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雁山区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579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0

1.选择题(共23题)

1.
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
A.西藏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D.青海省
2.

读世界两区域局部图,回答下面小题

3.

读世界两区域局部图,回答下面小题

4.
某旅游团的游客从我国云南省边境出发,就近进行了“出境游”,他们可能游览了哪个国家
A.缅甸B.泰国C.印度D.不丹
5.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是否合理的标准是
A.速度越慢越好B.速度越快越好
C.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完全一致
6.
我国陆上邻国中,人口最多的是:
A.俄罗斯B.印度C.印度尼西亚D.日本
7.已知两条直线y=ax﹣2和y=x+1互相垂直,则a等于(   )
8.
冬季,当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时,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我国所处纬度高B.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C.我国南北跨纬度较大D.各地距海远近不同
9.
关于下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所示山脉是我国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②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C.③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D.④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年降水量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1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梅雨是在夏初发生在江淮地区的阴雨天气
B.在干燥地区,寒潮也可引起“沙尘暴”
C.西北地区降水少,旱情重,东部季风很少出现旱灾
D.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11.
铁矿有“贫铁矿”和“富铁矿”之分,这说明了自然资源( )
A.概念是变化的B.数量是巨大的C.质量的地区差异D.状况是不断变动的
12.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少,以旱地为主
B.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
C.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小雨,水资源不足,以草地、林地为主
D.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地的生产力较高
13.
(题文)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  )
A.不断下降B.不断上升C.交替上升D.没有规律
14.
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禁止沿海地区海盐的生产B.禁止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C.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补养结合D.禁止在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15.
既能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又能对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工程是(  )。
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
C.北煤南运D.青藏铁路建设
16.
下列说法能够反映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是(  )
A.我国“贫铁矿”多,“富铁矿”少
B.我国煤、石油北方多,有色金属南方多
C.北京的地下水越采越少
D.黄河下游出现了断流现象
17.
下列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我国的自然资源非常贫乏
C.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
D.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
18.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
①天然宝石 ②皮革 ③羊毛衫 ④东北虎 ⑤阳光 ⑥水泥 ⑦铁矿 ⑧原始森林
A.①②④⑤⑦⑧B.④⑤⑦⑧C.①④⑤⑦⑧D.①④⑤⑥⑦⑧
19.
游览“长江三峡”应选择的合理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
20.
成都某公司的小夏急着去北京签定一份合同,第二天早上必须赶到。他应该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飞机B.火车C.汽车D.轮船
21.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
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C.光照差异D.水源因素
22.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曰:“善!”材料上的“上”指的是(    )

23.
下列降水与气温分布图中,最能反映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A.B.C.D.

2.解答题(共5题)

24.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题目。

(1)邻国: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
(2)隔海相望的国家:C__________、D_________。
(3)岛屿:E__________、F__________。
(4)海域:G__________、H__________。
(5)海峡:I__________、J__________。
(6)我国幅员辽阔、海陆兼备,陆地面积约为____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__位,与______洲的面积大体相等。
25.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和B两大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D和G两大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_;E和F两大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__;C、I、J、K等地的地形是____,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___。
(2)图中a代表的河流是_____;b代表的河流是______;水量大的是___,水土流失最严重、且被称为“地上河”的是_ _;a河上的最大水利工程是_____,b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_____。
(3)G区域地势高,该区域的主要农作物主要有____和____,主要牲畜有___、___。
26.
读“我国主要地形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
盆地:A________,C________。  高原:B________,D________。
平原: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2)将代表下列山脉的代号标注至图中适当位置:⑨祁连山 ⑩长白山
(3)图中呈东西走向的山脉大致有三列:(填代号)其中中间一列包括________;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也有三列,最西的一列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牧区名称:
A____________牧区,B____________牧区,
C____________牧区,D____________牧区。
(2)在②④两地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是________,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是________;以水田为主的是________,以旱地为主的是________。我国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呈现“________”的格局。
(3)在①⑦两地中,盛产甜菜的是________,盛产甘蔗的是________。我国糖料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呈现“________”的格局。
(4)在⑤⑥两地中,属于天然林区的是________,属于人工林区的是________。
(5)我国油料作物生产形成了④________带和③________区两大生产区。
28.
下面四幅图为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的流量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________河的结冰期最长(填字母),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河的水量最大(填字母)。
(3)________河和________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填字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4)写出字母代表的河流: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3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