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泸西县逸圃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566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

1.选择题(共20题)

1.
土地是立国之根本,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是因为(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D.人口多,耕地少
2.
下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    )
A.①黄土高原  ②华北平原B.①四川盆地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①青藏高原  ②云贵高原D.①内蒙古高原  ②东北平原
3.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   )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B.由南向西北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递减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
下列地势变化示意图中,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
A.B.
C.D.
5.
下例省区、简称和行政中心组合正确的是( )
A.广西——粤——桂林B.福建——闽——厦门
C.贵州——黔——贵阳D.海南——琼——三亚
6.
小李初冬穿单衣乘火车外出旅游,途中衣服越穿越多,最后穿棉衣,戴皮帽。那么小李的旅游路线可能是(   )
A.拉萨→乌鲁木齐B.广州→哈尔滨
C.北京→上海D.乌鲁木齐→昆明
7.
下列四省,最早见到日出的省是 ( )
A.B.
C.D.
8.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O℃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
9.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西北、华北、东北B.西南、东南、中南
C.西北、西南、东北D.华北、华南、西藏
10.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排列正确的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黄海、渤海、南海、东海
C.渤海、黄海、南海、东海D.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11.
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C.控制城市人口,向农村发展D.从东南向西北迁移,使人口均匀分布
12.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形容的景观位于黄河的(  )
A.上游河段B.中游河段C.下游河段D.中上游河段
1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四河流(或运河)中位于我国非季风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四河流(或运河)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14.
(题文)读“中国西北局部图”,②是_______地形区(    )
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
15.
下列四大高原中,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
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16.
位于①和②之间的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
A.阿尔泰山B.昆仑山脉C.天山山脉D.太行山
17.
   下列产业中,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是
A.农业B.工业C.服务业D.交通运输业
18.
读“中国主要畜牧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纬度的差异B.东西温带的差异
C.东西干湿的差异D.南北干湿的差异
【小题2】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湿润、半湿润地区B.干旱、半干旱地区
C.半湿润、半干旱地区D.高原地区
【小题3】我国西北、北部草地广布,适宜放牧。我国四大牧区是指( )
①青海 ②山东 ③西藏 ④内蒙古 ⑤海南 ⑥新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⑥
19.
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有( )
A.三江并流和万里长城B.西双版纳和昆明滇池
C.秦陵兵马俑和山东黄山D.南京明孝陵和从化温泉
20.
从上海运输50万吨钢材到武汉,应选择( )
A.内河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公路运输

2.解答题(共6题)

21.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是________(国家),C是________(国家)。
(2)图中,②是 海。
(3)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________。
(4)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4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___省。
(5)与西藏自治区相邻的省区有 自治区、青海省、  省和云南省。
22.
读“中国山脉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山脉  ②___    ____山脉③ 平原  ④  平原⑤ 高原  ⑥____   ___盆地。
(2)我国地势特点  
(3)根据描述填写正确的高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 地形区的景象。
23.
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四城市比较,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最高的城市是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A.海拔高度不同B.距海远近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植被覆盖不同
(2)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24.
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 京津冀豫6000万人喝上汉江水】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
材料二:我国水资源从地区分布来看是不均匀的,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4.1%,耕地占全国的45%,水资源占全国的6%。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5———10月,而华北地区却高度集中在7——8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冬春季节则出现持续干旱。
材料三:华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本区人口增涨特别快,工农业用水成倍增长,使淡水供给更加紧张。
(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从时间上来说是    从空间上来说  
(2)根据材料请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①自然原因 ②社会原因 。(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4)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 西北地区。
(5)中线方案主要是从位于汉江上游的 水库取水,沿途服务于_____省的省会城市郑州、河北省的省会城市石家庄等,最终输往   、天津等地区。
25.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沪宁杭地区、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读图判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A.________;C.____    ; D.  
(2)四大工业基地中,在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填字母)
(3)图中A、B两工业基地所在地区的主要糖料作物是   ,D工业基地所在地区农作物熟制   。(4)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将天然气输送到C地区,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选择填空)
A.铁路
A.航空 C.管道 D.公路
26.
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线名称:① 线 ② 线 ③ 线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铁路枢纽名称:A ,B     .
(3)暑假期间小明乘高铁从上海到昆明旅游,沿途看不到的景观是(  )
A.成片的稻田B.漫山遍野的茶园C.小桥流水村落D.荒漠、戈壁、草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