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563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阿甘正传》是由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于1986年创作的小说,小说描绘的是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最终“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顾,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该书中许多情节反映了美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小说梗概如下:
20世纪50年代初,童年的阿甘邂逅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猫王还根据阿甘特殊的腿部动作设计出了扭臀舞。1957年,阿甘亲眼看见种族主义者奥维尔·福布斯(支持用暴力阻止黑人入白人学校)参选美国总统被人枪杀,1967年,阿甘参加越南战争,拯救被困战友,被国人视为英雄,回国后他偶然间参加了反对越南战争求停止战争、从越南撤军的示威活动,并与青梅竹马的恋人珍妮重逢,其间,阿甘从电视上看到阿姆斯特朗登月后说的“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1971年,阿甘退伍后又加入了全美乒乓球队,并代表美国来华参加中美乒乓球交流活动。阿甘“轰轰烈烈”的传奇一生,看似荒诞不经,其实正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历史与社会的缩影。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美国现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巴以冲突中,青少年自幼就目睹并经历了种种灾难和炮火,在其内心留下了深刻的阴影,滋生的仇恨成为“流淌于世代血液中的执念与恩仇”。因而,巴以冲突便形成了这样一种循环:

在国际社会各方力量的努力之下,巴以也经历过多次暂时性停战。多次停战后,又总会重新燃起战火。以色列凭借着自己的军事优势,接受停战大多时候并不是出于和解的目的,而是作为一种缓冲。同样,由于巴方内部的不调和,停战常常成为政客们为了达到目的而实行的一种手段。力量无法平衡的巴以,致使巴方在谈判中做出最大的领土退让后,依然无法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而以方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丰厚的资源,不愿意做出过多的让步和舍弃。

——摘编自张颖《奥斯陆协议签订以来的巴以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以关系发展的困局及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巴以关系破局提供合理的建议。
3.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据《后汉书·宣秉传》云:“光武帝(刘秀)特诏御史中丞(原隶属御史大夫)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御史中丞下有治书侍御史两人,掌法律条文解释;侍御史十五人,掌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群吏奏事,司隶校尉不仅内察京师百官犯法者,并领一州,封侯、外戚、三公以下,不论尊卑,无所不纠。其时,“(鲍永)为司隶校尉,帝叔父赵王良尊威贵重,(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刘秀复将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其职权在西汉的基础上,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也转归刺史。这样,东汉就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强有力的监察系统。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武帝(刘秀)监察举措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光武帝(刘秀)的监察举措。

3.单选题(共9题)

4.
公元130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指示法学家犹里阿努斯把历年来的行政长官告示全部加以整理校订,并进行必要修改。后经哈德良咨请元老院决议通过,并予发布,此后,凡行政长官告示皆以此为标本,不得擅自更改或标新立异。罗马帝国的这一做法反映出
A.少数法学家垄断了立法权
B.立法的民主基础得以加强
C.立法活动服务于政治需要
D.行政官员的立法权被剥夺
5.
下表反映了1861~1898年中国教案的情况。据此可知,甲午战争后
项目数量时间
1861~1894.12
1895~1898.10
教案分类
房产、地产纠纷
19
3
文化、习俗冲突
13
3
口角细故
7
0
干涉词讼
2
0
团会对教民的打击
0
11
其他
5
2
 
A.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松弛
B.团会对教会攻击是教案主要冲突形态
C.官方的介入使民教冲突得以明显缓和
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宗教势力
6.
下图为刊载于法国《世界报》的一幅政治漫画,反映了某一时期欧洲与美国关系的变化。该漫画反映出
A.欧盟取代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C.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避免
D.美国与欧盟之间的同盟关系破裂
7.
下表是《后汉书》中关于东汉时期田庄主的行为记述(部分)。据此可推知,当时
记述
出处
“世善农稼,好货殖”
《樊宏传》
“世以货殖著称”
《李通传》
“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
《仲长统传》
 
A.土地兼并现象比较严重
B.田庄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田庄经济形成完整体系
D.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落实
8.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在倭患基本平定的前提下,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贸易。当时的福建巡抚徐学聚曾言:“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
A.自然经济加速瓦解
B.外来威胁趋于解除
C.外贸经济有所发展
D.政府税收显著增加
9.
下面是美籍华裔学者章长基估计的1928~1942年中国15种主要工业品增长速度的统计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
增长率
1928~1936年
8.4%
1937~1942年
6.7%
 
A.民族解放战争的影响
B.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C.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
D.美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10.
1981年,学者林子力从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算例中,“推导”出一个结论:“8个人以下就叫请帮手,8个人以上就叫雇工,8人以下不算剥削。”自此,“七上八下”成了一条铁的界线,进入了中央文件。这表明当时
A.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日益加强
B.经济体制改革流于形式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D.思想观念亟待继续解放
11.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指那些精通希腊艺术和拉丁文法的学者他们对古希腊、古罗马古典学术的研究,主张“回到本源”,在虔诚的基督徒中引起了一种重新考据、诠释基督教的原始文献的热潮。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A.利于推动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B.以重建基督教信仰为初衷
C.恢复了古希腊罗马经典文化
D.对教会持一种包容的态度
12.
康有为曾说,在此沉族破家、肝脑原野的危难关头,“与其分灭于外,惨为亡国之戮囚,孰若付权于民,犹得守府而安荣”。这反映出康有为
A.积极策划限制君权以挽救民族危亡
B.认为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C.未能摆脱君上民下的传统思维束缚
D.倡导以分权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