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591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5

1.选择题(共15题)

1.
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造成了各服饰、饮食、民居等文化差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云南气候温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窑洞B.西藏日温差大,藏民传统服饰是藏袍
C.新疆气候寒冷,维吾尔人常喝酥油茶D.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赛龙舟
2.
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
A.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B.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C.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D.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
3.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上游河段B.中游河段C.下游河段D.中下游河段
【小题2】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   )
A.流域面积广,经济发达B.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通航里程长,运输条件好D.流域内物产丰富
4.
四大盆地中位于第一阶梯的是()
A.四川盆地B.柴达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D.塔里木盆地
5.
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C.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D.冬季风寒冷干燥,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6.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关“全面二孩”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系列问题
B.可以在短期内解决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C.有利于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
D.有利于促进人口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7.
一批物资从天津海港运往香港,沿途依次会经过的海域是(  )
A.渤海、黄海、南海、东海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南海、渤海、黄海、东海D.东海、南海、渤海、黄海
8.
我国疆域辽阔,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很多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下图为我国行政区划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D四个字母分别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中,搭配正确的是(  )
A.A-内蒙古-呼和浩特B.B-陕-西安
C.C-粤-福州D.D-青海省-陇
【小题2】关于图中③地(大连)、④地(塔里木盆地)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连年降水量比塔里木盆地多
B.从图中可看出,塔里木盆地和大连经度基本相同
C.大连位于山东省,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分布比大连稠密
9.
下列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的传统节日
D.各民族分布具有“大聚居,小杂居”的特点
10.
不同类型的区域划分,有不同的地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昆仑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秦岭一淮河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C.黑河一腾冲线以西人口稠密,以东人口稀疏
D.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1.
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同时,也是一些地理界线。下列山脉中,既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A.大兴安岭B.昆仑山C.秦岭D.太行山
12.
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B.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C.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D.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13.
我国明确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求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大量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B.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C.种植耐旱、需水量少的农作物D.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14.
2016年12月28日,上海至昆明高速铁路贵阳至昆明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沪昆高铁全线通车。读“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A省区的简称、B省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  )
A.黔、南昌B.赣、长沙C.湘、贵阳D.黔、长沙
【小题2】暑假期间小明乘高铁从上海到昆明旅游,沿途看不到的景观是(  )
A.成片的稻田B.漫山遍野的茶园
C.小桥流水村落D.荒漠、戈壁、草原
15.
我国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写道:“……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海峡”是指( )
A.琼州海峡B.朝鲜海峡C.台湾海峡D.渤海海峡

2.解答题(共4题)

16.
读下列材料及下图,回答问题.
2016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等地区发生严重干旱,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5省(区、市)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1)五省区中,________(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和年际分配不平衡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3)A山脉东侧是 _________平原,B山脉西侧是_________高原,D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其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为了促进D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建成了一条“天路”________铁路。
17.
读32°N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地与③地相比,夏季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③地与④地相比,冬季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
(2)③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②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
18.
根据我国部分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的位置及其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各干湿区中,A市处于_________区、C市地处_________区;在我国各温度带中,B市地处_________带.
(2)以上三个城市的降水状况,反映了我国各地区年降水量的多少差异很大,总体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气候条件考虑,A、B、C三市所在地区中,最适宜种植水稻的是______市所在地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19.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④、⑤两地中,水力资源丰富的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琦到b地后发现这里的瓜果特别甜,你认为原因是______.
A.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B.气温低,生长缓慢
C.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人口稀少,环境污染小
(3)图P地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近几十年,对该高原采用的整治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4)制约①和②两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
A.能源短缺    B.河网密集    C.水旱灾害    D.临江面海.
(5)M为________(山脉),它与淮河成为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线。请举两例说明该分界线的地理意义(答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