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稳步增长的农业 同步检测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615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7

1.选择题(共17题)

1.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2.
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主要原因是
A.受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B.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
C.受生活习惯的影响
D.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3.
长芦盐场、舟山渔场、莺歌海盐场分别位于()
A.渤海、黄海、东海B.渤海、东海、南海
C.黄海、东海、南海D.南海、黄海、渤海
4.
如图反映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及地表景观的变化,这里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5.
以下农业生产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在洞庭湖大量围湖造田种粮B.在半干旱的草原区大面积开垦耕地种粮
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生产D.在黄土高原上建商品粮基地
6.
接近我国农耕区与牧区分界线的是()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B.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200mm年等降水量线D.1600mm年等降水量线
7.若M={x|﹣2≤x≤2},N={x|y=log2(x﹣1)},则M∩N=(   )
8.若M={x|﹣2≤x≤2},N={x|y=log2(x﹣1)},则M∩N=(   )
9.
读图,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培板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
(题文)某山区由于长期的风沙和流水的侵蚀,农作物产量很低,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该地区农业应发展( )
A.种植业
B.水产业
C.畜牧业
D.副业
11.
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①地开垦草原,增加粮食产量
B.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③地毁林开荒,修建梯田,种植茶树
D.④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12.
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A.在新疆吐鲁番利用夏季高温的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众多的河湖发展淡水养殖
C.利用海南岛丰富的热量资源大面积种植棉花
D.利用大兴安岭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橡胶生产
13.2014年4月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新疆考察,这是十八大后习近平首次到新疆考察。以下是总书记考察新疆部分纪要:

“要坚定不移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同时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争取人心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在新疆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党的宗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强调紧密结合改善民生推动发展,再次阐述了“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深刻命题,也指明了实现新疆跨越发展的动力所在。

14.
三河马、三河牛的产地是( )
A.内蒙古牧区B.青海牧区
C.西藏牧区D.新疆牧区
15.
某贸易公司的小王去外地采购水果,请帮他选择一个能采购到物美价廉水果的地方( )
A.山东—苹果
B.广东—梨
C.湖北—香蕉
D.陕西—柑橘
16.谁说得对?(   )

17.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它主要分布在
A.东南沿海B.长江流域C.华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东部

2.解答题(共4题)

18.

   某城镇周围的农民要发展小麦、果林、乳牛、渔业、蔬菜等农业生产,请在下图中A、B、C、D、E处合理安排,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1)A处宜发展生产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B处宜发展生产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C处宜发展生产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D处宜发展生产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5)E处宜发展生产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9.
读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铁路线⑤是________;铁路线③与长江干流航线相交的城市________.
(2)F处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水利枢纽,从气候和地势方面点评,该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
(3)铁路线④沿线由我国最大的淡水湖________.
(4)遵循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A处应属于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
20.

   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A_________B__________。
(2)由图所知,我国南方地区________多__________少,而北方地区________ 多________少。 这种水土资源的配合___________ 。
(3)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____________,其中著名“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将_____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______地区。
21.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满足13亿人的温饱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2)在图上找到并描画出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区的界线。   
(3)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我国东、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形状的差异,并简析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的形成原因。   
(4)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试对C地区进行农业规划,并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