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658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9

1.选择题(共25题)

1.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均匀分布
C.东多西少D.西北、东北
2.
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
A.俄罗斯、蒙古B.越南、日本C.朝鲜、越南D.韩国、朝鲜
3.
下列轮廓图序号与省区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甘一西宁B.②一桂一呼和浩特
C.③一蜀一成都D.④一滇一贵阳
4.
四大盆地中位于第一阶梯的是()
A.四川盆地B.柴达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D.塔里木盆地
5.
黄河、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有:()
A.含沙量大B.流速缓
C.结冰期长D.水能资源丰富
6.
1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最便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水路运输B.公路运输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
7.
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数量大,但是平均人口密度较小
B.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升高
C.我国人口分布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
D.我国将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不再控制人口增长
8.
以下关于长江和黄河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由于航运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
B.长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C.黄河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中下游河段
D.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黄海
9.
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同时,也是一些地理界线。下列山脉中,既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A.大兴安岭B.昆仑山C.秦岭D.太行山
10.
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图中标示东北平原的是
A.B.C.D.
11.
与我国地势特征最接近的示意图是
A.B.C.D.
12.
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晒太阳、游泳,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海陆位置
C.地势D.纬度位置
13.
黄河与长江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A.青海和西藏B.西藏和四川C.青海和四川D.西藏和陕西
14.
水、土是立国之本,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情况是(    )
A.南方地多水多B.北方地多水多
C.南方地少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
15.
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主要是(  )
A.春冬两季,兴修水库B.夏秋两季,跨流域调水
C.夏秋两季,兴修水库D.春冬两季,跨流域调水
16.
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B.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C.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D.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17.
养育着我国十多亿人口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
A.东部的山地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北部的高原山地
D.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18.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B.非季风区的盆地边缘
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19.
关于下图中两工业基地的共同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重工业较发达D.水资源丰富
20.
(题文)下列各组铁路干线中,既穿越黄河,又穿越长江的是
A.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B.京哈线、京包线、京九线
C.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D.京沪线、京广线、焦柳线
21.
下列四个地区中,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D.东南丘陵
22.
关于我国工业分布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分布是东南沿海地区多,长江沿岸地区少
B.我国中西部地区无现代化工业
C.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D.雄安新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3.
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
A.充足的劳动力资源B.丰富是自然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D.雄厚的科技力量
24.
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是(  )
A.农田多为旱地,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B.农田多为旱地,作物一年三熟
C.农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两至三熟D.农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三熟
25.
下列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A.平遥古城B.北京故宫C.上海世博园D.苏州古典园林

2.填空题(共3题)

26.
云南省的行政中心是 ,因四季如春而被美称为 “春城”。
27.
从黑龙江省的  市到云南省的 县划一直线,此线——人口稠密。
28.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运价最低的是 运输,速度最快的是 运输。

3.解答题(共5题)

29.
读“中国空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省区全称),②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
(2)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③海南部的 ,④海峡的东侧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___岛。
(3)我国14个陆上相邻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是 ,人口最多的是 (均填序号)。
(4)我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中,与我国有钓鱼岛领土争端的是______________(国家)
30.
(题文)读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示意图,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在下表中。(写地形区名称)
31.
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 山脉,它注入______海。
(2)长江的   (上游或中游或下游)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建有全国最大的   水电站,并把多余的电能输往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黄河的①②③河段中,不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______ 。
(4)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图中的城市______;长江上、中游的分界是图中的城市______。
(5)黄河中游流经______(地形区),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______”。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地区宜大力    ,减少水土流失。
32.
读“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所表示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_。
(2)铁路线②经过的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从连云港出发到达城市C的东西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_,京广线连接了京津唐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工业基地。
(4)图中城市A、B、C分别是(  )
A.太原、银川、兰州
B.郑州、兰州、乌鲁木齐
C.成都、昆明、兰州
D.西宁、拉萨、郑州
33.
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分别是:A B C D
(2)四大工业基地中,在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填字母)。
(3)连接B、C两工业基地的铁路线是     
(4)四个工业基地中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   (填字母)。
(5)我国工业基地分布的特点是 稠密,  稀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5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