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4题)
2.
《长江之歌》中唱到“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山”“大海”分别是
A.喜马拉雅山、东海 | B.唐古拉山、渤海 |
C.喜马拉雅山、渤海 | D.唐古拉山、东海 |
8.
图9是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开发加剧了上游河段的荒漠化 |
B.中游应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
C.上、中游的生态问题是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 |
D.泥沙淤积造成了黄河凌讯 |
11.
关于我国河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珠江——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
B.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C.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的外流河 |
D.长江——我国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
17.
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含沙量最大、流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分别是
A.珠江、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 |
B.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 |
C.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 |
D.雅鲁藏布江、淮河、长江、珠江 |
19.
读长江水系略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北海 |
B.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①水电站所在地上游 |
C.②是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
D.③是嘉陵江,与长江交汇于宜宾 |
22.
读黄河示意图,关于图中甲、乙两段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
B.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
C.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
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23.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景象位于( )
【小题2】“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映了哪个地方的情景?( )
【小题3】治理图中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

【小题1】图中反映的景象位于( )
A.山东省 | B.河南省 | C.陕西省 | D.山西省 |
A.黄河上游 | B.黄河中游 |
C.黄河下游 | D.黄河干流 |
A.源头建设自然保护区 |
B.上、中游修建水利工程 |
C.中游加强水土保持 |
D.下游加固两岸大堤 |
24.
关于下图中①②两条龙所代表的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条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
B.河流②是我国第一大河,有“黄金水道”之称 |
C.该图反映了①②两条河流聊天的场景,没有什么寓意 |
D.该图反映了河流②流域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2.解答题- (共4题)
25.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 高原。
(2)图中B处附近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 水利枢纽。
(3)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的黄土高原,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其具体的措施有: 。(至少一条)
(4)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主要原因是( )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 高原。
(2)图中B处附近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 水利枢纽。
(3)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的黄土高原,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其具体的措施有: 。(至少一条)
(4)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支流无法汇入 |
B.区域内气候干旱,降水少 |
C.近年来黄河上、中游用水量过大 |
D.黄河存在凌汛现象 |
26.
读图甲、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图乙
(1)根据下列描述,在图甲中填注出汉江和上海的名称。
汉江: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
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处。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填“上”或“中”)游河段,干流主要建有 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
(3)长江上的内河港口A为 港。
(4)据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 (填“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 (填“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等 ,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图甲

图乙
(1)根据下列描述,在图甲中填注出汉江和上海的名称。
汉江: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
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处。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填“上”或“中”)游河段,干流主要建有 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
(3)长江上的内河港口A为 港。
(4)据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 (填“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 (填“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等 ,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27.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发源于 ,它注入的海域A是 。
(2)图中的B 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
(3)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图中的 ,中、下游分界点是图中的 。
(4)黄河在中游接纳了两条较大的支流,其中⑤是 ,⑥是 。
(5)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①②③④四个河段中③ 河段所在的流域。解释其原因: 。
(6)黄河“地上河”主要发生在①③④三个河段中④ 河段所在的流域。解释其原因: 。

(1)黄河发源于 ,它注入的海域A是 。
(2)图中的B 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
(3)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图中的 ,中、下游分界点是图中的 。
(4)黄河在中游接纳了两条较大的支流,其中⑤是 ,⑥是 。
(5)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①②③④四个河段中③ 河段所在的流域。解释其原因: 。
(6)黄河“地上河”主要发生在①③④三个河段中④ 河段所在的流域。解释其原因: 。
28.___ ,反映水中泥沙含量___ ,该水样取自黄河___ (填“上”或“中”)游河段。
(2)(实验探究)观察图乙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C地表植被____ ,水土流失____ ;
D地表植被___ ,水土流失___ 。
观察比较:图甲中水样A与图乙中水样___ (填“C”或“D”)实验现象相似。
(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___ 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地表呈现_________ 的景观。
(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 等。
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图甲)、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图乙)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 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2)(实验探究)观察图乙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C地表植被
D地表植被
观察比较:图甲中水样A与图乙中水样
(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
(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