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八县(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622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2

1.单选题(共24题)

1.
克利斯提尼将原有的基于家族关系的四大部落变为以驻地划分的十部落;将城市、沿海和内陆三类地区分为139个自治区,还废除了父姓制度。这些改革措施
A.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有利于公民内部的政治平等
C.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扩大了雅典公民的群体范围
2.
罗马法规定:“在宣判前,即使证据确凿,也只能称为犯罪嫌疑人;宣判之后才可以称之为罪犯。”这一规定
A.体现出罗马法追求执法程序的正义
B.推动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C.确保了罗马境内全体居民权利平等
D.表明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3.
罗马帝国时期,活着的皇帝从来不被神化,而总是被看作是一个人。尽管他在法律上居于最高地位。因此如果他随其所好地提出新的法律规范的话,一旦作出决定,他自己也受其支配。这表明罗马帝国时期
A.皇权神圣不可侵犯
B.民主政治得以完善
C.公民反对宗教迷信
D.皇权受到法律制约
4.
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罗马万民法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都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
B.都保护了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C.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D.都扩大了统治基础
5.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D.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的影响
6.
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产生方式与美国不同,表现在
A.由选民直接选出
B.选民从总统候选人中选出
C.由各州政府选出
D.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7.
恩格斯曾说:“(英国19世纪初)下院通过它的贿选问题委员会宣布下院是靠贿赂选出来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不是靠贿赂而是由选民自由地选出来的。”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
A.营私舞弊充斥各个社会领域B.代议制民主仍受制于财产多寡
C.腐败已成为主要的社会同题D.基层民众仍不享有民主权利
8.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至今,共经历了13位英国首相。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称女王是“政治不粘锅”,这表明
A.女王掌握着国家实权
B.女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女王不关心政治
D.女王毫无政治权力可言
9.
顾炎武在《郡县论九篇》中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利弊进行比较,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近代西方创立的政治制度哪一个最接近顾炎武的设想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联邦制
D.议会内阁制
10.
陈旭麓曾评价某场战争是:“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
11.
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该条约的签订
A.客观上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商品输出
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2.
下列表述中能确切反映组图的共同主题的是
 

 

 

 

虎门销烟
左宗棠收复新疆
“致远”号撞向敌舰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
 
A.寻求救国之路
B.反抗外来侵略
C.进行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13.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商人想在中国开西餐馆,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地方是
A.上海
B.重庆
C.北京
D.武汉
14.
太平天国的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
A.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
B.发动北伐和西征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颁行《资政新篇》
15.
洪秀全的表现更是一个“邪教”教主的本色。荒淫凶残无耻,……从长江上游大运奇石异木,拆毁民房万余间,自己亲自督造豪华宫殿“天王府“,住的是“穷极巧工,骋心悦目“,穿的是“雕镂龙凤,珠宝璎珞”。生活中有一千六百人供其驱使…….该材料可以看出
A.洪秀全不是农民阶级的代表
B.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提出人人平等的纲领
C.农民阶级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D.该材料是人为捏造的,不可信
16.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B.认识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强大
C.存有“左”倾激进主义错误
D.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7.
1937年8月,中日军队开始在上海市区以北的区域展开硬拼,“双方为争取本会战之胜利,均尽出精锐,倾力以赴……在正面二百余里,纵深三百余公里之地域内,浴血苦战……”。此战,中国军队“倾力以赴”的结果是
A.破坏了中国民族工商业聚集地
B.保卫了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
C.粉碎了日军进剿抗日根据地的阴谋
D.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18.
表是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此表主要反映的是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
太平洋
东南亚
中国
太平洋、
中国战场
东南亚、
战场
战场
战场
战场
印度洋战场
(不含东北)
太平洋战场
35个
10个
7个
37个
15个
111万
不到
师团
师团
师团
师团
师团
多人
10.9万人
 
A.日本在各战场上人员分配不均
B.日本在二战期间军力严重不足
C.日本认为东南亚战场并不重要
D.中国战场牵制日本的主要兵力
19.
如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某课中的知识结构。据此判断该课的主题是
A.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B.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
C.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D.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20.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制定
放弃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最终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
C
尼克松总统访华
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
 
A.A
B.B
C.C
D.D
21.
两极格局瓦解后,据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3%的美国人赞成“美国作为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继续担任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而占74%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这说明了
A.和平与发展开始成为世界主题
B.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遭遇阻力
C.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D.美国民众对政府外交能力产生质疑
22.
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国会建议美国在十年内实现登月,并要求国会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5亿美元。国会几乎没有经过讨论就批准了肯尼迪的要求。这表明
A.“分权与制衡”原则遭到破坏
B.太空开发对美国极为重要
C.冷战影响了美国的国内政治
D.美国极为重视科技与教育
23.
有学者描述二战后的某一现象“从本质上否定了雅尔塔体系,在地缘政治舞台上作出了另外的选择,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最终都得屈服于这种选择。”作者描述的现象是
A.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
B.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
C.中美关系的逐渐改善
D.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
24.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的宪法

2.选择题(共1题)

25.

比一比,再组词。

已{#blank#}1{#/blank#}        元 {#blank#}2{#/blank#}        坐{#blank#}3{#/blank#}        经{#blank#}4{#/blank#}

己{#blank#}5{#/blank#}        无 {#blank#}6{#/blank#}        座{#blank#}7{#/blank#}        红{#blank#}8{#/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