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57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8

1.选择题(共23题)

1.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体现在
A.旱涝灾害B.雨热同期C.冬季寒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
2.
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有多种菜系,下列四种菜系相对应的省区及省会城市正确的是
A.“粤菜”—广东—福州B.“湘菜”—湖北—武汉
C.“鲁菜”—山东—青岛D.“川菜”—四川—成都
3.
读四省级行政区轮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省中的界山是武夷山B.②省的简称是鄂
C.③省的行政中心是南宁D.④省是贵州省
4.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风景秀丽,适宜开发旅游资源B.采伐适度,大力发展林业
C.山区水流湍急,水能丰富,积极建设水电站D.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满足市场资源
5.
我国各地产出的水果不同,如辽宁、山东盛产苹果、梨,湖南、江西盛产柑橘,广东、海南盛产芒果、香蕉,新疆的葡萄、哈密瓜等.这说明我国
A.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B.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C.全国降水丰沛D.季风气候显著
6.
结合人民币上所显示的地理景观图,回答下题。

图示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  )
A.苗族 回族B.高山族 满族C.壮族 藏族D.傣族 蒙古族
7.
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B.西部地区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
C.东部地区地形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
D.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
8.
造成甲、乙两地同一时刻所示地理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A.海拔高低不同B.地形类型不同
C.经度差别大D.纬度差别大
9.
读图,分析下列少数民族及其分布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回族﹣①B.傣族﹣②C.壮族﹣③D.高山族﹣④
10.
2016年7月17日,在土耳其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0届大会上,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和湖北神农架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图表示神农架所在省份的是
A.B.C.D.
11.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一生育政策的调整,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
A.就业困难问题B.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人口老龄化问题D.交通压力增大问题
12.
近期,大型地理益智类节目《绿水青山看中国》在央视播出,如果你是参赛选手,请找出下列对我国的位置和疆域描述正确的一项
A.我国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B.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
C.我国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D.陆上国界线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
13.
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
B.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
C.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西北部地区
D.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4.
一人冬季乘车外出旅游,到达目的地时旅行包里塞满了一路上不得不脱下的衣物。你认为此人的旅游路线可能是
A.上海﹣北京B.哈尔滨﹣广州C.杭州﹣昆明D.济南﹣西安
15.
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夏季南北温差都很大B.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南北普遍高温
C.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海南岛D.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秦岭和黄河一线
16.
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是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B.②是长江,有“黄金水道”的美称
C.③是黄河,上游和中游有凌汛现象D.④是我国与俄罗斯的界线,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17.
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地势分为三级阶梯B.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我国各类地形中平原面积广大D.我国被誉为“聚宝盆”的是四川盆地
18.
图中的图B所示景观,主要位于图A黄河的
A.甲河段B.乙河段C.丙河段D.丁河段
19.
受降水的影响,我国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A.自东南向西北,由山清水秀的森林变为沙漠、戈壁广布
B.自西向东,由茂密的森林变成广阔的草原
C.自东北向西南,由温带森林变成沙漠、戈壁
D.自西北向东南,由山清水秀的森林变为沙漠、戈壁广布
20.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我国纬度跨度大这个特点的是
A.当长江中下游平原油菜花开时,喜马拉雅山脉上依然冰川覆盖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当黑龙江省千里冰封时,海南岛一片农忙景象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1.
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B.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C.全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高温的影响
22.
有关下列各地理分界线(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B.②为我国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C.③为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D.④为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23.
读图,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2.解答题(共3题)

24.
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

(1)写出下列气候类型名称:
A._____ C._____
(2)C与D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____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_______(山脉河流).
(3)我们学校所在地所处的温度带是_____,干湿区是_____。
(4)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夏季风,由诗句可以判断玉门关应该位于______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25.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长江、黄河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是_____省,流向大致为_____,注入_____洋。
(2)图中两条河流,有“水能宝库”之称的是_____。
(3)图中B地形区是_____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___(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地区,所以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_,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_____水利枢纽。
26.
1968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2016年10月,历经半个世纪的大桥封闭27个月,全面维修。结合“中国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文中的长江之所以成为“天堑”,是因为它阻隔了我国南北陆路交通,该河流发源于A_____高原上的____山脉;我国还陆续在长江上修建了更多的大桥,图中甲处的长江大桥位于____(填写省份和城市)。
(2)南京长江大桥位于_____省,该省所在的地形区为_______平原。
(3)序号①﹣④为我国的四大盆地,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____盆地,此处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河;①、④两盆地之间是___山脉。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D是_____高原,它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级阶梯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