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10个旅分四路入侵西奈半岛,向运河逼进,埃及军队进行顽强反击。10月 31日,英、法军队对埃及进行武装干涉。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 11月22 日撤出全部军队。1957年 3月8日,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出,埃及取得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资料来源于网络
材料二 阿登纳(联邦德国总理)表示:“法国和英国将不再是堪可与美国和苏联并驾齐驱的大国。德国也不会。他们要想在世界扮演决定性角色,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团结起来以欧洲为一体。英国还未可能成熟到接受这个做法,但是苏伊士事件可以有助于她思考。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可浪费:欧洲团结将是你复仇之路。”
——基辛格《大外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埃及取得苏伊士运河战争胜利的原因。(6 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9 分)
材料一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10个旅分四路入侵西奈半岛,向运河逼进,埃及军队进行顽强反击。10月 31日,英、法军队对埃及进行武装干涉。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 11月22 日撤出全部军队。1957年 3月8日,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出,埃及取得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资料来源于网络
材料二 阿登纳(联邦德国总理)表示:“法国和英国将不再是堪可与美国和苏联并驾齐驱的大国。德国也不会。他们要想在世界扮演决定性角色,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团结起来以欧洲为一体。英国还未可能成熟到接受这个做法,但是苏伊士事件可以有助于她思考。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可浪费:欧洲团结将是你复仇之路。”
——基辛格《大外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埃及取得苏伊士运河战争胜利的原因。(6 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9 分)
2.
中东问题是影响二战后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皇陛下政府赞成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会尽力促成此目标的实现。但要明确说明的是,不得伤害已经存在于巴勒斯坦的非犹太民族的公民和宗教权利。”
——《贝福尔宣言》(1917年)
(1)材料一中的《贝福尔宣言》体现英国实行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英国在该地区又实行什么政策,其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根据决议,占人口总数2/3的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阿拉伯***拉宾遇刺,中东和平进程受阻
1998年10月
巴以双方达成关于中东和平的临时协议《怀河备忘录》
2000年9月
沙龙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寺,中东和平进程受挫
2003年4月
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联合国、欧盟、美国和俄罗斯)共同制订
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
(4)根据材料四,概括近年来中东问题呈现的态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态势反映当今怎样的国际局势。
材料一:“英皇陛下政府赞成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会尽力促成此目标的实现。但要明确说明的是,不得伤害已经存在于巴勒斯坦的非犹太民族的公民和宗教权利。”
——《贝福尔宣言》(1917年)
(1)材料一中的《贝福尔宣言》体现英国实行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英国在该地区又实行什么政策,其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根据决议,占人口总数2/3的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阿拉伯***拉宾遇刺,中东和平进程受阻
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
(4)根据材料四,概括近年来中东问题呈现的态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态势反映当今怎样的国际局势。
3.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民建立一个民族家园,并尽最大的努力来达到此目的。
——1917年11月12日《贝尔福宣言》
材料二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耶路撒冷国际特别政权。规定阿拉伯国、犹太国和耶路撒冷市边界。按此方案,犹太国面积14000平方千米,阿拉伯国11000平方千米(分三块,有走廊连贯……)
耶路撒冷市建立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共管……
——《第二届联大关于巴勒斯坦治理问题的决议》(1947年11月29日)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约有120万……而犹太人当时只有60万,实际占有土地只占巴勒斯坦地区的6%。
——黄培昭《巴以冲突回顾》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贝尔福宣言》反映了英国什么政策?其实质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二届联大关于巴勒斯坦问题决议的内容。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1947年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材料一(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民建立一个民族家园,并尽最大的努力来达到此目的。
——1917年11月12日《贝尔福宣言》
材料二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耶路撒冷国际特别政权。规定阿拉伯国、犹太国和耶路撒冷市边界。按此方案,犹太国面积14000平方千米,阿拉伯国11000平方千米(分三块,有走廊连贯……)
耶路撒冷市建立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共管……
——《第二届联大关于巴勒斯坦治理问题的决议》(1947年11月29日)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约有120万……而犹太人当时只有60万,实际占有土地只占巴勒斯坦地区的6%。
——黄培昭《巴以冲突回顾》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贝尔福宣言》反映了英国什么政策?其实质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二届联大关于巴勒斯坦问题决议的内容。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1947年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2.单选题- (共15题)
4.
