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3题)
3.
一位英国游客来到中国乘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几天时间,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我就感受到南北的温差很大.”
这位游客乘坐火车可能途经的铁路干线是( )
这位游客乘坐火车可能途经的铁路干线是( )
A.陇海-兰新线 | B.京哈-京九线 | C.京包-包兰线 | D.浙赣-湘黔线 |
5.
下列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哪些属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
①牛马拉车 ②风帆行船 ③公路运输 ④铁路运输 ⑤航空运输 ⑥管道运输 ⑦手提肩扛
①牛马拉车 ②风帆行船 ③公路运输 ④铁路运输 ⑤航空运输 ⑥管道运输 ⑦手提肩扛
A.①②③④⑤⑥⑦ | B.③④⑤⑥⑦ |
C.②③④⑤⑥⑦ | D.③④⑤⑥ |
7.
我国宣布对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冻土中,据研究,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开采难度大,与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其特点具有( )
A.污染大 | B.能量巨大 | C.储量小 | D.开采技术低 |
13.
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玉米、棉花的集中产区,其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3.8%,反应我国水资源
A.空间上分布均衡 | B.时间上分布不均 |
C.空间上分布不均 | D.时间上分布均衡 |
17.
下表为“我国部分资源国情数据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所示我国资源中,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值最大的是( )
【小题2】有关我国资源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表中所示我国资源中,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值最大的是( )
A.土地资源 | B.耕地资源 | C.矿产资源 | D.森林资源 |
A.总量小,人均占有量较多 | B.总量大,人均占有量较多 |
C.总量小,人均占有量不足 | D.总量大,人均占有量不足 |
21.
关于资源破坏与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量抽取地下水以弥补水资源的不足 |
B.全国有很多宜林的荒地、荒山,可以植树造林 |
C.在矿产的利用中不应该只用富矿而抛弃贫矿 |
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
2.解答题- (共3题)
24.
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A表示____ _,区域B表示___ __(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E为___ _(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____ __高原。
(3)从地形来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 _,耕地主要分布在__ __。
(4)从干湿地区来说,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

(1)图中区域A表示____ _,区域B表示___ __(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E为___ _(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____ __高原。
(3)从地形来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 _,耕地主要分布在__ __。
(4)从干湿地区来说,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
25.
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水土比例饼形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______(合理/不合理).
(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__(空间或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东线工程取______(河流)水沿 运河北上,有利于缓解______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3)穿过河南省的中线工程,起点是 水库。


(1)我国土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______(合理/不合理).
(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__(空间或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东线工程取______(河流)水沿 运河北上,有利于缓解______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3)穿过河南省的中线工程,起点是 水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