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托马斯·潘恩的《人权论》主张天赋权利和代议制民主共和,他认为“任何一个政府,如果不按共和国的原则办事,都不是好政府。”共和政府把为公众谋福利作为其目标。
把民主制作为基础保留下来,同时摈弃腐败的君主制和贵族制,代议制就应运而生,并立即弥补简单民主制在形式上的各种缺陷以及其他两种体制在知识方面的无能。
——摘自《潘恩选集》
材料二 托马斯·潘恩认为,在共和政体下,国民具有制定宪法的权利,宪法是人民组成政府的法令,人民通过宪法授予一切管理国家的权力都是委托。宪法不仅是一种权力,而且还是人民对政府加以控制的法律。
(代议制政府)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一群人为了谋利就有权利开设或经营的店铺,而完全是一种信托,人们给它这种信托,也可以随时收回。政府本身并不拥有权利,只负有义务。
——摘自《潘恩选集》
材料三 托马斯·潘恩认为:美国的独立如果不曾伴随一场对政府的原则和实践的革命,而单从它脱离英国这一点来考虑,那就微不足道。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潘恩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潘恩所说的美国 “对政府的原则和实践的革命”?
材料一托马斯·潘恩的《人权论》主张天赋权利和代议制民主共和,他认为“任何一个政府,如果不按共和国的原则办事,都不是好政府。”共和政府把为公众谋福利作为其目标。
把民主制作为基础保留下来,同时摈弃腐败的君主制和贵族制,代议制就应运而生,并立即弥补简单民主制在形式上的各种缺陷以及其他两种体制在知识方面的无能。
——摘自《潘恩选集》
材料二 托马斯·潘恩认为,在共和政体下,国民具有制定宪法的权利,宪法是人民组成政府的法令,人民通过宪法授予一切管理国家的权力都是委托。宪法不仅是一种权力,而且还是人民对政府加以控制的法律。
(代议制政府)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一群人为了谋利就有权利开设或经营的店铺,而完全是一种信托,人们给它这种信托,也可以随时收回。政府本身并不拥有权利,只负有义务。
——摘自《潘恩选集》
材料三 托马斯·潘恩认为:美国的独立如果不曾伴随一场对政府的原则和实践的革命,而单从它脱离英国这一点来考虑,那就微不足道。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潘恩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潘恩所说的美国 “对政府的原则和实践的革命”?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期,江南地区大量民田的官田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田赋沉重,给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官田属国家所有,官田税额数量高于民田。民田多归豪右,官田多留于贫穷。)为完纳苛重的赋税,农夫蚕妇,冻而织,馁而耕,供税不足则卖儿鬻女,又不足,然后不得已而逃。农民的贫困化和大量逃亡使田地荒芜,钱粮年年拖欠,造成江南地区徒有重税之名,殊无重税之实。
材料二宣德四年下诏对官田改科减征,官田纳粮一斗至四斗者减十之二,四斗至一石以上者减十之三。宣德五年派重臣周忱到江南督理税赋。推行粮长制改革:针对田赋征收过程中粮长私造大样斗斛掊尅百姓,周忱请敕工部颁铁斛下诸县准式,革粮长之大入小出者;简化粮长领、缴勘合手续;设立水次仓制度,令诸县于水次置屯,屯设粮头、屯户各一人,名辖收。严格税粮运输管理,设《纲运文簿》开列运输途中花销开支之数以备核查,杜绝运输途中粮长自盗或挥霍行为的发生;将原来军民各自运输的支运改为由民运至淮安或瓜州交兑官军、由官军接运至通州的兑运,百姓适当地承担官军运输中的给耗。推行平米法:户无论大小,田无论官民,一律划一加耗,结束了豪户不肯加耗的历史。后继者又推行税粮折银田赋附加税货币化或是田赋输纳方式的嬗变,在客观上都减轻了江南地区百姓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明中期的官田改革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明中期的官田税粮改革措施有哪些?(不得摘抄材料原文)主要意义是什么?
