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东县梁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679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7

1.选择题(共20题)

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那么,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B.壮族C.藏族D.维吾尔族
2.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B.主要位于北温带
C.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D.海陆兼备的国家
3.
与四川相邻的直辖市是(  )
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
4.
近年来,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
A.我国的人口出现负增长
B.我国人口增长很慢
C.我国人口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在加大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地提高
5.
关于下列四省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部地区的省是甲、丁
B.濒临海洋的省是甲、丙
C.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乙、丙
D.外国朋友要考察少数民族风情,建议他去甲省
6.
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B.最北端在漠河,处于寒带
C.最南端在曾母暗沙,位于南半球
D.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位于73°W
7.
我国人口分界线图中A、B点,分别代表的城市是(   )
A.秦岭-淮河线B.漠河-腾冲线C.黑河-腾冲线D.漠河-昆明线
8.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是:(   )
A.海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福建B.台湾、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
C.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台湾D.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福建
9.
我国一天中最早迎来阳光的地方是(  )
A.帕米尔高原B.曾母暗沙
C.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D.漠河
10.
下列少数民族中,人口全在500万以上的是(   )
A.藏族 傣族 回族B.回族 壮族 苗族
C.彝族 回族 维吾尔族D.壮族 藏族 高山族
11.
从全球和中国温度带而言,南京大部分地区位于(   )
A.北温带、亚热带B.南温带、暖温带C.热带、中温带D.北温带、中温带
12.
我国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在全国范围看,各民族分布呈现的特征是(   )
A.东南多,西北少B.集中分布于西南、西北、东北
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D.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中部
13.
我国的季风气候最显著,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复杂多样D.地势西高东低
14.
下列对长江和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黄河的下游都位于东部平原区
B.长江和黄河流域都存在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的问题
C.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D.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共同特点
15.
中国山区面积大,体现山地对气候影响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B.胡天八月即飞雪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D.黄梅时节家家雨
16.
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C.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
D.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不稳定
17.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地表支离破碎B.②地区是东北平原
C.③省区的简称是鄂D.④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河流
18.
下列关于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B.从南到北逐渐递减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从西南到东北递增
19.
受地势影响,我国外流河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注入(  )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20.
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最低的是青藏高原B.沟壑纵横、黄土广布的是黄土高原
C.崎岖不平的是内蒙古高原D.雪山连绵的是云贵高原

2.解答题(共4题)

21.
读我国行政区划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

(1)B是____, (填该省全称),与其接壤的最大内陆国⑨是___。
(2)在图中找出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并把该省涂黑。___
(3)①、②是我国两大内海,②是___。
(4)③、④是我国最大的两个岛屿,③是___岛。
(5)⑦___是我国的陆上邻国。⑩是与我国隔海相望国___。
22.
读下图,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①表示新疆,该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族,图中④是宁夏,该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族。
(2)写出图中数字代号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名称。⑤____, ⑥__ 。
(3)每年伊斯兰历十月一日举办开斋节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__(填序号);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举行那达慕大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 __(填序号)。
(4)为了加强民族团结,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分布具有“___、___、交错杂居”特点。
23.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沙尘天气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并且有季节的差异,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沙尘天气中,发生于2﹣4月的次数最多,约占全部沙尘天气的61%.

材料二:沙尘暴的形成除了大风、干旱等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也不能忽视.例如,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人们把采掘药材作为收入的主要途径,过度采挖麻黄、甘草等药材,或者采挖多种灌木作为燃料,从而大范围地破坏了植被;长期对草场资源掠夺性利用,盲目增加牲畜的数量,造成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在农牧交错地带,人口密度增加,土地负荷加重,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导致大量土地沙化.

(1)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 _____季.
(2)沙尘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和______地区.
(3)春夏季节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______.
(4)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 .
24.
读“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

(1)A,B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___(填字母);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填字母)。
(2)读AB两地1月气温,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___。读AB两地7月气温,说明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
(3)图B中的降水量大于100mm的月份是___月到___月。
(4)两城市降水量月份分配的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___季,不同的是___地的雨季长。(填字母)
(5)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判断两城市分别是:A为___, B为___。
(6)B地所处的温度带是____, 农作物的成熟制度是一年___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