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607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8

1.选择题(共10题)

1.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但现在黄河“忧患重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忧患“地上河”,位于黄河水系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地上河”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
B.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流速减缓,泥沙沉积
D.下游居民填河造田
2.
人民币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50元人民币背面主景图案为“布达拉宫”,它坐落在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青藏高原
【小题2】下列少数民族风情属于“布达拉宫”所在省份的是
A.B.C.D.
3.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沿海与内陆的气候差异”,下图为他们收集的一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资料,沿海到内陆的年降水量变化规律是
A.越来越多B.越来越少C.不变D.无法得出
【小题2】根据资料,沿海到内陆的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是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不变D.无法得出
4.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读“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11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和占比
A.数量下降,比重上升B.数量上升,比重下降
C.数量和比重都下降D.数量和比重都上升
【小题2】图中显示我国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人口政策是
A.计划生育,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B.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C.计划生育,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
D.计划生育,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5.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人类利用太阳能资源可以进行光伏发电。

读“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太阳能资源属于
A.矿产资源B.海洋资源C.气候资源D.生物资源
【小题2】下列地形区最不适宜建设光伏电站的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准噶尔盆地D.四川盆地
6.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疆的小明和湖南的小红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这场盛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明和小红的家乡分别位于图中的
A.①⑤B.③⑦C.②④D.⑥⑧
【小题2】小明和小红家乡的简称分别是
A.黑、鄂B.川、桂C.蒙、青D.新、湘
7.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2019年6月25日,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入法,上海成为第一个中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据此,完成下题。
我们生活中使用过的废旧电池属于
A.B.C.D.
8.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现在的21个省份,《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读“徐霞客旅行路线”、“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徐霞客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地貌描述为“峭峰离立,分行竞颖”。这说明当地的地形特点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地势低平,河网稠密
C.地形崎岖,多喀斯特地貌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小题2】徐霞客游历到云南腾冲一带,描述当地建筑为“架竹为巢,下畜牛豕,而上托爨卧(烧火和睡觉的地方)”。这种建筑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为
A.降水丰富B.干旱少雨C.四季分明D.气候寒冷
【小题3】徐霞客游历过的我国东部地区主要位于
A.热带和亚热带B.亚热带和暖温带
C.暖温带和中温带D.中温带和寒温带
9.
大陆桥是指通过横贯大陆的铁路把两侧的海上运输线联结起来的便捷运输通道,主要功能是开展海陆联运,缩短运输里程。读“亚欧大陆桥”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第二亚欧大陆桥起点连云港和第三亚欧大陆桥起点深圳濒临的海洋分别是
A.渤海、东海B.渤海、南海C.黄海、南海D.黄海、东海
【小题2】第二亚欧大陆桥从连云港,经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走出国门,第一个到达的国家是
A.俄罗斯B.哈萨克斯坦C.印度D.蒙古
10.
2019年山西省各地公布了供暖开始时间,其中朔州市为10月25日,太原市为11月1日,运城市为11月15日。读“山西省行政区划图”、“中国供暖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山西省的朔州、太原、运城供暖开始时间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国家政策
【小题2】我国集中供暖区域和未集中供暖区域的分界大致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D.秦岭—淮河线

2.解答题(共5题)

11.
(自主学习)中国的人口特点
学习资料:“中国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国人口分布”、“中国人口东西部分布比例”

学习思考:
(1)读“中国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图,人口数量的变化状况是______,人口性别比变化的整体趋势是________,2010年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________
(2)读“中国人口分布”、“中国人口东西部分布比例”图,我国人口最稀疏的省份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最稠密省份的人口密度为________人/平方千米。
(3)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这条线以东人口 _________,以西人口_________。请从地形、气候方面简要分析成因。________
12.
(地理实践)长江经济带研学行.

背景资料: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某中学研学小组以“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课题,利用寒假期间,进行研学旅行。下图分别示意长江水系图、长江流域不同年代统计图。

研学旅行活动一:初识长江
(1)据长江水系图,判断长江属于 (内流河/外流河)。
(2)研学小组到达甲河段时,发现长江 (有/无)结冰现象,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研学旅行活动二:生态之美
(3)在乙(荆江)河段,研学小组听当地人讲解,历史上此地多发洪涝灾害。请帮助研学小组完成下面“荆江洪涝灾害成因分析”知识结构图。

(4)研学小组从收集到的“长江流域不同年代统计图”中发现,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 ,水土流失面积 。长江的洪涝灾害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现在我们坚持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研学旅行活动三:建设之美
(5)研学小组在丁地游览了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请从地形方面,简要分析在此处建设三峡水电站的原因。
研学总结:发展之美
(6)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 发展的道路。
13.
(探究发现)影响耕地分布的主要因素.

背景资料:某中学地理小组拟以“中国的耕地资源”为例,探究“影响耕地分布的主要因素”,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中国地形分布”、“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请你和地理小组一起参加探究活动。

探究过程
(1)地形与耕地分布
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耕地类型①为_______②为________,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
读“中国地形分布”图,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和低缓的_______等地形区。
(2)气候与耕地分布
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它们共同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有充足的________和充足的_____,有利于农作物活跃的生长。
探究总结:耕地的分布主要受自然因素——地形、热量、降水的影响。
迁移应用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_____(气候类型),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但_____不足;青藏高原地区属于_______(气候类型),光照充足,但海拔高,________不足。两地区土地生产力较低,多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荒漠。
14.
(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黄河的水文特征

课题资料:

资料一: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地形等。

资料二:“黄河水系简图”、“黄河干流流量、含沙量变化示意图”


课题思考:
(1)依据资料一,描述黄河的大致流向;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依据资料二,描述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干流流量变化特点、含沙量变化特点。
(3)依据资料一、二,黄河中游河段(河口-桃花峪)突出的水文特征是什么?主要治理措施有哪些?
15.
(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中国的位置

案例资料

资料一:“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资料二:目前,新疆上班时间为(北京时间):夏季时间—从5月1日到9月30日,

上午:9:30—13:30,下午:16:00—20:00;冬季时间—从10月1日到下年4月30日,上午:10:00—14:00,下午:15:30—19:30。

案例思考
(1)从纬度位置看,重要纬线________穿过中国南部,中国大部分位于_____带,小部分位于________ 带。
(2)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_____东部,________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新疆的上班时间比北京的上班时间晚,请简要解释其原因。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