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0题)
1.
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植被减少 | 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
C.上中游水库的增加 | 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
3.
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
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 |
C.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
D.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 |
4.
【小题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读“我国山脉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B.位于我国三大阶梯分界线上 |
C.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
A.图①山脉与武夷山脉走向一致 |
B.图②山脉南侧为热带地区 |
C.图③山脉为我国地势一、二阶梯分界线 |
D.图④山脉为天山山脉 |
7.
关于图中山脉(粗实线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山脉是大兴安岭 |
B.乙图中的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
C.丙图中的山脉既是省区界线,也是高原和盆地的界线 |
D.丁图中的山脉被长江深切成峡谷,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
9.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十八届五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读1980—201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增长曲线图,分析1980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是( )


A.人口数量开始减少 | B.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
C.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不变 |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 |
10.
“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人口东西分布差异的界线,进而我们把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现象称为“胡焕庸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及其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地区或国家中,“胡焕庸现象”最明显的是( )
【小题1】“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及其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东多西少——自然环境 | B.东多西少——社会经济环境 |
C.东少西多——自然环境 | D.东少西多——社会经济环境 |
A.欧洲西部 | B.日本 | C.印度 | D.俄罗斯 |
11.
与下图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 |
B.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
C.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 |
D.中国是四国中唯一海陆兼备的国家 |
12.
玲玲对本班同学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汉族,还有少数同学分别是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苗族等。这体现了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 | B.小杂居,大聚居 |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 | 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14.
【小题2】根据气温曲线和各月降水量分布情况判断,与德州气候状况最接近的是
读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5.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图为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图中A是第三级阶梯 | B.①③所表示的山脉走向相同 |
C.B所在的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 D.④所在的地形区夏季多泥石流灾害 |
A.C所在的地形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 B.A所在的地形区夏季气温比C所在的地形区高 |
C.山脉①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D.④所在的地形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
16.
下列诗句或谚语理解正确的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海”指的是南海 |
B.“早穿皮袄午穿纱”说的是该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大 |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述的是气候受地势的影响 |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指的是该地区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
18.
近年来我国地震不断,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和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冲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震发生时,楼层较高教室里的学生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小题2】人们常说“祸不单行”,伴随地震的发生,往往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有可能是( )
【小题1】当地震发生时,楼层较高教室里的学生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立刻跑向室外 | B.坐在教室里,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
C.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结束后迅速有秩序撤离 | D.立即跳窗逃生 |
A.水土流失 | B.土地沙漠化 | C.洪涝灾害 | D.滑坡 |
2.解答题- (共5题)
21.
读下图,回答.

(1)图A中①所示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____,③所示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
(2)土地利用类型④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____。
(3)图B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由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递减。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__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和_______地区。
(4)根据图C判断,德州市所属的温度带_______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

(1)图A中①所示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____,③所示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
(2)土地利用类型④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____。
(3)图B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由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递减。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__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和_______地区。
(4)根据图C判断,德州市所属的温度带_______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
22.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优越,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读图并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邻国①是___________;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_____________。
(2)内蒙古风光绮丽,去内蒙古可以欣赏到的旅游景观是(_________)
①马头琴演奏 ②竹楼村寨 ③草原风光 ④沙滩椰林 ⑤沙漠
(3) A省区有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为北京市,这里既有高楼大厦,也有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__________院;D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_,其美称为“春城”;海南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族,该少数民族擅长的舞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人口数量居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邻国①是___________;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_____________。
(2)内蒙古风光绮丽,去内蒙古可以欣赏到的旅游景观是(_________)
①马头琴演奏 ②竹楼村寨 ③草原风光 ④沙滩椰林 ⑤沙漠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③⑤ |
(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人口数量居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读中国地形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山脉①②③④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填数码),①山脉南侧地形区是_____,被称为“_________”,②山脉北侧地形区是_________。
(2)③山脉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级阶梯上,④山脉呈_____走向,其东侧为______平原,塑造该平原的主力是__________河。
(3)图中塔里木盆地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沙漠;甲地形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

(1)图中山脉①②③④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填数码),①山脉南侧地形区是_____,被称为“_________”,②山脉北侧地形区是_________。
(2)③山脉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级阶梯上,④山脉呈_____走向,其东侧为______平原,塑造该平原的主力是__________河。
(3)图中塔里木盆地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沙漠;甲地形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
24.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和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水电站:A ; 中下游分界点:③ ; 支流D ;
H ; 城市:F ; 湖泊:G 。
(2) 长江、黄河丰富的水能集中在 游(上、中、下)。长江航运价值大,被誉为“ 水道”。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黄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1)写出图中字母和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水电站:A ; 中下游分界点:③ ; 支流D ;
H ; 城市:F ; 湖泊:G 。
(2) 长江、黄河丰富的水能集中在 游(上、中、下)。长江航运价值大,被誉为“ 水道”。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黄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2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表示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的特色是_________。
(2)图中我国四大工业区都分布在(____________)
A.地势第二级阶梯 B.陇海铁路沿线
C.东部沿海地区 D.长江沿江地带
(3)关于工业区C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A.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能源丰富,水资源紧张
C.煤铁矿产资源缺乏 D.位于京广铁路沿线
(4)A、B、C、D四个工业区中水资源最缺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区;能源最紧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区。(填写字母及名称)
(5) A、C两工业区都分布有钢铁工业,但建立的基础不同。A工业区建立钢铁工业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则是因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连接BC两大工业基地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线。C工业基地有被称为“中国的硅谷和药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B表示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的特色是_________。
(2)图中我国四大工业区都分布在(____________)
A.地势第二级阶梯 B.陇海铁路沿线
C.东部沿海地区 D.长江沿江地带
(3)关于工业区C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A.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能源丰富,水资源紧张
C.煤铁矿产资源缺乏 D.位于京广铁路沿线
(4)A、B、C、D四个工业区中水资源最缺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区;能源最紧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区。(填写字母及名称)
(5) A、C两工业区都分布有钢铁工业,但建立的基础不同。A工业区建立钢铁工业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则是因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连接BC两大工业基地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线。C工业基地有被称为“中国的硅谷和药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