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7题)
3.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风景秀丽,适宜开发旅游资源 | B.采伐适度,大力发展林业 |
C.山区水流湍急,水能丰富,积极建设水电站 | D.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满足市场资源 |
4.

【小题1】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草地比重大,土地利用类型少
B. 林地比重最大,难利用土地比重小
C. 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小题2】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
A. 大力开发难利用土地,增加耕地面积
B. 大规模毁坏林地,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C. 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D.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草地比重大,土地利用类型少
B. 林地比重最大,难利用土地比重小
C. 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小题2】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
A. 大力开发难利用土地,增加耕地面积
B. 大规模毁坏林地,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C. 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D.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其原因是 ( )
①我国可开垦的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会增加
③建设用地不断增多
④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①我国可开垦的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会增加
③建设用地不断增多
④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7.
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山地多,平地少 |
B.人均土地资源量少,耕地的人均量更少 |
C.后备资源不足,可垦荒地不多 |
D.各种类型的土地少 |
9.
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其中耕地所占的比重最大 |
B.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
C.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区分布不均 |
D.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
10.
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小题2】该景观最可能分布在下列哪一地形区( )
【小题3】图中地区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小题1】图中所示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 B.林地 | C.草地 | D.建设用地 |
A.四川盆地 | B.长江中下游平原 |
C.横断山脉 | D.内蒙古高原 |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乱占耕地 | D.乱砍滥伐 |
2.填空题- (共3题)
3.解答题- (共5题)
21.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是图中的____类土地利用类型(填数字),分布区的地形主要为____。
(2)③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的干湿地区为________。
(3)①②两类土地类型的分界线大致经过______(山脉)——______(河流),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_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
(4)④⑤两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1)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是图中的____类土地利用类型(填数字),分布区的地形主要为____。
(2)③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的干湿地区为________。
(3)①②两类土地类型的分界线大致经过______(山脉)——______(河流),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_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
(4)④⑤两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22.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
(2)土地利用类型A和B主要分布于________ 地区和________ 地区(干湿地区),地形主要是________ 和低缓________ 。二者大致以________ 一线为界。
(3)土地类型C所分布地区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_ 。土地类型D主要分布在________ 地区。
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
(2)土地利用类型A和B主要分布于________ 地区和________ 地区(干湿地区),地形主要是________ 和低缓________ 。二者大致以________ 一线为界。
(3)土地类型C所分布地区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_ 。土地类型D主要分布在________ 地区。
23.
(2)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0°C等温线及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C为________林区,D为_______林区。
(4)区域E为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_______高原。
(5)从地形来看,我国林地主要 分布在________,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
(6)从干湿地区来说,耕地主要 分布在________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2)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0°C等温线及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C为________林区,D为_______林区。
(4)区域E为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_______高原。
(5)从地形来看,我国林地主要 分布在________,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
(6)从干湿地区来说,耕地主要 分布在________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东线梯级提水示意图。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A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____和____地区。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______调水,缓解了B____、C____、海河三大流域的用水紧张状况。
(4)中线工程从长江上游的____及汉江上的____水库引水,向北经郑州、D____,直达京、津两市。
(5)西线方案是把长江____游的水资源调到河流C,补充______的水资源。
(6)东线工程在____省穿过黄河。由材料二可看出能自流调水的范围是____。
(7)根据学过的知识和示意图,分析东线工程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①____; ②_______。
不利条件:①____; ②____________。
材料一 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东线梯级提水示意图。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A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____和____地区。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______调水,缓解了B____、C____、海河三大流域的用水紧张状况。
(4)中线工程从长江上游的____及汉江上的____水库引水,向北经郑州、D____,直达京、津两市。
(5)西线方案是把长江____游的水资源调到河流C,补充______的水资源。
(6)东线工程在____省穿过黄河。由材料二可看出能自流调水的范围是____。
(7)根据学过的知识和示意图,分析东线工程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①____; ②_______。
不利条件:①____; ②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