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云南省云师大五华实验中学八上期中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659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6/23

1.选择题(共12题)

1.
下列省区中,既是我国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省份,又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海南省C.台湾省D.黑龙江省
2.
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C.各民族“大聚居,小散居”,相互交错杂居
D.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3.
以下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琼州海峡B.东海、台湾海峡
C.渤海、台湾海峡D.东海、琼州海峡
4.
国家统计局09年2月26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08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5.7%,男性占总人口的51.7%.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 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 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D. 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
【小题2】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①资源紧缺    ②劳动力不足    ③环境破坏   ④就业压力大    ⑤住房困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小题3】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A. 秦岭——淮河 B. 黑河——腾冲 C. 长城沿线 D. 0℃等温线
5.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6.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7.我国湿润地区的天然植被以什么为主(    )
8.我国湿润地区的天然植被以什么为主(    )
9.我国湿润地区的天然植被以什么为主(    )
10.
美国的种植条件优越,而我国和印度两国都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我国旱涝灾害多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冬季风势力太强B.夏季风势力太强
C.每年夏季风强弱和进退时间早晚的不同D.西高东低的地势
11.
读我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特征是()。
A. 东高西低 B. 西高东低
C. 中部高,四周地     D. 北高南低
【小题2】图中,数字①所在的地形区是()。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柴达木盆地   D. 黄土高原
【小题3】从图可知,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A. 山地和高原   B. 盆地和高原
C. 平原和丘陵   D. 平原和盆地
【小题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A. 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 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 大力发展旅游业     D. 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12.
下列城市中,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广州B.北京C.武汉D.哈尔滨

2.解答题(共5题)

13.

   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四幅图中分别代表的少数民族是:A: ________ 族,B:________族,C: ________ 族,D: ________ 族.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________图所示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14.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写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省。
(2)图中,字母A是________(国家),B是________(国家),C是________(国家)。
(3)图中,数字①是________(海洋), ②是________(海洋)。
(4)图中,甲是________(山脉), 乙是________(山脉)。
15.
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共9分)

(1)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       的不断改善,人口迅速  ,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和   带来巨大压力,也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为此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   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________,提高人口________。具体要求是:________、晚育、少生、________。
16.
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共8分)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__   __,它是第_______级阶梯和第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中②________平原,其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读 “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完成以下填空(4分)

(1)比较四城市的气温资料可以看出:夏季南北温差_____ ;冬季南北温差_____ 。
(2)根据各城市降水量的情况分析,降水多集中在________季。
(3)四城市均位于我国_____区(季风区、非季风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