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5题)
3.
读“我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题。

关于我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关于我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B.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热带 |
C.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入海 |
D.最西端在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
4.
春天,一位坐火车的旅行者,当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上脱下来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线可能是下面哪条线路,体现了( )
A.北京到哈尔滨,经度变化 | B.广州到昆明,地势高低 |
C.哈尔滨到南宁,纬度因素 | D.北京到乌鲁木齐,海陆因素 |
5.
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 洪涝 干旱 台风 | B.台风 干旱 洪涝 寒潮 |
C.寒潮 台风 洪涝 干旱 | D.干旱 寒潮 台风 洪涝 |
6.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民族描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B.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东北地区 |
D.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8.
关于我国的自然环境,下列因果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
B.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自然环境差异大 |
C.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季风气候显著 |
D.陆上邻国众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
13.
我国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产生的影响是( )
①我国众多的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②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③地势西高东低,利于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进入内部④地势西高东低,阻碍了冬季寒冷气流的南下.
①我国众多的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②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③地势西高东低,利于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进入内部④地势西高东低,阻碍了冬季寒冷气流的南下.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 |
18.
读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上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线是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
B.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
C.丙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
C.②河流程长,被誉为“黄金水道” |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
19.
读下图“我国内外流区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关于我国的河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汛期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
B.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C.我国外流河分布主要在东部,水文特征受季风气候影响大 |
D.黄河含沙量大,黑龙江结冰期长 |
20.
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大国,又有人说中国是个资源小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 B.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贫乏 |
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很丰富 |
24.
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防治水污染 | B.人工降雨 | C.兴修水库 | D.跨流域调水 |
25.
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山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其东侧是华北平原 |
B.乙山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 |
C.丙地是干旱地区,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
D.乙山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2.解答题- (共6题)
26.
东营,我可爱的家乡。黄河从这里入海,油田在这里诞生。
读东营市行政区划和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黄河在东营市境内穿过的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东营段是凌汛发生的主要河段之一,请据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营市能源资源丰富,其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形成新的土地。但近年来由于黄河泥沙含量的降低,新生土地面积增长速度变缓。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光伏是指通过安装设备,利用太阳能发电。目前,东营市正在广大农户中积极推广安装光伏设备,这种设备产生的电量,除农户自用外,还可以被国家电网收购。
(5)你认为东营市推行光伏产业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东营市行政区划和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黄河在东营市境内穿过的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东营段是凌汛发生的主要河段之一,请据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营市能源资源丰富,其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形成新的土地。但近年来由于黄河泥沙含量的降低,新生土地面积增长速度变缓。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光伏是指通过安装设备,利用太阳能发电。目前,东营市正在广大农户中积极推广安装光伏设备,这种设备产生的电量,除农户自用外,还可以被国家电网收购。
(5)你认为东营市推行光伏产业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预计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
材料三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单独两孩政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新时期我国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备受社会关注。
材料四中国人口分布图

(1)据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2分)
(2)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为什么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1分)
(3)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分)
(4)结合材料二回答:人口增长过慢,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问题?(4分)
(5)我国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多项选择)(2分)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预计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
材料三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单独两孩政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新时期我国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备受社会关注。
材料四中国人口分布图

(1)据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2分)
(2)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为什么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1分)
(3)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分)
(4)结合材料二回答:人口增长过慢,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问题?(4分)
(5)我国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多项选择)(2分)
|
28.
读“中国疆域和政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注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2)填注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简称:
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_
(3)填注数码表示的海洋和岛屿名称:
⑦_____岛,⑧_____海.
(4)写出图示所在省区的省会城市名称:⑨_______⑩_______

(1)填注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2)填注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简称:
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_
(3)填注数码表示的海洋和岛屿名称:
⑦_____岛,⑧_____海.
(4)写出图示所在省区的省会城市名称:⑨_______⑩_______
29.
读“黄河流域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是我国_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图中③支流的名称_________。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__山脉,最后注入乙______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被称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__________平原。
(4)与长江相比,黄河更为突出的作用是__________。
(5)黄河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能分布在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段,而在初冬和初春季节黄河下游出现_______现象。
(6)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1)图中祁连山是我国_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图中③支流的名称_________。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__山脉,最后注入乙______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被称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__________平原。
(4)与长江相比,黄河更为突出的作用是__________。
(5)黄河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能分布在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段,而在初冬和初春季节黄河下游出现_______现象。
(6)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0.
下图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我国的气候分布图”,读图回答:

(1)甲、乙两图中,符合我们泉州气候特点的是___,对应我国气候分布图中的字母_____
(2)甲、乙两种气候类型都属于______气候,降水集中在____季。
⑶B、C两气候类型之间以______、______一线为分,该界线甲大致与1月_____等温线相吻合,大致与______等降水量线最接近,也是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田和______的重要分界线。

(1)甲、乙两图中,符合我们泉州气候特点的是___,对应我国气候分布图中的字母_____
(2)甲、乙两种气候类型都属于______气候,降水集中在____季。
⑶B、C两气候类型之间以______、______一线为分,该界线甲大致与1月_____等温线相吻合,大致与______等降水量线最接近,也是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田和______的重要分界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5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