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0题)
5.
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错误的是( )
A.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为大多数作物生长提供热量 |
B.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
C.东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
D.面临大洋,背靠大陆,利于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海洋暖湿气流在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
6.
下图是“北纬35°线穿过我国省区的人口、面积柱状图”,分析回答下题。

该图反映了我国 ( )

该图反映了我国 ( )
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 B.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西藏 |
C.人口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 D.人口快速增长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 |
2.解答题- (共5题)
31.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区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
(2)分布在图中④⑤两地的少数民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族和_______________族。
(3)喜爱弹奏冬不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省区);喜爱拉马头琴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省区);每年7、8月,举行那达慕大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省区)。
(4)图中②处主要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_,⑥处主要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区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
(2)分布在图中④⑤两地的少数民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族和_______________族。
(3)喜爱弹奏冬不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省区);喜爱拉马头琴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省区);每年7、8月,举行那达慕大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省区)。
(4)图中②处主要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_,⑥处主要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_。
32.
〈祖国之行〉阅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连续推出了大型系列节目《边疆行》、《沿海行》中,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所经地区的风土人情。
材料二 《边疆行》、《沿海行》路线图

(1)《边疆行》摄制组从防城港出发,基本沿我国陆上疆界到达丹东,其行程大约是( )
A.5000千米 B.10000千米 C.22000千米 D.40000千米
(2)《边疆行》和《沿海行》的起点分别位于( )
A.广西、辽宁 B.广东、辽宁 C.黑龙江、广西 D.广东、山东
(3)《边疆行》专题片有四集分别是a沙漠边的绿洲、b寻幽访玉走腾冲、c最北之旅漠河、
d塞上明珠、草原牧歌。按拍摄的边疆行路线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a-b-c-d B.b-a-d-c C.c-d-b-a D.d-c-b-a
(4)《边疆行》经过了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③ ,它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沿海行》经过了我国著名的直辖市⑤ ,它的简称是 。
(5)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山脉)和 河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连续推出了大型系列节目《边疆行》、《沿海行》中,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所经地区的风土人情。
材料二 《边疆行》、《沿海行》路线图

(1)《边疆行》摄制组从防城港出发,基本沿我国陆上疆界到达丹东,其行程大约是( )
A.5000千米 B.10000千米 C.22000千米 D.40000千米
(2)《边疆行》和《沿海行》的起点分别位于( )
A.广西、辽宁 B.广东、辽宁 C.黑龙江、广西 D.广东、山东
(3)《边疆行》专题片有四集分别是a沙漠边的绿洲、b寻幽访玉走腾冲、c最北之旅漠河、
d塞上明珠、草原牧歌。按拍摄的边疆行路线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a-b-c-d B.b-a-d-c C.c-d-b-a D.d-c-b-a
(4)《边疆行》经过了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③ ,它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沿海行》经过了我国著名的直辖市⑤ ,它的简称是 。
(5)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山脉)和 河
33.
(2)黄河下游呈现“地上河”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什么______?
(3)黄河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常有凌汛发生,时间出现在________。
(4)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列举其优点________。
读黄河流域图和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回答问题。
(2)黄河下游呈现“地上河”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什么______?
(3)黄河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常有凌汛发生,时间出现在________。
(4)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列举其优点________。
34.
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
”阶梯,分布着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这里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种植青稞等粮食作物,这里所产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单产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品种优良 B.水源充足,灌溉方便
C.地势较低,气温高 D.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2)图示“
”阶梯,地形以高原和____________为主。
(3)图示“
”阶梯,平原面积广大,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南、北耕地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北方以___________为主。
(4)图中水电站多分布在阶梯交界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山脉①是多条地理分界线的一部分,但它不属于( )
A.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1)图示“

A.品种优良 B.水源充足,灌溉方便
C.地势较低,气温高 D.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2)图示“

(3)图示“

(4)图中水电站多分布在阶梯交界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山脉①是多条地理分界线的一部分,但它不属于( )
A.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0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