材料一明朝中期,江南地区大量民田的官田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田赋沉重,给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官田属国家所有,官田税额数量高于民田。民田多归豪右,官田多留于贫穷。)为完纳苛重的赋税,农夫蚕妇,冻而织,馁而耕,供税不足则卖儿鬻女,又不足,然后不得已而逃。农民的贫困化和大量逃亡使田地荒芜,钱粮年年拖欠,造成江南地区徒有重税之名,殊无重税之实。
材料二宣德四年下诏对官田改科减征,官田纳粮一斗至四斗者减十之二,四斗至一石以上者减十之三。宣德五年派重臣周忱到江南督理税赋。推行粮长制改革:针对田赋征收过程中粮长私造大样斗斛掊尅百姓,周忱请敕工部颁铁斛下诸县准式,革粮长之大入小出者;简化粮长领、缴勘合手续;设立水次仓制度,令诸县于水次置屯,屯设粮头、屯户各一人,名辖收。严格税粮运输管理,设《纲运文簿》开列运输途中花销开支之数以备核查,杜绝运输途中粮长自盗或挥霍行为的发生;将原来军民各自运输的支运改为由民运至淮安或瓜州交兑官军、由官军接运至通州的兑运,百姓适当地承担官军运输中的给耗。推行平米法:户无论大小,田无论官民,一律划一加耗,结束了豪户不肯加耗的历史。后继者又推行税粮折银田赋附加税货币化或是田赋输纳方式的嬗变,在客观上都减轻了江南地区百姓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明中期的官田改革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明中期的官田税粮改革措施有哪些?(不得摘抄材料原文)主要意义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在政治上,这一时期正是俾斯麦“铁血”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他们认为在政治活动中和在自然界一样,最强者是得胜者,好战的品质决定谁将在国际“生存斗争”中获胜。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俗的个人主义盛行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做出的任何干预。……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兼并是“生存斗争”的一部分。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扩张的黄金时期,达尔文主义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有人争辨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达尔文学说产生的社会影响。(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在政治上,这一时期正是俾斯麦“铁血”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他们认为在政治活动中和在自然界一样,最强者是得胜者,好战的品质决定谁将在国际“生存斗争”中获胜。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俗的个人主义盛行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做出的任何干预。……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兼并是“生存斗争”的一部分。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扩张的黄金时期,达尔文主义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有人争辨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达尔文学说产生的社会影响。(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
(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统计表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20世纪前半期战争的新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后半期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20世纪前半期与后半期的世界形势的主流有何不同?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统计表
战争 | 参战国家 | 战争范围 | 卷入 人口 | 新式武器 | 伤亡人数 | 经济损失 |
第一次 世界大战 | 30多个 | 400万平方公里 | 15亿 | 飞机、坦克、潜艇等 | 3000多万 | 3400多亿美元 |
第二次 世界大战 | 61个 | 2200万平方公里 | 17亿 | 原子弹等 | 9000多万 | 40000亿美元 |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20世纪前半期战争的新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后半期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20世纪前半期与后半期的世界形势的主流有何不同?
2.单选题- (共9题)
5.
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邃尔败亡……在历史,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
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 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
6.
在***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魇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
7.
韩三平是电影《建国大业》的导演,记者在采访他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代表大多数人的要求,这是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蒋介石失败、***胜利的根本原因。”最能体现共产党“代表大多数人的要求”的制度是( )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方针 |
8.
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代表西方社会发表了《香港已死》的预言文章。12年后,《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以25页的专辑否定了《财富》的预言。这从根本上说明
A.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 | 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
C.“一国两制”适合香港发展 | 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 |
9.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的时代,导致这些发现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 B.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
C.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 D.人们追求世俗的生活享受 |
10.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
A.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 |
C.将外商排挤出中国市场 |
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
11.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
12.
从历史角度观察,20世纪末期中国市场化改革得以推动,中国经济“奇迹”得以出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改革……可以说,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这种认识是基于( )
A.农村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农民的选择澄清了人们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
D.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
13.
据近代中国某文献记载“窃闻泰西各国……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中国择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军事上的优势主要靠的是飞鸽传书、人马相传 |
B.中国的释递方式是无线电 |
C.在现代信息发展方面,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 |
D.在信息传递方式上,中西方存在巨大差别 |
3.选择题- (共4题)
15.
在△ABC和△ADC中,有下列三个论断:①AB=AD;②∠BAC=∠DAC;③BC=DC.将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构成一个正确的因果关系,则条件是{#blank#}1{#/blank#} ,结论为{#blank#}2{#/blank#} .
16.
在△ABC和△ADC中,有下列三个论断:①AB=AD;②∠BAC=∠DAC;③BC=DC.将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构成一个正确的因果关系,则条件是{#blank#}1{#/blank#} ,结论为{#blank#}2{#/blank#}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