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加试题)博物馆是人类与艺术之间展开对话的地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61年,美第奇家族决定为共和国的市政司法机构盖楼。二十年后,该家族将楼的最高层设为精湛艺术画廊的场所,即乌菲齐博物馆。之后不断扩充。据说拿破仑远征意大利时看了博物馆,赞叹不已。1737年,美第奇家族势力衰微,共和国政权易手。家族在转交博物馆艺术遗产时约定:艺术作品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这一约定流传至今。
(2)有人认为,博物馆的历史曾交织着人类的文明与野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是如何为卢浮宫“大大加上艺术砝码”的。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博物馆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材料一1561年,美第奇家族决定为共和国的市政司法机构盖楼。二十年后,该家族将楼的最高层设为精湛艺术画廊的场所,即乌菲齐博物馆。之后不断扩充。据说拿破仑远征意大利时看了博物馆,赞叹不已。1737年,美第奇家族势力衰微,共和国政权易手。家族在转交博物馆艺术遗产时约定:艺术作品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这一约定流传至今。
——引自(意大利)艾莱娜·吉纳耐斯奇《佛罗伦萨:乌菲齐画廊》
材料二法国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初。历史上为卢浮宫大大加上艺术砝码的是拿破仑。他统治期间曾发生过几千吨艺术品运到巴黎的盛况,其中506件艺术品是从意大利掳掠来的。今天的卢浮宫里共有四十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宝。最大的展馆绘画馆,收藏着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等名画。朱自清曾说:巴黎人的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还有人说在卢浮宫“不管你看多少,都可以肯定它们是无与伦比的,它们会唤起你身上蕴藏的对美的渴望和追求,激发你对创造的认识和对幸福的理解。”——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美第奇家族能打造乌菲齐博物馆的主要条件,并用一句话概括乌菲齐博物馆的历史地位。(2)有人认为,博物馆的历史曾交织着人类的文明与野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是如何为卢浮宫“大大加上艺术砝码”的。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博物馆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2.
康熙和华盛顿是17、18世纪杰出的政治家,都对本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2)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句话概括康熙的贡献。后人对康熙的认识有两种:①康熙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②康熙帝有才无识,没有把握历史机遇,因循误国。请结合18世纪中西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予以说明观点②(只有认识不作分析说明者,不得分)
材料一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回顾清朝的历史,康熙帝无疑是可圈可点的人物,他启动了康乾盛世之门,把一个纷乱而残破的中国引向大治,真正开创了一个空前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新时代。——据《清史》等整理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为“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所做的努力。(2)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句话概括康熙的贡献。后人对康熙的认识有两种:①康熙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②康熙帝有才无识,没有把握历史机遇,因循误国。请结合18世纪中西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予以说明观点②(只有认识不作分析说明者,不得分)
2.单选题- (共21题)
3.
伯里克利以后,雅典民主政治盛极而衰。有学者对此指出“少数人的压迫是邪恶的,多数的压迫更邪恶。”雅典城邦出现“多数的压迫”这一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表决权
②为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③排除妇女和外邦人的国家决策方式
④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
①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表决权
②为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③排除妇女和外邦人的国家决策方式
④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4.
罗马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下图所示法律出现的原因是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权 |
B.对外扩张使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大 |
C.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
5.
杰斐逊指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的民主制”,概括的说,就是横向分权与纵向分权的有机结合。杰斐逊所提的“横向分权”指的是
A.联邦体制 |
B.三权分立体制 |
C.中央集权制 |
D.总统制 |
7.
“尽管日军连续3天以飞机往复轰炸,但由于张自忠军队将士奋勇御敌,日军始终未能越过(山东)临沂半步,有效滞缓了日军第5师团主力南下的攻击前进。”这是抗日战争中某次大规模战役的片段叙述。这次战役是
A.太原会战 |
B.徐州会战 |
C.百团大战 |
D.枣宜会战 |
10.
有史家描述:西汉时“经商为富的,虽富而不荣;耕读传家的,虽贫而尊。一旦显扬,远为富人所不及……因此商人只要家境粗给,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商人谋求政治地位 |
B.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
C.农民地位比商人高 |
D.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
11.
战国时代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4~6亩土地只能维持一个人的生活。到了宋代,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两浙路地区,大约1亩多土地即可养活一个人。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①牛耕的普及
②曲辕犁的推广
③水排的使用
④铁锄的出现
①牛耕的普及
②曲辕犁的推广
③水排的使用
④铁锄的出现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2.
宋代是中国的大变革时期,下列现象出现在宋代的是
①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
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③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
④沈括在《武经总要》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①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
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③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
④沈括在《武经总要》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13.
观察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论断不正确的是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
总值 | 指数 | 总值 | 指数 | 总值 | 指数 | |
1913 | 96910944 | 100 | 28302403 | 100 | 5299517 | 100 |
1914 | 105207580 | 108.5 | 16696945 | 58.9 | 4951471 | 93.4 |
1917 | 51989185 | 53.6 | —— | —— | 2309160 | 43.6 |
1918 | 49890293 | 51.5 | —— | —— | 1568853 | 29.6 |
A.列强忙于一战导致对华商品输出都大大缩减 |
B.中国政府对德宣战严重影响德国对华贸易状况 |
C.数据变化的状况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D.提倡国货运动一定程度上是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
14.
下图为《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图》。该材料反映了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图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图
A.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 |
B.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 |
C.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
D.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
15.
《全球通史》中有说到:“这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的自然法则。”这些哲人有
①莎士比亚
②马丁·路德
③伏尔泰
④孟德斯鸠
①莎士比亚
②马丁·路德
③伏尔泰
④孟德斯鸠
A.③④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6.
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抓住日全食良机发现星光于日缘处有偏转。《泰晤士报》当即发表社论:“关于宇宙结构的观念必须改变了。世世代代以来被认为无可置疑的事实,已被有力的证据推翻,一种新的宇宙哲学正在诞生。”这一“新的宇宙哲学”
A.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
B.第一次系统地说明力学现象 |
C.运用了实验与数学的科学方法 |
D.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
17.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和科技人员不懈努力下,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科技成就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②将“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③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④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①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②将“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③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④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②①④③ |
D.①②④③ |
19.
【加试题】由于强烈希望凡尔赛和约会得到永久的遵循,一位美国领导者和一位法国领导者共同起草了一份条约,宣布战争为非法。1928年,很多国家认可了这一文献。该文献
A.对侵略者具有强大的约束力 |
B.打破了欧洲国家之间的战略平衡 |
C.奠定了国际法中互不侵犯的原则 |
D.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道路 |
20.
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信中所提的“此次军事行动”
A.表明反法西斯盟国开始联合行动 |
B.成为了二战的主要转折点 |
C.推动巴黎的光复和法国的解放 |
D.促使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
21.
(题文)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中央集权制——选官制度——刺史制度 |
B.亚洲觉醒——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食盐进军 |
C.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潮 |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色佛尔条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