地形类型)为主,首都北京位于 平原.

(1)根据图中信息,在下表中填写地形区名称。

(2)第一阶梯内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 高原,因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雪山皑皑,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如:黄河、 (填河流名称)等均发源于此,该区域也被称为“中华水塔”。
(3)第二阶梯内既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盆地,也有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高原。
(4)第三阶梯内地形以 (填地形类型)为主,首都北京位于 平原.
9.
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A是________山脉。曲折东流,注入渤海。
(2)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________”字。
(3)黄河进去下游平原地区,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形成“_______”。
(4)在上游,黄河塑造的两个平原B是______、C是_______。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A是________山脉。曲折东流,注入渤海。
(2)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________”字。
(3)黄河进去下游平原地区,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形成“_______”。
(4)在上游,黄河塑造的两个平原B是______、C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