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4题)
1.
读中国东部季风区某次台风路径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台风的移动路径是
【小题2】有关这次台风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台风的移动路径是
A.自东向西 | B.自西向东 | C.自东南向西北 | D.自西北向东南 |
A.台风一般发生在春冬季节 | B.台风经过我国最大岛屿 |
C.台风会引发地震灾害 | D.新疆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大 |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以下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
B.泼水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
C.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
D.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
10.
联合国安理会2016年11月30日一致通过涉朝鲜的第2321号决议,谴责朝鲜9月9日进行核试验,要求朝鲜放弃核武器和导弹计划,并决定对朝鲜实施新制裁措施。结合区域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的海域,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朝鲜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图中的海域,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渤海,也是我国的内海之一 | B.B是黄海,也是我国的内海之一 |
C.C是日本海,其沿岸分布有日本重要的工业基地 | D.D是南海,分布有我国的钓鱼岛 |
A.朝鲜和我国的辽宁和黑龙江相邻 |
B.朝鲜半岛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
C.朝鲜和我国的辽宁和吉林相邻 |
D.朝鲜半岛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11.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结合我国卫星发射基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酒泉发射中心是图中的( )
【小题2】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选择在内蒙古中部着陆的原因有( )
①地形平坦,且地势较高、河流稀少,便于安全回收返回舱
②气候干旱,人烟较为稀少
③分布有我国著名的高山牧场,在那降落能带动畜牧业的发展
④是蒙古族的聚居地,有利于民族团结
【小题3】关于四个发射中心所在的省区,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1】酒泉发射中心是图中的(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①地形平坦,且地势较高、河流稀少,便于安全回收返回舱
②气候干旱,人烟较为稀少
③分布有我国著名的高山牧场,在那降落能带动畜牧业的发展
④是蒙古族的聚居地,有利于民族团结
A.①②④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A所在省区简称川或蜀,饮食习惯偏麻辣口味 |
B.B所在省区因盛产煤,被称作“煤海” |
C.C所在的省区有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河西走廊 |
D.D所在的省区全部在热带,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 |
12.
国际上普遍认为,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重超过7%,或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重超过10%,0~14岁少年儿童比重低于30%,就意味着人口已经进入了老龄化。读“杭州常住人口年龄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数据不能证明杭州市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是( )
【小题2】人口老龄化会使杭州市面临什么社会问题( )

【小题1】图中数据不能证明杭州市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是( )
A.0~14岁的人口占11.39% |
B.15~59岁的人口占75.21% |
C.60岁以上的人口占13.40% |
D.65岁以上的人口占9.02% |
A.儿童入学难 |
B.就业困难 |
C.教育经费需求多 |
D.医疗和护理负担加重 |
13.
【小题2】上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A.西高东低 | B.东高西低 | C.中部高四周低 | D.中部低四周高 |
A.四川盆地 | B.横断山脉 | C.巫山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15.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四个省区按气候的大陆性由弱到强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
【小题3】①②③④四条山脉两侧气候差异最显著的是( )

【小题1】上图中四个省区按气候的大陆性由弱到强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丙乙丁甲 | B.甲乙丙丁 | C.甲丁乙丙 | D.丁丙乙甲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6.
读下图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干湿地区( )
【小题2】若图中数字代号①和②代表影响我国的季风,则②季风,来自 洋。

【小题1】图中A干湿地区( )
A.干旱区 | B.湿润区 |
C.半湿润区 | D.半干旱区 |
A.北冰洋 | B.太平洋 | C.大西洋 | D.印度洋 |
17.
读长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长江水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段( )
【小题2】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 )

【小题1】长江水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段( )
A.下游 | B.源头—宜宾 | C.源头—宜昌 | D.中游 |
A.唐古拉山 | B.南岭 | C.喜马拉雅山 | D.秦岭 |
18.
2016年纪念人民治理黄河70年座谈会召开:黄河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了15%的耕地,创造了全国14%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黄河沿线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关于黄河干支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4】关于黄河沿线省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1】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中游的小浪底水利枢纽,主要是为了治沙和防洪 |
B.黄河流域水量丰富,是我国第二大河 |
C.黄河下游地区人口密集,支流众多 |
D.黄河主要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
A.A是黄河发源地的省会城市西宁 | B.B是黄河中上游的分界点河口 |
C.D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湖口 | D.F是河北的省会济南 |
A.①是汾河,主要流经山西省,流入黄河的中游 |
B.②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渭河最大的支流是泾河 |
C.③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支流湟水,也是青藏地区主要的种植农业区 |
D.黄河水灌溉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
A.上游的甘肃省,有著名的旅游景点——敦煌莫高窟 |
B.到内蒙古的黄河沿岸,能看到塞外江南——华北平原 |
C.黄河中游大致是陕西和山西的分界线,还有磅礴的壶口瀑布 |
D.到了黄河的下游,你可以去东岳泰山看日出 |
19.
重庆坐拥679公里的上游长江,为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重庆市委明确并始终坚持“五个决不能”底线,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重庆位于长江( )
【小题2】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是
①水土流失
②洪涝灾害
③凌汛
④水污染
【小题1】重庆位于长江( )
A.上游 | B.中游 | C.下游 | D.中下游 |
①水土流失
②洪涝灾害
③凌汛
④水污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
下列关于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华北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干旱缺水 |
B.我国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
C.华北地区耕地多,进一步加剧了缺水状况 |
D.水资源利用率低下,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
21.
4月15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天气,北京遭遇13年来最强沙尘暴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北方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 )
【小题2】沙尘暴的形成条件不包括( )
【小题1】我国北方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 )
A.春季和夏季 | B.夏季和秋季 | C.秋季和冬季 | D.冬季和春季 |
A.茂密的植被 | B.沙尘物质 | C.大风 | D.干旱的气候 |
22.
读图中国局部地形图和部分河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山脉A的名称和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
【小题2】关于本区内自然事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3】右图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小题4】有凌汛、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一一对应的是( )

【小题1】山脉A的名称和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
A.天山、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 B.天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
C.昆仑山、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 D.昆仑山、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
A.①是我国第二大河,是右图中的甲河 | B.甲、乙两条河流都发源于B地形区 |
C.A山南侧地形区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D.③地形区东北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
A.乱砍滥伐 | B.物种减少 | C.过渡开垦 | D.水污染 |
A.甲、乙、甲 | B.乙、甲、乙 | C.甲、甲、乙 | D.乙、乙、甲 |
23.
为了响应“中国梦”的号召,我省某校组织部分学生于暑假进行“美丽中国之旅”,具体旅游路线如下图,读“美丽中国之旅”路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本次“美丽中国之旅”的出发省级行政区与右图中对应的是( )
【小题2】在旅行过程中,学生感觉气温最低的和昼夜温差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 )
【小题3】旅行回来后,“美丽中国梦”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下列措施对建设美丽中国不利的是( )
【小题4】在旅途中,没有能够体验到的民俗特色,可能是( )

【小题1】本次“美丽中国之旅”的出发省级行政区与右图中对应的是( )
A.广东省——粤——广州 | B.陕西省——陕或秦——西安 |
C.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 D.四川省——川或蜀——成都 |
A.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 | B.西藏自治区、广东省 |
C.黑龙江省、广东省 | D.西藏自治区、北京市 |
A.洞庭湖区退田还湖 | B.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
C.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 D.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
A.![]() | B.![]() |
C.![]() | 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