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9题)
1.
诗歌《我爱你中国》部分诗句如下:“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当你的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啊,你的南疆早已到处洋溢着盎然的春色。”产生上述地理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 )
A.经度因素﹑纬度因素 | B.海陆因素﹑纬度因素 |
C.地形因素﹑经度因素 | D.地形因素﹑海陆因素 |
3.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O℃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①1月O℃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 B.②④⑥ | C.①③⑥ | D.①④⑤ |
8.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2015 年 8 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若按民族人口 数分配参赛名额,你认为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民族是( )
A.汉族 | B.壮族 | C.维吾尔族 | D.回族 |
10.
关于下列四省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部地区的省是甲、丁 |
B.濒临海洋的省是甲、丙 |
C.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乙、丙 |
D.外国朋友要考察少数民族风情,建议他去甲省 |
16.
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如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
【小题2】如图中所示的地势特征对我国影响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小题1】如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
A.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C.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 D.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
A.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
B.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东西交通 |
C.阶梯之间落差大,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水能 |
D.有利于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
18.
A. 南——北 B. 东——西
C. 西北—东南 D. 东北—西南
【小题2】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
A. 48℃ B. 40℃
C. 32℃ D. 24℃
【小题3】从图可知,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A. 黑龙江 B. 内蒙古 C. 广东、广西 D. 海南、台湾
读我国东部“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A. 南——北 B. 东——西
C. 西北—东南 D. 东北—西南
【小题2】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
A. 48℃ B. 40℃
C. 32℃ D. 24℃
【小题3】从图可知,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A. 黑龙江 B. 内蒙古 C. 广东、广西 D. 海南、台湾
19.
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 1960~1999 年累计平均沙尘暴、扬沙、浮尘出现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多出现的季节是
【小题2】造成该地区沙尘暴、扬沙、浮尘现象严重的原因,除了与北方土地沙漠化有关外,还与下列哪种灾害有关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多出现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雷电 | B.霜冻 | C.干旱 | D.洪涝 |
22.
新疆的塔里木河经过12年的整治,当地人说:“河道重新有水了,河里有鱼了,两岸的胡杨又活过来了。”有关塔里木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B.我国最长的河流 |
C.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 D.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
2.解答题- (共3题)
30.
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回答:

(1)小飞去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B省_______(填全称),游览了九寨沟
(2)小明去了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A________(填简称)。
(3)王刚首先去了我国最大的河流M________的中游,乘船游览了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_______水电站;然后去了河流N的下游,发现这里大坝高耸,河水浑浊,她联系地理课本的知识,讲解这是由于河流N在流经_________高原时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并补充说明最终该河流流入了我国的内海H________海。
(4)王刚所游览的河流M、N共同发源于C省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其中M河流从上海注入_______。其中没有冰期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5)针对河流N的河水浑浊,治理的关键是加强___(上、中、下)游河段的水土保持。

(1)小飞去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B省_______(填全称),游览了九寨沟
(2)小明去了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A________(填简称)。
(3)王刚首先去了我国最大的河流M________的中游,乘船游览了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_______水电站;然后去了河流N的下游,发现这里大坝高耸,河水浑浊,她联系地理课本的知识,讲解这是由于河流N在流经_________高原时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并补充说明最终该河流流入了我国的内海H________海。
(4)王刚所游览的河流M、N共同发源于C省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其中M河流从上海注入_______。其中没有冰期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5)针对河流N的河水浑浊,治理的关键是加强___(上、中、下)游河段的水土保持。
31.
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回答:

(1)黄雅丽来到了b_______(山脉名称),此山与_____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它大致是我国一月份_____℃等温线、________mm年降水量线。
(2)张一华去了我国最大的盆地A__________盆地,这里气候干旱,盆地边缘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_河;后来他去了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B_________高原,看到了连绵的雪山,那里是我国地势的第______级阶梯。
(3)王东平去了东北,游玩了a__________(填山脉名称)和C_________平原。

(1)黄雅丽来到了b_______(山脉名称),此山与_____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它大致是我国一月份_____℃等温线、________mm年降水量线。
(2)张一华去了我国最大的盆地A__________盆地,这里气候干旱,盆地边缘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_河;后来他去了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B_________高原,看到了连绵的雪山,那里是我国地势的第______级阶梯。
(3)王东平去了东北,游玩了a__________(填山脉名称)和C_________平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9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