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1.
【小题2】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前,积水严重。你认为同学们的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小题3】海南夏季应重点防范的灾害性天气是()
2018年5月7日,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福建省厦门岛内部分镇街区出现超过100毫米以上强降水,市区多地出现大面积积水,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厦门市启动暴雨洪水I级应急响应。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正确表示厦门天气符号的是A.![]() | B.![]() | C.![]() | D.![]() |
A.暴雨来临时,如果底层房屋已经进水,千万不要乱跑,可以选择往楼上跑 |
B.洪水来袭,来不及转移,要学会就地取材,可以利用门板等可以漂浮的任何工具,作为临时逃生专用 |
C.留意水流淹没的下水道,马路两边的下水井 |
D.存侥幸心理,去锳比较深的水流 |
A.台风 | B.寒潮 | C.沙尘暴 | D.地震 |
2.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地震发生时,乘电梯迅速离开 |
B.台风来临,渔船进港避风 |
C.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
D.在室外时,到空旷的地方 |
3.
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一些特色民居往往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如图为北欧某地的民居,该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坡度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读懂天气预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 )
【小题2】西南严重干旱,可能会影响到( )

【小题1】读懂天气预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A.彝族火把节 | B.傣族泼水节 |
C.藏族雪顿节 | D.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
4.
当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 )
A.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 B.滑坡发生时,近观震撼场景 |
C.台风来临时,广告牌下避风 | D.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
5.
【小题2】海南几乎不受甲类气象灾害影响的主要原因()
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 | 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
C.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 D.干旱寒潮台风洪涝 |
A.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 | B.纬度较低,远离冷空气源地 |
C.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较大 | D.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 |
6.
如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4月26日-27日的降水量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本次降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关于本次降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图示区域内,降水范围较广 | B.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
C.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 D.降水主要来自台风 |
2.填空题- (共4题)
3.解答题- (共4题)
13.
读我国气象灾害图回答

(1)从气象灾害图判断,图例中A为___________路径,B为___________路径。
(2)在北方地区,干旱多发区分布的主要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发生的季节多为___________。
(3)图中G省没有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该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
(4)地震属于地质灾害,2017年12月19日在辽宁鞍山市海城市发生了4.4级地震,沈阳有明显震感,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下列自救错误的是( )

(1)从气象灾害图判断,图例中A为___________路径,B为___________路径。
(2)在北方地区,干旱多发区分布的主要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发生的季节多为___________。
(3)图中G省没有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该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
(4)地震属于地质灾害,2017年12月19日在辽宁鞍山市海城市发生了4.4级地震,沈阳有明显震感,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下列自救错误的是( )
A.教室内,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
B.场馆内,就地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 |
C.楼道内,远离窗户,坐电梯迅速离开 |
D.卧室中,可以在小开间的墙角躲避 |
1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与②地相比,气温较高的是_____地,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气候,此时(1月份)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区域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1)图中①地与②地相比,气温较高的是_____地,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气候,此时(1月份)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区域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15.
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三: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占年部量%)
(1)说出图中A的地形区名称,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2)列举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
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三: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占年部量%)

(1)说出图中A的地形区名称,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2)列举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