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6题)
1.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没有必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
B.我国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
C.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
D.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是漠河—腾冲一线 |
2.
我国正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有( )
①限制劳动力向国外迁移
②大量接纳海外劳工移民
③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④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①限制劳动力向国外迁移
②大量接纳海外劳工移民
③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④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以下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
B.泼水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
C.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
D.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
6.
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减低 |
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
C.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
D.自东南向西北,人口分布东南稀疏,西北稠密 |
9.
读我国某省(市)人口统计图,从1990年到2020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是( )

①总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②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较快 ③壮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 ④幼年人口比重逐年下降

①总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②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较快 ③壮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 ④幼年人口比重逐年下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10.
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重要决策,下列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 B.会大大加快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
C.会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 D.可有效提升我国人口的素质 |
11.
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
A.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 B.解决人口质量问题 |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 D.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
14.
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量变化图",结论错误的是

A.2000年,人口总量达到13.7亿人
B.2000至2010年,人口总量仍在增加
C.1982年,人口总量超过10亿人
D.2000至2010年,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A.2000年,人口总量达到13.7亿人
B.2000至2010年,人口总量仍在增加
C.1982年,人口总量超过10亿人
D.2000至2010年,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15.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016年1月1日,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下列有关我国出台“全面二孩”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在短期内解决我国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
B.政策实施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
C.近十年内青壮年劳动力将迅速增加 |
D.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
20.
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B.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
C.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
D.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
22.
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 B.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 |
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 D.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
24.
2015年10月29日,我国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 )
A.将会缩小我国城乡差距 | B.将会减少我国人口总量 |
C.可以延缓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 | D.完全否定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政策 |
25.
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 |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
C.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
D.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