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0题)
8.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O℃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①1月O℃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 B.②④⑥ | C.①③⑥ | D.①④⑤ |
1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四河流(或运河)中位于我国非季风区的是( )
【小题2】四河流(或运河)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

【小题1】四河流(或运河)中位于我国非季风区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 |
18.
读“中国主要畜牧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小题3】我国西北、北部草地广布,适宜放牧。我国四大牧区是指( )
①青海 ②山东 ③西藏 ④内蒙古 ⑤海南 ⑥新疆

【小题1】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纬度的差异 | B.东西温带的差异 |
C.东西干湿的差异 | D.南北干湿的差异 |
A.湿润、半湿润地区 | B.干旱、半干旱地区 |
C.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 D.高原地区 |
①青海 ②山东 ③西藏 ④内蒙古 ⑤海南 ⑥新疆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⑥ | D.①③④⑥ |
2.解答题- (共6题)
21.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是________(国家),C是________(国家)。
(2)图中,②是 海。
(3)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________。
(4)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4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___省。
(5)与西藏自治区相邻的省区有 自治区、青海省、 省和云南省。

(1)图中,字母A是________(国家),C是________(国家)。
(2)图中,②是 海。
(3)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________。
(4)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4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___省。
(5)与西藏自治区相邻的省区有 自治区、青海省、 省和云南省。
22.
读“中国山脉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① 山脉 ②___ ____山脉③ 平原 ④ 平原⑤ 高原 ⑥____ ___盆地。
(2)我国地势特点 。
(3)根据描述填写正确的高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 地形区的景象。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① 山脉 ②___ ____山脉③ 平原 ④ 平原⑤ 高原 ⑥____ ___盆地。
(2)我国地势特点 。
(3)根据描述填写正确的高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 地形区的景象。
23.
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四城市比较,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最高的城市是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2)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

(1)四城市比较,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最高的城市是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A.海拔高度不同 | B.距海远近不同 | C.纬度位置不同 | D.植被覆盖不同 |
24.
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 京津冀豫6000万人喝上汉江水】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
材料二:我国水资源从地区分布来看是不均匀的,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4.1%,耕地占全国的45%,水资源占全国的6%。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5———10月,而华北地区却高度集中在7——8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冬春季节则出现持续干旱。
材料三:华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本区人口增涨特别快,工农业用水成倍增长,使淡水供给更加紧张。
(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从时间上来说是 从空间上来说 。
(2)根据材料请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①自然原因 ②社会原因 。(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4)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 西北地区。
(5)中线方案主要是从位于汉江上游的 水库取水,沿途服务于_____省的省会城市郑州、河北省的省会城市石家庄等,最终输往 、天津等地区。

材料一:新华社:【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 京津冀豫6000万人喝上汉江水】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
材料二:我国水资源从地区分布来看是不均匀的,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4.1%,耕地占全国的45%,水资源占全国的6%。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5———10月,而华北地区却高度集中在7——8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冬春季节则出现持续干旱。
材料三:华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本区人口增涨特别快,工农业用水成倍增长,使淡水供给更加紧张。
(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从时间上来说是 从空间上来说 。
(2)根据材料请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①自然原因 ②社会原因 。(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4)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 西北地区。
(5)中线方案主要是从位于汉江上游的 水库取水,沿途服务于_____省的省会城市郑州、河北省的省会城市石家庄等,最终输往 、天津等地区。
25.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沪宁杭地区、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读图判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A.________;C.____ ; D. 。
(2)四大工业基地中,在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填字母)
(3)图中A、B两工业基地所在地区的主要糖料作物是 ,D工业基地所在地区农作物熟制 。(4)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将天然气输送到C地区,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选择填空)
A.铁路

(1)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沪宁杭地区、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读图判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A.________;C.____ ; D. 。
(2)四大工业基地中,在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填字母)
(3)图中A、B两工业基地所在地区的主要糖料作物是 ,D工业基地所在地区农作物熟制 。(4)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将天然气输送到C地区,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选择填空)
A.铁路
A.航空 C.管道 D.公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