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9题)
5.
读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资源中,图中A所在地区最丰富的是( )

【小题1】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起伏较小 |
B.主体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
C.河流大多注入太平洋、大西洋 |
D.地跨寒、温、热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
A.煤 | B.铁 | C.石油 | D.木材 |
7.
(题文)日本是一个火山、地震频发的国家,是因为日本地处(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
9.
【小题2】重庆的典型气候类型是
读下列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A.冬季气温都低于0℃ | B.重庆的年降水量最少 |
C.漠河的气温季节变化大 | D.北京冬季降水最丰富 |
A.地中海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温带大陆性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11.
读我国部分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述省区轮廓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2】上述四省区中,长江流经的省区有( )

【小题1】上述省区轮廓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湖南 | B.乙—黑龙江 | C.丙—重庆 | D.丁—甘肃 |
A.甲 丁 | B.乙 丁 | C.丙 丁 | D.乙 丙 |
12.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白居易写到“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说明我国地势特征是
【小题2】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
【小题3】关于长江、黄河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白居易写到“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说明我国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 B.东高西低 |
C.中间高,四周低 | D.中间低,四周高 |
A.地震 | B.洪涝 | C.沙尘暴 | D.寒潮 |
A.全年水量都很丰富 | B.初春或初冬都有凌汛 |
C.都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 | D.在航运上都是“黄金水道” |
13.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有关秦岭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华北平 | B.②—四川盆地 |
C.③—黄土高原 | D.④—塔里木盆地 |
A.秦岭以北地区糖料作物为甘蔗 |
B.秦岭以北地区河流冬季多有结冰现象 |
C.秦岭以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 |
D.秦岭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多低于800mm |
19.
下列有关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台北被称为台湾省的“硅谷” |
B.因盛产甘蔗,被称为“海上米仓” |
C.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隔海相望 |
D.台湾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经济 |
2.解答题- (共3题)
20.
阅读下列资料,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2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此次北京论坛备受瞩目,提出了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的“中国方案”。
(1)“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地球大致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填两个字母)之间;
(2)此期间綦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______;
(3)图中ABCD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南纬23.5°的是_______(填字母);
(4)当太阳直射点如A所示位置时,此时发生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南极或北极)附近;
(5)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共同点是方向均为 。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2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此次北京论坛备受瞩目,提出了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的“中国方案”。
(1)“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地球大致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填两个字母)之间;
(2)此期间綦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______;
(3)图中ABCD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南纬23.5°的是_______(填字母);
(4)当太阳直射点如A所示位置时,此时发生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南极或北极)附近;
(5)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共同点是方向均为 。
21.
读我国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第一大岛__ 岛;
(2)图示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__ ;
(3)图中B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 工业基地;
(4)图C所在的盆地,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素有“__ ”的美称;
(5)联系B地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的重要铁路干线是__ 铁路。

(1)图中A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第一大岛__ 岛;
(2)图示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__ ;
(3)图中B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 工业基地;
(4)图C所在的盆地,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素有“__ ”的美称;
(5)联系B地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的重要铁路干线是__ 铁路。
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祖国河山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守住青山绿水,留住最美乡愁,是美好生活的需要。玲玲进行了一次穿越之旅,感受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1)玲玲飞抵旅行首站A城市,每天同当地人一道喝奶茶,吃牛羊肉,由此可知当地主要发展的是_ 业;
(2)玲玲的第二站是乘火车从A城市到B地附近,她提前查阅资料得知该地区最大的环境问题是_ ;
(3)但当玲玲到达B地后,看到“高原绿了,农民富了”。你认为这一变化是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治理措施的结果_ ;(多选)
a.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b.加强土地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利用
c.尽量将这些地方开发成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d.将山坡绿化与发展农业经济相结合,进行生态治理;
(4)玲玲一路向东,最后到达北京,发现距离太平洋越近,年降水量_ ;
(5)对B地以北的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讨论中,玲玲的朋友可可与乐乐观点不同,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祖国河山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守住青山绿水,留住最美乡愁,是美好生活的需要。玲玲进行了一次穿越之旅,感受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1)玲玲飞抵旅行首站A城市,每天同当地人一道喝奶茶,吃牛羊肉,由此可知当地主要发展的是_ 业;
(2)玲玲的第二站是乘火车从A城市到B地附近,她提前查阅资料得知该地区最大的环境问题是_ ;
(3)但当玲玲到达B地后,看到“高原绿了,农民富了”。你认为这一变化是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治理措施的结果_ ;(多选)
a.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b.加强土地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利用
c.尽量将这些地方开发成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d.将山坡绿化与发展农业经济相结合,进行生态治理;
(4)玲玲一路向东,最后到达北京,发现距离太平洋越近,年降水量_ ;
(5)对B地以北的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讨论中,玲玲的朋友可可与乐乐观点不同,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5