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世纪的西欧)没有生产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父母一一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了父母的家,当有了一个在新地方安居的机会时尤其如此。……这种“空巢”家庭(指子女离家后父母独居的家庭)数量的增加是近来家庭发展的一个特征,并且是与工业化进程相联系的。
——(奥)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尔《欧洲家庭史》
材料二嘉庆、宣统年间部分省区家庭规模比较表
刘大鹏在其日记中这样写道:“每见近世,父母在堂,兄弟尚觉和翕(和顺),迨父母没而心遂变矣,或兄憎其弟,或弟恶其兄,概不念同气枝连,相视胜于仇人,每欲荡析离居,由是将家产判为数段,兄弟东西,各操其业,甚至有父母在堂,即分家离居者。”
——摘编自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西欧家庭职能和家庭结构的发展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给西欧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嘉庆、宣统年间家庭规模的变化趋势,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在19世纪的西欧)没有生产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父母一一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了父母的家,当有了一个在新地方安居的机会时尤其如此。……这种“空巢”家庭(指子女离家后父母独居的家庭)数量的增加是近来家庭发展的一个特征,并且是与工业化进程相联系的。
——(奥)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尔《欧洲家庭史》
材料二嘉庆、宣统年间部分省区家庭规模比较表
类别 省区 |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 宣统年间(1912年) | ||||
户数 | 人口数 | 户均人口数 | 户数 | 人口数 | 户均人口数 | |
直隶 | 3951477 | 22430748 | 5.67 | 5187758 | 26721353 | 5.15 |
奉天 | 129653 | 1338415 | 10.32 | 1707642 | 11018517 | 6.45 |
山西 | 2394903 | 16378904 | 6.83 | 2097082 | 10099135 | 4.82 |
浙江 | 4823524 | 29362308 | 6.08 | 4251383 | 18072226 | 4.25 |
刘大鹏在其日记中这样写道:“每见近世,父母在堂,兄弟尚觉和翕(和顺),迨父母没而心遂变矣,或兄憎其弟,或弟恶其兄,概不念同气枝连,相视胜于仇人,每欲荡析离居,由是将家产判为数段,兄弟东西,各操其业,甚至有父母在堂,即分家离居者。”
——摘编自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西欧家庭职能和家庭结构的发展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给西欧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嘉庆、宣统年间家庭规模的变化趋势,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2.单选题- (共21题)
2.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团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
B.推动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
C.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
D.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3.
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 ( )
A.形成了美与苏抗衡军事政治集团 | B.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 |
C.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 D.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
4.
有学者说,罗斯福新政“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有管制的资本主义”。该学者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
A.放弃了资本主义自由体制 |
B.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C.开创了国家干顶经济的先河 |
D.是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 |
5.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这段话主要强调小农经济
A.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 |
B.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C.具有脆弱性的特点 |
D.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
6.
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这说明
A.经济模式与政治抉择密不可分 |
B.对外贸易不利于农桑的发展 |
C.明初海禁令主要是内忧的产物 |
D.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响 |
7.
《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后在恭王三年(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释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该现象
A.丰富了井田制研究的视角 |
B.质疑了《礼记·王制》的真伪 |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成因 |
D.表明了土地买卖的盛行 |
8.
据史书记载:万历年间,浙江嘉兴府崇德县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亡赖……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该材料可以说明
A.官营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 | B.万历年间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C.民营手工业中出现细密分工 | D.封建政府鼓励发展民营手工业 |
9.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
10.
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转让现象。英国在16世纪后半期,三分之一的封建庄主都换了主人,有些地方变动率甚至达40%。在法国,80%的封建贵族负债累累。这说明
A.工业革命给西欧带来影响 |
B.价格革命加速封建贵族的衰亡 |
C.商业革命促使封建土地制度瓦解 |
D.海外对西欧商品的需求增长 |
11.
下面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中名为“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的插图,该图反映的主题是


A.贸易范围正在扩大 |
B.大英帝国正在崛起 |
C.殖民扩张如火如荼 |
D.世界市场正在形成 |
12.
1650年,英吉利共和国发布《航海条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点:一、禁止外国商人和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美洲殖民地有任何贸易关系;二、外国商船如无共和国政府的许可证,不得与美洲的英国殖民地通商。以下关于此条例说法正确的是
A. 其目的在于压制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B. 其颁布有利于工业资本家在海外的扩张
C. 主要为打击西班牙殖民势力扩张而颁布
D. 反自由贸易,以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
A. 其目的在于压制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B. 其颁布有利于工业资本家在海外的扩张
C. 主要为打击西班牙殖民势力扩张而颁布
D. 反自由贸易,以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
13.
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等6处办事处所组成。到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5万名员工与1万名雇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仅阿姆斯特丹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
A.商业资本是推动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动力 |
B.荷兰的工业发达,基础雄厚 |
C.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的殖民贸易公司 |
D.荷兰垄断了当时的世界贸易 |
14.
(题文)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从实质上看,钢铁价格下降反映了
A.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产生活 |
B.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经济发展 |
C.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 |
D.铁路和轮船运输降低产品成本 |
16.
下面为近代中国工业品批发物价指数的周期性波动曲线图,其中1914~1920年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中国工业品商品化程度较低 |
B.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
C.一战导致中国社会动荡 |
D.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17.
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其目的是
A.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B.加强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 |
C.为坚持抗战提供经济支撑 |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
18.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提出的主要根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B.国民经济的恢复完成 |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
19.
提及当今中国很多闻名海内外的公司的创办历史时,如海尔公司、联想公司等,都不约而同定格在1984年,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的进度加快 |
20.
有学者如此评价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的一项举措:“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种途径,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溶为一体。一箭双雕,成了真正的受益者。”这项“一箭双雕”的举措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B.提出杜鲁门主义 |
C.实施马歇尔计划 |
D.建立“北约”组织 |
21.
“一五”计划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
B.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
C.有效地优化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
D.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