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636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1

1.选择题(共19题)

1.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 )
A.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B.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D.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小题2】夏季风①主要来自( )
A.印度洋B.太平洋C.大西洋D.北冰洋
2.

在我国北方严寒的冬季,当地人会凿开冰面抓鱼.鱼会聚集在冰孔周围的原因是(  )

3.
下列四个少数民族中,聚居于活动路线沿途的是( )
A.B.C.D.
4.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图中四个省区,说法正确的是()
A.A省区是我国唯一有热带气候的省区
B.B省区往东跨过太行山脉就进入了山东省
C.C省区里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
D.D省区有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湖口
【小题2】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山西人爱吃醋与该地区水土流失,土壤中钙较少有关
②重庆人喜辣的食俗多与该区域冬季气候较同纬度气温更低,湿度更大有关
③北方喜爱咸是因为冬季寒冷干燥,新鲜蔬菜少,形成了腌制蔬菜的习俗
④南方人喜爱甜食与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有关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小题3】跨经度、跨纬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内蒙古、新疆B.新疆、海南C.甘肃、新疆D.内蒙古、海南
5.
图表反映出我国人口的特点是()
A.人口东多西少B.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
C.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D.我国西部人口密度大
6.
自行车队从济南到乌鲁木齐沿途经历,说法可信的是( )
A.森林覆盖率越来越高B.人口越来越稀疏C.河流越来越多D.少数民族越来越少
7.
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在不断减少B.我国人口基数大
C.人口已经停止增长D.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8.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B.黑河——腾冲一线
C.0℃等温线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9.
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0.
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问题。

图一中,对①、②、③城市的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11.
读图,导致秦岭南、北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因素
12.
下列河流中,冬季不结冰的是
A.黑龙江B.辽河
C.黄河D.珠江
13.
2016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下列四幅景观图,能反映喀斯特地貌的是()
A.B.C.D.
14.
下列对各地区地貌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望无际地势平坦——华北平原
B.地势地平,河湖密布——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内蒙古高原
D.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青藏高原
15.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华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面左图,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右侧地形剖面示意图的是()
0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下面是小华对我国地势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A.利于海洋湿润水汽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B.使大河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C.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
16.
造成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原因是()
A.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B.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内蒙古高原严重沙漠化
17.
我国古籍中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这种状况出现在黄河的什么河段 ()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8.
下图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特点是( )
A.耕地、草地比重小B.耕地、草地比重大
C.草地比重大,耕地比重小D.草地比重大,耕地比重大
19.
电视剧《二十四道拐》描写了滇缅公路上的抗战故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滇缅公路”联接缅甸与我国的 ( )
A.云南省B.贵州省C.广东省D.海南省
【小题2】“二十四道拐”公路呈“之”字形是为了( )
A.视觉上的美观B.延长公路里程C.军事上的安全D.适应崎岖的地形

2.解答题(共6题)

20.
请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兰新高铁穿越了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我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 ,全长1776公里。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2015年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该区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
(1)兰新高铁从兰州出发,穿越祁连山脉,途径青海省会城市______,到达位于_____盆地南缘的乌鲁木齐。
(2)“京津冀略图”中A是 ______山脉, B是 ______海。
(3)京津冀部分城市近些年出现了“烟尘与雾霾齐飞,钢厂与民宅一色”的现象。请你为该区域解决雾霾问题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写出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1)B  ______海 ①  ______(国家)。
(2)③______河 ⑤______ 岛屿 ______ ⑦ 高原。
(3)⑧  ______盆地   ⑨  ______平原。
22.
读“中国政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字母所在位置填写地理名称
A ______ (省级行政区名称); C ______ 海;D ______ 海峡.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的是 ______ 、广西壮族自治区、 ______ 、台湾省.
(3)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______ 、 ______ 三级.
23.
读下面“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 “某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左图中序号①③所代表的气候类型:
①________,③________。
(2)从右图中分析可知,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在左图中的分布是________(填序号),这种气候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地区中的()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D.黄土高愿
(3)左图中①和④的分界线大体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E ________山脉,注入D ________海洋。
(2)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是点C________ 。
(3)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③是________ ,由于围湖造田,湖泊数量锐减,这种做法带来的危害是_______。
A.调蓄洪水能力下降B.水生动植物资源衰减
C.水旱灾害的面积增减D.湖区的生态环境劣变
(4)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________(上或中)游河段,干流主要建有①________ 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
(5)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图中的F_________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25.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黄河国际论坛”是经水利部批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水利界大型会议,旨在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沟通,交流河流治理经验,共同研究解决黄河问题及世界河流管理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实现人水和谐。第五届黄河国际论坛于 2012年10月16日至19日在中国郑州举办,主题为“流域可持续发展及河流用水权保障”。
材料二   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据资料一可知,2012年第五届“黄河国际论坛”在________省举行, 图中乙是_______________海。
(2)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_,它是第_________级阶梯和第_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_____________平原,②是_____________平原。
(4)治黄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因此,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