1956年8月,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称:“如果让纳赛尔的阴谋得逞,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中东的一切利益都将完蛋。”这里提到的“纳赛尔的阴谋”具体是指
A.埃及和以色列建交 |
B.阿拉伯国家切断了英法的石油供应 |
C.埃及建立共和国 |
D.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
5.
一本史书描述:“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军事联合行动,也是冷战的最佳范例,美苏两强在遥远的国度进行军事对抗。”这次事件是指
A.朝鲜战争 | B.柏林危机 |
C.古巴导弹危机 | D.海湾战争 |
6.
在“十月战争”中,由于西方大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尤其是美国情报的帮助,形势向着有利于以色列方面发展。为此阿拉伯人作出的反应是( )
A.团结起来继续以武力对抗以色列 |
B.向联合国发出援助请求 |
C.向以色列妥协 |
D.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 |
8.
从1991年到2010年9月,巴以之间虽有大规模流血冲突,但巴以及有关各方领导人进行了多次和谈,以解决中东问题,由此表明
A.中东和平进程进展顺利 |
B.通过谈判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
C.双方的矛盾已经化解 |
D.美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成立以色列国。此后,以色列和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之间多次进行战争,史称中东战争。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列强的必争之地。”该材料叙述的内容中不包含
A.以色列建国 |
B.列强争夺中东地区的原因 |
C.中东战争 |
D.印巴分治 |
11.
为不使局势失控,美苏领导人通过“热线”多次磋商,分别向自己的盟友施加压力。苏联没有按战前的承诺继续向埃及提供武器。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拒不归还新占领的土地。是发生哪次战争之后?
A.巴勒斯坦战争 |
B.苏伊士运河战争 |
C.六日战争 |
D.十月战争 |
13.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给中东地区的人民再次带来战乱与苦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产生一些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A.阿拉伯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实行合作 |
B.联合国开始在该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
C.双方对解决矛盾与争端的方式有新的认识 |
D.美苏取代英法在该地区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
14.
“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以土地换和平”的成功范例。下列各项中,属于“戴维营协议”重要文件的是
A.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
B.埃叙共同防御协定 |
C.《关于签订一项埃及与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 |
D.《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
15.
……以色列和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之间多次进行战争,史称中东战争。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列强的必争之地。”该材料叙述的内容中不包含
A.以色列建国 |
B.列强争夺中东地区的原因 |
C.中东战争 |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16.
“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1948年到1973年间,先后发生了4次中东战争。下列各项中,属于这4次中东战争的共性的是
A.西方大国都没有直接参战 | B.联合国都采取了干预行动 |
C.阿拉伯国家都运用了石油武器 | D.阿拉伯国家都损失了大片领土 |
17.
专栏作家季赫霆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撰文指出,中东目前形势非常糟糕,各国爆发内战、大规模示威。究其原因,中东问题的关键在于
A.英美矛盾 |
B.巴以冲突 |
C.美伊冲突 |
D.埃以冲突 |
18.
中新网2009年1月1日电综合报道,据医疗人员1日的最新统计数字,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大规模空袭已造成400人死亡,近2000人受伤。由此可见冷战结束后,虽然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但世界仍不太平。导致当今世界不太平的原因有

①两极格局瓦解打破原有国际力量对比的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纠纷暴露出来
②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③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④恐怖主义

①两极格局瓦解打破原有国际力量对比的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纠纷暴露出来
②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③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④恐怖主义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3.选择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