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8题)
1.
2014年1月国家减灾办、民政部将雾霾天气纳入自然灾情,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治理雾霾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执法力度 ②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③限制私家车,提倡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④倡导市民低碳节能
①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执法力度 ②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③限制私家车,提倡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④倡导市民低碳节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4.
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是流向国外的河流就是外流河 |
B.我国的外流河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
C.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是内流河 |
D.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均流入国外,最后注入印度洋 |
6.
我国各地产出的水果不同,如辽宁、山东盛产苹果、梨,湖南、江西盛产柑橘,广东、海南盛产芒果、香蕉,新疆的葡萄、哈密瓜等.这说明我国
A.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 | B.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
C.全国降水丰沛 | D.季风气候显著 |
8.
走在大街小巷,我们会看到饭店的牌匾上写有 “鲁菜”、“川菜”、“粤菜”、“湘菜”等,你知道它们代表哪个地区的特色吗?( )
A.山西、四川、广西、湖南 | B.山东、四川、广西、湖南 |
C.山西、四川、广东、湖南 | D.山东、四川、广东、湖南 |
9.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A.各地都能受到季风的影响,雨量充沛 |
B.我国领土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
C.东部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洪涝灾害频繁 |
D.我国海岸线漫长,利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海外贸易 |
10.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②领土的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③我国跨纬度广,地跨寒、温、热三带;
④我国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①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②领土的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③我国跨纬度广,地跨寒、温、热三带;
④我国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③ |
12.
我们伟大的祖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面关于我国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56个民族的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1】下面关于我国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 B.澳门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
C.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西藏 | D.平原、盆地人口少,高原、山地人口多 |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是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
B.汉族遍及全国各地 |
C.云南省是我国民族数目最多的省 |
D.藏族集中分布在新疆等地 |
13.
关于长江、黄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下游形成“地上河” |
B.黄河干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充足 |
C.长江上游落差大,被誉为“水能宝库” |
D.黄河下游航运价值大,被誉为“黄金水道” |
14.
2014年5月19日以来,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9省(市、区)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滑坡等灾害。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这些受灾省份,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2】(小题2)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大范围的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我国
【小题1】这些受灾省份,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A.气候复杂多样 | B.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 |
C.地形复杂多样 | D.幅员辽阔,地势西高东低 |
15.
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
【小题2】下列对我国地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
A.单一性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
B.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 山地为主 |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 |
D.种类齐全,各类地形分布均匀 |
A.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在发展经济中,要注重发展山区经济 |
B.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中,而我国平原比例较小,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耕地 |
C.我国四大盆地都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 |
D.我国地形多种多样,为发展多种经济提供条件 |
17.
表中为我国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依据表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条河流中位于南方地区的一组是()
【小题2】③河流含沙量大,治理该流域措施是()
河流 | 长度(千米) | 有无结冰期 |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 多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
① | 2215 | 无 | 3360 | 0.249 |
② | 3101 | 有 | 2709 | 0.16 |
③ | 5464 | 有 | 660 | 35 |
④ | 6300 | 无 | 9500 | 0.54 |
【小题1】四条河流中位于南方地区的一组是()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A.植树种草 | B.加固大堤 | C.跨流域调水 | D.修建水库 |
18.
下图中山脉和河流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此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 B.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 D.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
2.解答题- (共5题)
19.
读下图和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从自然条件方面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2)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填名称),人口密度为 。
(3)线F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它的位置为 。
(4)截止2011年底,我国老龄化人口占总人口的 。
(5)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有哪些?(至少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据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从自然条件方面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2)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填名称),人口密度为 。
(3)线F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它的位置为 。
(4)截止2011年底,我国老龄化人口占总人口的 。
(5)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有哪些?(至少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赏读电视片中经典台词,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1)填表概括我国农业物产丰富的原因。
“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2)请运用所学知识,将下列特色饮食与地区及其地理原因连线。
“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1)填表概括我国农业物产丰富的原因。
| 优势特征 |
位置 | |
地形 | |
气候 | |
“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2)请运用所学知识,将下列特色饮食与地区及其地理原因连线。

21.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山脉 A 是 ,行政中心 B 是 。
(2)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 )
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
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3)下列气候资料统计图中,最能反映南方大部分地区主要气候特征的是( )

(4)江西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鄱阳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试简要说明其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可从地形、气候、土壤等选择两方面说明)。

(1)山脉 A 是 ,行政中心 B 是 。
(2)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 )
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
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4)江西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鄱阳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试简要说明其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可从地形、气候、土壤等选择两方面说明)。
22.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上图中甲、乙两大高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有关甲图中A.B两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山的东侧是东北平原

【小题1】关于上图中甲、乙两大高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大高原表面起伏较大,农田以水田为主 |
B.两大高原气候温暖湿润,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
C.甲高原降水丰沛,植被茂密;乙高原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
D.甲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形成千沟万壑的特点;乙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A.A山的东侧是东北平原
A.A山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
B.B山与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 |
C.B山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23.
暑假期间济南市某学校初中二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赴下图所示区域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

(1)第一站:从济南出发乘车至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A_______山脉。该山脉西侧为 省,东侧为 地形区。
(2)第二站:驱车前往壶口瀑布。亲眼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度。黄河在流经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后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写两点)
(3)第三站:从延安南行至陕西省省会B ,它位于黄河支流渭河附近,往西北行进,进入C区,本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4)成语“秦晋之好”中的“秦”是指图中的(写代号和名称) ,“晋”是指图中的(写名称) 省。

(1)第一站:从济南出发乘车至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A_______山脉。该山脉西侧为 省,东侧为 地形区。
(2)第二站:驱车前往壶口瀑布。亲眼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度。黄河在流经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后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写两点)
(3)第三站:从延安南行至陕西省省会B ,它位于黄河支流渭河附近,往西北行进,进入C区,本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4)成语“秦晋之好”中的“秦”是指图中的(写代号和名称) ,“晋”是指图中的(写名称) 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8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