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655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1

1.选择题(共30题)

1.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为()
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
2.
我国少数民族种类分布最多的省是
A.云南B.海南C.湖南D.河南
3.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
A.从南向北渐少B.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增加
C.从东向西逐渐减少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最适合发展的经济产业是(   )
A.种植业、牧业B.种植业、采矿业
C.旅游业、采矿业D.林业、工业制造业
5.
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错误的是(   )
A.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为大多数作物生长提供热量
B.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东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背靠大陆,利于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海洋暖湿气流在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6.
下图是“北纬35°线穿过我国省区的人口、面积柱状图”,分析回答下题。

该图反映了我国 (  )
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西多东少B.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西藏
C.人口东部密集,西部稀疏D.人口快速增长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
7.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地形因素D.季风影响
8.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9.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10.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11.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现在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低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D.自然增长率高
12.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的是 ( )

13.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的是 ( )

14.
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改变
B.社会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
C.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D.商业贸易活动日益频繁
15.

云南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是指(  )

16.

云南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是指(  )

17.
“人民币上学地理。”下图人民币上显示的景观所在省区对应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   )
A.壮族、藏族B.苗族、回族C.高山族、满族D.傣族、蒙古族
18.
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晚婚晚育
C.少生、优生D.实行计划生育
19.
当乌苏里江畔的人们迎来新一天的第一缕曙光时,帕米尔高原的天空
A.烈日当头B.满天星斗C.天色微明D.一片晚霞
20.
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
A.珠江B.长江C.黄河D.黑龙江
21.

如图,△ABC与△A′B′C′是位似图形,点O是位似中心,若OA=2AA′,S△ABC=8,则S△A′B′C′=(     )

22.
读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内蒙古高原B.②山脉是雪峰山C.③是云贵高原D.④山脉是南岭
23.
我国四大高原中地势平坦的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24.每朵花占这些花的{#blank#}1{#/blank#}。

25.
属于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 )
A.天山阴山燕山B.祁连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横断山
26.
木棉树喜温、喜光、不耐寒,它可作为以下哪个城市的绿化树种植?( )
A.呼和浩特B.广州C.乌鲁木齐D.哈尔滨
27.
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季风气候显著B.大陆性气候显著
C.全年降水丰沛D.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8.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29.
黄河“地上河”的河段是指
A.横穿华北平原的下游段B.兰州—河套一段
C.水土流失严重的中游河段D.河水清澈的上源段
30.
玉树曾发生7.1级地震,救援部队遇到重重困难,下列哪种困难与地势密切相关( )
A.高原缺氧反应严重B.语言交流存在严重障碍
C.部分交通出现了瘫痪D.灾后鼠疫防控形势严峻

2.解答题(共5题)

31.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区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
(2)分布在图中④⑤两地的少数民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族和_______________族。
(3)喜爱弹奏冬不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省区);喜爱拉马头琴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省区);每年7、8月,举行那达慕大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省区)。
(4)图中②处主要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_,⑥处主要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_。
32.
〈祖国之行〉阅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连续推出了大型系列节目《边疆行》、《沿海行》中,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所经地区的风土人情。
材料二 《边疆行》、《沿海行》路线图

(1)《边疆行》摄制组从防城港出发,基本沿我国陆上疆界到达丹东,其行程大约是( )
A.5000千米  B.10000千米    C.22000千米 D.40000千米
(2)《边疆行》和《沿海行》的起点分别位于( )
A.广西、辽宁 B.广东、辽宁 C.黑龙江、广西  D.广东、山东
(3)《边疆行》专题片有四集分别是a沙漠边的绿洲、b寻幽访玉走腾冲、c最北之旅漠河、
d塞上明珠、草原牧歌。按拍摄的边疆行路线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a-b-c-d   B.b-a-d-c C.c-d-b-a   D.d-c-b-a
(4)《边疆行》经过了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③  ,它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沿海行》经过了我国著名的直辖市⑤ ,它的简称是  
(5)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山脉)和   
33.

   读黄河流域图和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山,B_______湖,C_______河,D______水利枢纽。   
(2)黄河下游呈现“地上河”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什么______?   
(3)黄河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常有凌汛发生,时间出现在________。   
(4)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列举其优点________。
34.
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 ”阶梯,分布着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这里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种植青稞等粮食作物,这里所产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单产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品种优良 B.水源充足,灌溉方便
C.地势较低,气温高  D.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2)图示“ ”阶梯,地形以高原和____________为主。
(3)图示“ ”阶梯,平原面积广大,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南、北耕地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北方以___________为主。
(4)图中水电站多分布在阶梯交界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山脉①是多条地理分界线的一部分,但它不属于(  )
A.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35.
读甲、乙两幅雨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份的雨带位置图,此时,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在_____________登陆。
(2)乙图表示的是_______月份的雨带位置图,此时,雨带控制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图中东部地区空白处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地区形成的_______________(天气现象)。每年6月以后,此地则有持续1个月有余的阴雨连绵的_______________天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0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